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 漫威与复仇者联盟:平行世界里的英雄
2015/4/29 三联生活周刊

    

     根据知名电影票房统计网站boxoffice的预测,即将于5月1日上映的《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的首个北美周末票房可能高达2.17亿美元,超越前作的2.07亿美元,进而登上北美周末首映票房历史榜的冠军宝座。同时,最新一条《复仇者联盟2》预告片在Twitter上已经有了3500万次观看记录,而影片的Facebook主页则有了1800万次“赞”。无疑,在今年春夏好莱坞各大片场票房炸弹中,《复仇者联盟》的超级英雄们还未出战,已经先声夺人。

     以漫威为代表的超级英雄电影,无疑代表了当代电影作为后现代社会“视觉奇观”的巅峰状态。今日,卢米埃尔兄弟如果也能看到在约翰内斯堡街头,钢铁侠穿上更为庞大的反浩克装甲,和绿巨人瞬间破坏了一栋摩天大楼。抑或雷神索尔屹立在完全由电脑特技制作、金碧辉煌的北欧神国阿斯加德中,以及邪恶的奥创召唤它制造的机器人军团腾空飞起,遮蔽了天空时,肯定会由衷地感到不可思议。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绿巨人概念图

     仅仅归结于视觉糖果和爆炸特效,并不能完全解释我们对于超级英雄的依恋,否则很难解释我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走进影院去看这些毫无现实根源的人物:穿上钢铁盔甲自由飞行的工业大亨、一旦发怒就会变身绿色巨怪的科学家、某个沉睡了半个世纪的“二战”老兵,以及来自遥远北欧神话的神祇并肩作战,对抗永不罢休的外星人和邪恶魔怪。

     这些从漫画中走出的人物,是后现代盛大全球性消费叙事中的神话。“超级英雄所呈现出的是一张独一无二的画布,我们可以将共同拥有的希望、梦想和与末日有关的噩梦都投射上去尽情演绎,由那宏伟的万神殿展开的辉煌戏剧蔓延至数个世纪。父子,殉难的英雄,命途多舛的恋人,国王的死亡……这些故事教给我们狂妄自大的危险,谦虚礼让的卓越性。这些实际上不过是普通人的普通事,但我们偏偏爱它们。”在《复仇者联盟》和《雷神》中扮演反派邪神洛基的英国男演员汤姆·希德勒斯顿回忆说,“我是看着超人长大的。我刚刚学会在泳池里潜水时还是个小孩子,那时我觉得我不是在潜水,我是在像超人那样飞。我还老是幻想着能在一个像佐德将军那样的混混手中救下我钟情的那个女孩,属于我的路易斯·莱登。而克里斯·里夫(1978年电影版超人扮演者),则是我心中第一个真正的超级英雄。”

    

     在《雷神》中扮演反派邪神洛基的英国男演员汤姆·希德勒斯顿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我们之所以爱看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是因为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超级英雄,那就是与那个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世俗计较的“自我”,以及难以控制欲望与自利冲动的“本我”、相对的“超我”。漫威影业总裁凯文·法伊格向我们强调,漫威电影的胜利,首先是剧情的胜利,以及其人物性格与冲突的吸引力共同构成的。观众最后会陷入正常的移情作用,认同这些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情感也是真实存在的。——于是乎超级英雄似乎都有某种与生俱来的那喀索斯情结,并在其中游移不定。

     除去令雌性血脉贲张的发达肌肉和端正的脸庞,这些超级英雄也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有掩盖性的普通身份,有恋人,有工作,当然还有无伤大雅的小癖好和往往致命的性格缺陷,处于危难之际还要开些超级玩笑。更诱人的是,他们往往需要去克服那些人性的弱点才能日臻完美,而这些机会较之常人实则更少,挑战更为艰难,极易引发我们这些为自身小缺点所困扰的常人产生移情与共鸣——绿巨人必须时刻克制自己的怒火,蝙蝠侠时刻生活在父母被谋杀所导致的愧疚原罪里,钢铁侠同时因自身在英雄与世俗事业上的双重成功,不可避免地沉溺于自己的“自大主导型人格”,夜魔侠持续困惑于法律所代表的程序正义与自身英雄行为所代表的手段正义之间。美国队长则遭遇了使命与更高层次道德勇气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顺从后者而自我牺牲:一如莎士比亚笔下的科里奥兰纳斯。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服装道具

     “制服与面具,这两样超级英雄所必不可少的装备,同样标志着男性,尤其是青少年的终极梦想,拒绝长大,超越于繁琐无趣的社会家庭生活之外,免受单一婚姻生活与科层机构的羁绊,而能够持续流连在奇观式的‘哈米吉多顿’世界里(《圣经》中善与恶终极对决的战场)。”俄亥俄州托莱多大学流行文化与媒体研究专家麦克·杜博思在《美国队长——面具后的男人》中论述说。

    

     美式超级英雄象征着生物学上的雄性身体崇拜,又是美国的象征:不愿受世俗规则约束,为追求公正,不惜采取法律之外的手段: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美式超级英雄式微几乎10年,斯蒂芬·普林斯在《冷战思维下的好莱坞电影》中争辩说,传统警察、西部牛仔的传统叙事框架再加上“冷战”思维中关于“超级邪恶”化身苏联的想象,共同造就了这些超级肌肉英雄,一旦他们所依托的现实社会有所变化,他们的超级神功就成了无用武之地的“屠龙之技”,那么消亡则不可避免。

     整个90年代中后期,动作片英雄对抗的邪恶既琐碎又具体,因而不需要他们具备大得骇人的力量。然而一夜之间,“9·11”事件把“冷战”结束后美国公众的乐观打得粉碎,于是情感上迫切需要这些神力无边的家伙再次出山来拯救世界,而全球观众也需要在周期性来袭的全球性经济与社会危机面前,走到电影银幕前寻求一点超然的慰藉——当灯光亮起,所有的纷争、人性、强与弱、善与恶、爱与恨,都能用你想象得到最痛快淋漓的方式得到铺陈和宣泄。“无论如何,我始终相信英雄。”《复仇者联盟1》中塞缪尔·杰克逊扮演的神盾局特工尼克·费瑞这样说。在那一刻,无数在大屏幕前试图用这短短两个小时离开自己琐屑平淡生活的观众肯定也会在心里默默地回应一句:“我也相信。”

     ⊙ 文章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更多内容,请看以下精选目录。

     | 封面故事 |

     漫威与复仇者联盟——平行世界里的英雄(朱步冲)

     资本,创意,时代:超级英雄重新崛起(朱步冲)

     无尽的战斗:漫威英雄文化史(朱步冲)

     钢铁侠:战略性存在(李东然、尤帆)

     绿巨人:既负责悲怆,又负责喜感(李东然、尤帆)

     漫威世界的科学幻想(曹玲)

     看《钢铁侠》,玩漫威“兵人”(石鸣)

     “这是漫威迷最好的时代”(石鸣)

     | 专题报道 |

     尼泊尔地震:死亡与重生(王鸿谅)

     “喜马拉雅地震带进入7级以上地震复发周期”(王鸿谅)

     | 社会 |

     时事:地中海:向死而生(徐菁菁、龚融)

     4月20日,一艘偷渡船在地中海沉没后,比利时布鲁塞尔民众抗议欧盟未能及时救援

    

     热点:高考在那儿,衡水二中就是性价比的问题(杨璐、刘畅)

     热点:吴树梁:活下去的意义(付晓英)

     | 经济 |

     市场分析:地方债的新难题(谢九)

     收藏:时间的记忆(徐菁菁、龚融)

     | 文化 |

     文化:“新技术对传统出版远未构成颠覆性影响”(曾焱)

     专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

     文化:伦敦书展:“东学西渐”的出版位移(悦涵)

     艺术:劳伦斯·维纳:卖掉艺术,还是使用艺术?(方振宁)

     电影:在庆典星球大战时,我们在庆典什么?(李东然)

     音乐:一支足球俱乐部的摇滚立场(黑麦)

     设计:米兰世博会:蜂巢、石化森林与诺亚方舟(钟和晏)

     时尚:漂泊的方式(杨聃)

     思想:哲学家的危险人生(薛巍)

     书评:第一次性革命的要义(江晓原)

     | 专栏 |

     邢海洋:“鲶鱼”到了深水

     贝小戎:令人期盼和困惑的降雨

     张斌:一人一票选好主席

     宋晓军:中国需要一支什么样的海军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