“ 拳击手 ” 杨元庆
2015/4/21 三联生活周刊

    

     今年5月是联想并购IBM PC十周年,作为中国企业的标杆与活化石,30余年一路过坎走来,联想的经验与教训有颇多值得一说之处,尤其是其国际化与企业转型经验,值得不少公司借鉴与学习。近日,中信出版社出版了由《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李鸿谷所写的最新联想传记《联想涅槃》,在深度分析联想及PC行业转折大势的基础上,披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件及细节。我们从书中选摘了此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2009年2月,在联想国际化过渡期做了四年“副驾驶室”的杨元庆重新出任联想CEO,面对的是巨亏2.26亿美元、内忧外患的联想,压力可谓巨大。

     一个月之后的联想誓师大会,面对台下的联想员工,杨元庆说,“在艰难时刻,是人造就了历史,而不是历史造就了人!”确实如此,面对我们所处的这段艰难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只喊两句励志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做到这一切并非易事。但是,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的努力,相信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业务模式和我们的战略。我完全有信心能在几年内见到这样的情形,当人们问在座的各位,你们在哪里工作的时候,你们都会很响亮而自豪地回答:

     “我为联想——世界上最伟大的PC公司工作!”

     在联想成立25年以来最大亏损的惨淡局面面前,杨元庆为自己也为全体的联想同事立下了一个宏伟目标:世界上最伟大的PC公司!而就在这次誓师大会上,他也交出了自己实现目标的答案——联想的新战略:双拳战略。

     2008年前后的全球PC行业局势,是PC由商用转向消费,继而转向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然而,当时的CEO阿梅里奥对消费市场兴趣有限,其工作重点是保商用,而不是开拓新业务新领域;并且,他坚持出售了联想移动。这两个决策,使得联想在大势转折时刻,被时代大潮抛下,错失机遇。

     回归CEO职位后,早已看清问题所在的杨元庆迅速行动,“双拳战略”目标便是在此,他将“双拳战略”的战略框架比喻为拳击运动员,既要防守,更要进攻,两手出击;即既要巩固好联想的两个核心业务:中国业务和全球企业客户业务,又要进攻,去抢占新兴市场和全球交易型市场,包括消费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的增长空间。

     相比于多数企业文雅却绕口复杂的战略,联想的进攻加防守,简单明了,击中要害。它迅速成为联想所有员工,无论中国、美国,还是欧洲或亚太员工共同理解的联想未来道路选择,也成为一个经典的企业战略案例。

     这不是联想也不是杨元庆的第一个战略,早在5年前,联想便在探索企业规律、应对环境变迁上做出努力和尝试,其代表便是“双模式”。

     联想的“双模式”,得益于2003年联想对戴尔的深入研究,现“神奇工场”当家人陈旭东领衔的这次对戴尔“照相”,让所有联想人明白了一个PC逻辑:针对大客户与针对消费者的产品,其销售方式是不同的,直销更适应大客户——政府机构、大企业……而分销则在消费者端占有优势,普通消费者需要技术更先进、设计更炫更时尚的产品。此时,成立由刘军负责的联想BPR项目组(业务流程重组),便是针对于此,想在建立针对大客户流程的同时,也建立起针对消费者的流程,两者都完整而且健康地运行。

     最终,杨元庆拍板,将这种“混合模式”定义为“双模式”,即T模式(transaction,交易,对应消费者直接“交易”)与R模式(relation,关系,与大客户建立“关系”)。这是早期联想为全球企业贡献的一个重要理论。后来刘军去哈佛与斯坦福读EMBA时发现,联想的“双模式”是唯一一个两所大学都选用的案例,被认为是对PC行业重大的发现与规律性认识。

     从“双模式”到“双拳战略”,再到之后的PC+、四大业务群组的产品导向、客户中心导向……以及近期杨元庆在公开场合屡屡谈到的互联网、物联网话题,以及他眼下的工作重心之一互联网转型,面对变化的时势,杨元庆与联想不断创新调整,在国际化10年后的今天,体现出势不可当的“攻”势。

     柳传志说过,“要成就一个企业家,追求、毅力、能力还有机遇,缺一不可。”一路过坎走来,被一些大佬感叹“我们都低估了”的杨元庆,已经不是当时“副驾驶室”里苦闷困惑的杨元庆,重新将自己置于冒险模式的他,正将已经是全球PC第一的联想,带上新的征途。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