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书单:给自己一个奇妙世界
2015/6/1 三联生活周刊

    

     当我们用记忆反刍往日的天真快乐,“童年”也许能变成心中低成本的乌托邦,于幻觉中将现下平庸烦闷的我们安慰。愿今天的书单,能帮你找到儿时心中的奇妙世界。

     蔡志忠经典漫画(精装珍藏八册)

    

     跨越数千年时空,承载了所有中国人的思想精随,自四书、老庄、到唐诗宋词,将长篇累牍,语文艰涩的文学巨著,落实在生动活泼的画面上。中国人的第一套图像古籍《蔡志忠经典漫画》,带领读者了解先圣先贤的原始思想,深入中国文化的细致观察,呈现出平易近人的另类风貌。

     全套包括:《唐诗宋词:无弦的音乐与回旋的曲子》、《史记:英雄的史诗》、《世说新语:六朝的清谈与人生的滋味》、《六祖坛经禅:曹溪的佛唱与尊者的棒喝》、《孙子兵法韩非子:战争的艺术与国家的秩序》、《庄子:逍遥的宗师》、《老子列子:生命的智慧与飞行的隐士》、《四书:东方的圣经》。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戈尔巴乔夫等 著 张荣昌 译

    

     为什么1+1=2?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妈妈和爸爸为什么必须上班?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有时候小孩子会突然出其不意地向我们提出一个个问题。 大问题,小问题,愚蠢的问题,聪明的问题,傻问题,好问题,简单的问题,艰深的问题——整个生命充满了问题。能够精妙回答这些问题的人,自然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如果他们不是他们所研究的那个专业的顶尖人物——他们会得诺贝尔奖吗?天真的问题,权威的回答。大人和小孩都值得一读。

     哲学家与儿童对话

     [德]里夏德?达维德?普雷希特 著 王泰智 沈惠珠 译

    

     儿童天真烂漫,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常常在不经意中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有的看似简单,却道出真实;有的常常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发人深省。父母如何向孩子解释这个世界?

     本书作者,在一个盛夏与儿子偕行漫游柏林,走近大自然与社会:登电视塔、参观各类博物馆、进教堂,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引起了儿子许多好奇的提问。身为哲学家的父亲试图和儿子一起探讨和解答这些看似简单而触动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问题,他时而与儿子轻松和谐地对谈,时而切磋,时而启发引导,时而思考,时而侃历史,时而讲故事,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孩子一个奇妙的大千世界和社会复杂的人生百态,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

     温迪·贝克特嬷嬷 著 李尧 译

    

     包括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伦勃朗的《犹太新娘》、莫奈的《莲池》、凡·高的《自画像》……三十余幅经典画作,由画面放大的局部深入到大师的精神世界,揭示作品底蕴,解释绘画技巧。简明扼要,娓娓道来,温雅隽永,耐人寻味。温迪嬤嬤的《绘画的故事》将你引上一段奇妙的文化旅程,帮你理解、欣赏伟大的艺术。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

     蒋勋 著

    

     以最简约的篇幅、最概括的手法和最通俗的语言,勾勒出中国美术的诞生、演变及其发展脉络。不论纯稚少年,还是耄耋老人,阅读起来都不会感到晦涩,因为它的主旨很单纯,那就是——唤起人们的“爱美之心”。

     安徒生剪影

     林桦 编著

    

     你肯定知道“童话大王”安徒生,但你不知道他还是同代人中最受欢迎的剪纸艺术家。他的身上总带着剪刀,创作过上千件堪称奇迹的剪纸。他的即兴剪纸和诗文创作并无直接联系,但他一面剪,一面一定会讲个幻想故事。剪纸完成的时候,就是故事讲完的时候——他把神秘的剪纸打开,展现出它的内容。

     与字母一起漫游世界

     【美】 房龙 著 张白桦 译

    

     1935年的春天,当报纸上传来希特勒的暴行、墨索里尼的荒谬、爱尔兰的谋杀等等一些列给人添堵的消息时,房龙幼小的孙儿突然哈哈大笑——房龙突然意识到,“连这个小小的婴儿都认为这个世界是个生活的好地方,那我为什么就不能这样想呢?”“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必须让这个孩子这样笑下去。”于是,他开始写了这个帮助孩子认识字母的系列,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画了插图,并将它作为1943年的圣诞礼物——它带着大家跟着“A”去游历雅典,跟着“B”去欣赏波罗浮屠佛塔……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林达 著

    

     “你要用光明来定义黑暗,用黑暗来定义光明。”——犹太艺术家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特来津集中营里的绘画教师,1944年10月9日被纳粹谋杀于毒气室。

     我想飞翔,可是能去哪儿,又能飞多高?/假如我也挂在枝头,既然树能开花/为什么我就不能?我不想就这样凋谢!——摘自特来津集中营无名小诗人的诗歌《一个落日余晖的傍晚》,作于1944年——这一年集中营里的绝大多数孩子被杀害。集中营里的一万五千名孩子,只有一百余名幸存者。

     “要活着,在黑暗中仍要创造!”——摘自特来津集中营里十四岁小诗人哈努什·哈申布尔克的诗歌《画》。1943年12月18日他和妈妈一起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后失踪。被囚禁在特来津的学者、艺术家们将知识、艺术和良知传授给了集中营里无数像哈努什这样的孩子,使他们相信,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精神、心灵依然是有所依托的;他们也为生活在今天和以后世界的人们,展示了生活本身的不朽,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不朽,展示了维护宁静心灵和智慧思索的必要。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内容来自三联书店官方微信:『三联书情』

     公众号ID:sanlianshutong,欢迎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