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宏愿”——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2015/5/29 三联生活周刊

亦邻绘本作品《陪孩子玩吧》插图
当点点还在肚子里折腾的时候,我便立下“宏愿”——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他为一片落叶、一株小草、几块石子欢欣雀跃,看蚂蚁打架手舞足蹈,听知了唱歌兴奋不已,我们幸福地感受着他的快乐,也希望他继续这样的快乐,让他在自然中触摸这个世界,通过触摸和体验学习长大。
小时候我是在乡下外婆家长大的,外婆的家背靠一座大山,屋前是片小竹林,那时我经常跑进山里,用野草的芯当吸管吸各种鲜花的蜜,甜丝丝的;将花瓣泡在酒精里,每天盼着有一天泡制出一瓶花露水;苋菜的梗子被我掰成相连的一段一段,挂在脖子上成了我眼里最美的项链,挂在耳朵上成了独一无二的耳环……这是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这记忆会随着时间的久远发酵,酿出永不消逝的快乐情怀。
很幸运,我和先生的育儿观念是如此的一致,我们都认为培养孩子在思维上建立一个大的格局比什么都重要。一个人的思想格局可能会决定他的未来,到一定时候,就让他自己去填充里面的内容好了。我想我们不懂的,大自然会教给他,只有见过真正的高山大海,才能够感受何为气势磅礴。因此,我们尽量的创造条件并且陪着他一起到大自然中去。
爬树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但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却已经十分奢侈了。点点从1岁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创造机会让他爬树。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与珠海相邻的一个小镇上,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每到夏季,路边到处都是挂满了龙眼、荔枝、黄皮、芭蕉、香蕉、木瓜和芒果的果树。从6月开始到9月,我们便邀三五朋友带着孩子一起去果园摘果子。
点点总是第一时间爬到龙眼树上,并且越爬越高,眼看着把树枝都压得弯下来了。我在下面一边叫一边为他捏着一把汗,真担心那细细的树枝撑不起他的身体。爸爸却在一旁满不在乎地教点点爬树的技巧,然后还要安慰我说,龙眼树的树枝没那么容易断,让我别扫了儿子的兴。我只好安静地坐在树下,吃着点点摘下来的龙眼。看着玩得兴高采烈的父子俩,虽然觉得有些失落,但还是觉得男孩子要多跟爸爸在一起才行。
只要是步行,爸爸总是放着修得好好的路不走,带着孩子们走那种羊肠小道或者在没路的地方趟出路来走。尤其是点点,他感觉自己仿佛在探险,太享受这种感觉了,或者这就是蕴藏在男孩子血液里的野性吧。有一次外出郊游,我有事慢走一步,再追上去时,老公和儿子却不见了,只有女儿一个人可怜兮兮地蹲在路边。原来父子俩正在滩涂上玩得不亦乐乎呢!经过到这里时,爸爸发现退潮后露出的滩涂上留下了很多小鱼和螃蟹,就带着儿子下去抓鱼了。他们踩在直冒气泡的黑黑的烂泥里东刨一刨,西挖一挖。“妈咪,你看我捉到一只小螃蟹!”点点兴奋得满脸通红,他那满足的笑容也感染了我,让我暂时忽略了他那满脚的泥……

沙滩露营始终是点点的最爱。亦邻绘本作品《陪孩子玩吧》插图
生活在海边,蓝天、白云和沙滩是夏天永恒的主题。沙滩露营始终是点点的最爱。海边的风大,搭建帐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前这些都是爸爸的任务,现在点点也可以做了。挑选一块树荫搭好帐篷,再铺上地垫,摆上沙滩椅,一个舒适的沙滩之家就出现了。在随后的自由活动中,我们家又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派:爸爸和点点到大海中游泳、玩沙子,玩着他们“男人的游戏”。我则女儿待在营地画画、聊天,或者是煮着咖啡,吹着海风,听着海浪,满足地感受着远处的美景。
点点在海滩上的保留项目是无止境的玩沙子,一会堆个小山包,一会又挖个小隧道,或者挖几条水沟把海水引过来,或者挖个“井”让水渗出来,完全不顾海边的太阳有多么的猛烈,或者说根本没感觉到,给他抹的防晒霜只是一点心理安慰罢了。

亦邻绘本作品《陪孩子玩吧》插图
点点5岁那年很坚定得告诉我们,长大后他要骑车环游世界。从那以后,我们便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带他去骑车。更多的时候是爸爸陪他一起骑,因为他们喜欢走有挑战性的崎岖小道。而野炊是骑行途中最让点点期待的活动。每次爸爸都会带上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他们的午餐:有时是一些红薯、几个玉米、腌好的鸡翅,又或者是面条、火腿肠等。如果太阳光线够强,甚至连火机也不带,爸爸只带上一片放大镜的镜片。至于木炭,一般都不会带。爸爸的意思是尽量用最原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样既有乐趣,也能让点点学到一些生存的知识。骑累了,他们就在路上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砌灶,捡柴生火,煨红薯、烤玉米、烤鸡翅,或者是烧水煮面条,玩得不亦乐乎。爸爸就地取材用竹子做烧烤叉和筷子,用最原始的办法起炉灶。
“窑番薯”是爸爸小时候常玩的勾当,一次聊天的时候爸爸提起,这引得点点兴奋不已。当窑火越少越旺,泥团逐渐变成暗红色,这时不断有火苗从泥团的缝隙里窜出来,当这些火苗连成一片的时候,就说明火候到了,可以把食物放进去了。大概二十几分钟后,诱人的香味就慢慢从泥土里飘了出来……一只鸡和若干番薯很快就被我们一扫而光。鸡还是那只鸡,番薯还是那些番薯,可味道和感觉为什么就那么不同呢?
爸爸只要有一把小刀在手,就可弄出无数的花样。看得点点眼睛直发亮,直嚷着自己也要做。我担心他割伤了手,刚准备反对,就被爸爸一个鄙视的目光打了回来。爸爸举起布满了许多小刀痕的右手食指(爸爸是左手用刀)安慰我:“没事,最多出点血,过两天就好的。”虽然我是将信将疑,但爸爸接下来的话却让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现在就算伤到了,我们都在他的身边。万一有一天他伤到了,我们却不在他身边,他自己又没有处理的经验,怎么办?”

在野外,各种植物的叶子都被爸爸顺手采来做成形状各异,声音不一的“喇叭”或“哨子”。路边长了许多野草,爸爸随手扯下一根,就给孩子们一人做了一根天然吸管,两个孩子都兴奋极了。爸爸做的东西虽然不那么美观,但确实实用又天然。我们去户外,爸爸总是反对我带些他认为多余的装备,需要什么,他都可以在大自然中找。

怎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这取决于每个人的观念。
我不是育儿专家,点点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在学校他其实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点点上初中开学的那天,校园里的新生都是由父母陪同,只有点点从排队注册到办理入住手续,都是他独立一人完成的。就连新买的被子、床垫、枕头、水桶、水壶、衣架等等也是自己一个人想办法从家搬到学校的,他的独立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当小朋友对我说:“妈咪,如果真有前世,那我的前世一定积了很多的德,所以才会投胎做了你和爸爸的儿子,我觉得我很幸运,我很快乐!”,这个时候我觉得我的教育是成功的。孩子很快就会长大,一定要让他抓紧感受童年的快乐。


⊙ 本文为节选,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