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作画与致命诱惑
2015/6/10 三联生活周刊

她以华丽熟艳的技法,描绘人生的腐坏和对蜉蝣众生的通感。她自己也反复重申:“我的画作不需要榜样,原罪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1918年生于都灵,成长于一个传统的天主教资产阶级家庭,如今已年近百岁的卡罗尔·拉马(Carol Rama)在艺术史上一向被认为“不合时宜”的,她所书写的女性主义语言也曾在很长时期内被忽视。独具特色的视觉语言融合感官超现实主义,器官内脏的展现以及同性恋,她的大部分作品都能让人联想起其他大师之作,比如埃贡·席勒(Egon Schiele)的水彩画,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用橡胶作材料的雕塑等等。这是一种伪装或者易装的唤起。“就像很多同性恋者管用的策略一样。” 策展人Anne Dressen如此给出评论。
《卡罗尔·拉马的激情》是巴黎市立现代艺术美术馆为这位意大利艺术家首度在法国举办的大型回顾展。继去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现代美术馆之后,巴黎是拉马全球巡展的第二站,展期将持续到7月12日。此后展览还将陆续在芬兰Espoo当代艺术美术馆、都柏林爱尔兰当代艺术美术馆以及艺术家的故乡都灵市立现当代美术馆举办。
此次展览全方位揭示了这位古怪、激进的女艺术家的多面性。她的作品既与二十世纪所有先锋艺术运动密不可分,譬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具象艺术、Pop Art还有贫穷艺术以及软体雕塑等,又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类。她的创作以华丽熟艳的技法,描绘人生的腐坏和对蜉蝣众生的通感。反复出现的题材包括性爱、疯狂、恋物癖、粪便以及毫无价值的垃圾,欢愉、兽性还有死亡。其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凶残而激烈的,强迫着每一位观众在看展的同时也在不断质疑古典艺术史的叙事方式。拉马自己也反复重申:“我的画作不需要榜样,原罪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 Appassionata, 1943
→ Cadeau (C.10), 1999
拉马的一生有众多艺术家及著名知识分子的相伴,在一长串名字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熟悉却久远的人,像曼雷(Man Ray)、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 )和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她与这些艺术家、作家、演员私交甚好,并从友人处汲取灵感。但她的创作大多还是基于自己最私密的家庭回忆(家族史)。幼年时,她的哥哥姐姐曾迫使她坐下并将双腿放入满是水蛭的池塘。他们强迫她直到双腿被水蛭吸满才准将腿拿出来,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取下那些水蛭去卖钱来换取电影票。在1936年,拉马创作了一幅水彩小画,画面中,她的祖父被许许多多的义足模型包围,脖颈缠满水蛭。在少女时代,命运又再一次捉弄了她。父亲的自行车厂破产,让这个曾经富足的家庭一下陷入到不得不变卖家具换钱度日的困境。不久之后,母亲精神崩溃被送入精神病院疗养。拉马永远也忘不了母亲在精神病院四肢被捆绑在病床上的情景,“舌头直直地吐在唇外双腿被严厉地分开或者捆绑成其他姿势”,唱歌时头上会戴着野草与鲜花织成的花环。

卡罗尔·拉马(Carol Rama)的个人作品
15岁那年,在参观完一位女性画家的工作室后,拉马决定踏上艺术家的道路,开始创作“粗俗”的画作。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她自己这样说:“绘画可以将我从家庭所赋予的痛苦之中抽离出来”。同时也将她过剩的情色欲望燃烧殆尽。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拉马的画作中就充斥着各式正在自慰的裸男、将鲜红舌头吐露在外的以及蛇从下体阴道中钻出的女性形象。也常会有各种作为欲望载体的物品,譬如轮椅、鞋履或者床。他们是对抗性的、恋物癖的,愤怒的图像和肉欲淫荡的欢愉还有个人痛苦的回忆交织在一起。这些人物仿佛在欲望中被错置了,反而有着迷一般的诱惑力。
父亲出乎意料的对她情色作品表示支持使拉马大受鼓励。父亲这样做也许是因为在女儿的焦虑中也看到了自己。但并不是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如此宽容,这些穿越的性心理画作挑战着当权者,1945年,她在都灵的首次展览被迫关闭。那些抓人眼球的水彩小稿,于情色中透出生命力,于美艳中渗出危险和暴力。就是这样烂漫的早期作品,不得不让人与艺术家生活的“二战”前意大利法西斯严苛的历史背景相对照。这些早期作品后来也成为拉马的代表作,自1979年起便在意大利之外流传。从此,她艺术创作的形式开始变得丰富多样。

Masturbazione, 1944
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拉马加入到具象艺术运动,“在无节制的自由中放弃自我”以及给她自己“意志的秩序”,尽管这样的原则颇为讽刺,但她饱受灾难与非议的作品开始在60年代中期转向“拼贴”(这一词由她的诗人朋友Edoardo Sanguineti发明,用来描述她这种抽象地运用新媒介的艺术创作手段)。她很多拼贴的材料包括玻璃眼珠都购自一位米兰动物标本剥制师。一些光秃裸露的画作,轻易让人联想起心律图。而在浮雕绘画或者说“拼贴画”的系列中,艺术家对玻璃眼珠的使用是天真而诗意的,政治性与官能性的结合让所有的画儿都睁大眼睛看着这世界和它的残酷。

然而,拉马最好的作品从来都是最直勾勾面对私人生活的那些。70年代她开始尝试使用橡胶轮胎作为抽象画的材料,这些没精打采的橡胶作品直接取材自行车“丑陋、劣质”的轮胎内胆,大部分来自朋友们的赠与,这些仍连着其它部件的内胎如内脏胰肠般一圈圈堆积在她工作室的角落。“轮胎是一种远比其他材料更让我兴奋的东西,我为它的特性而着迷,带着令人不安的独特气质。正是这种不安让我可以表现得更好。”从1970年创作的《Premonition of Birnam》中我们也能轻易看出,内胎和瘦削而外露的气门挂在两米高的栅栏上。这些轮胎各异的形色,或粉、或棕、或黑、或彩,“就像皮肤的不同色号,所触之处充满肉欲。” 轮胎的世界是远离那些激情水彩小稿的,用轮胎创作的画作显得更为隐私。“橡胶轮胎是我对父亲的回忆。”拉马这样说。轮胎的创作更是一种悲伤时的表达与发泄。
有时,拉马会借助外力来分割这些情感,最为奇怪的是她对“疯牛”的反应。1996年,拉马在看过一系列濒死奶牛的图像之后就大病一场,因为这些濒死生物最后的痉挛能让她想起高潮时的样子。之后的五年,艺术家的工作环境突然变得喧闹,一大批半抽象作品随之而出,“那些情色、疯癫的姿态是如此地接近我们……或者说我”。这些轮胎被切割成奶牛摇摇欲坠的乳房形状,还有牙齿和下颌骨,甚至有些被钩子、金属环扣穿了孔,随意倒放在旧麻袋上。


卡罗尔·拉马(Carol Rama)的工作室
她所有令人惊叹的作品都是由激荡的人生经历塑造的,这位身材娇小的老人眼神却如少女般狡黠,标志性的长发如蛇般于颈项缠绕。
在她生活工作了七十余年的家中,艺术家将自己囿于近乎黑暗的环境中,所有百叶窗紧阖, 只让几缕光线透进来。造访者只能在暗哑和微光中摸索着辨认出脚下的每一步,她的住所满满堆放着各式画布、水彩、情色的纸本绘画、精美的织毯还有她与朋友的各式合照。这样的住所既是神殿又是自传式的图录,里面收藏了艺术家所有的官能-激进、冲动、力量,还有精神错乱、狂热、谵语和恐惧。
卧室里,她与一生最为隐密的私物相伴。桌上摆放着悉心收集的木质假肢义足模型,她说这些义足让她回想起她的舅舅,一位专为残疾人制作义肢的匠人。床头裱起的画框里则是好友曼雷的一首诗作,紧挨着沃霍尔为她拍摄的宝丽来相片(他们最早在意大利相遇,那次她试图阅读他的掌纹但没有成功)。不远处,一摞书的上方挂着一幅她父亲的水彩小像。这是一幅使人不安的画儿,描绘的是一个如耶稣基督般头上戴着花环的男人,蓝色空洞的眼睛凝视着前方。男人的周围环绕着四把利可割喉的剃刀,每把都极力地展示着自己的刀锋。就像所有诡异的预兆一样,他父亲也确实在几年后死于自杀。
如今,虚弱的拉马已经不再创作,不过她的率直与狡黠的尖锐态度一点没有丧失。她的话语中充满着放肆的玩笑。 拉马仍然觉得自己如此易碎,她说:“我生于困境襁褓,已经形成如此艰难复杂的人格,生活于我不会变得更好了。” 一位意大利评论家曾经用“记忆的残酷陷阱”来评价拉马的作品。她的生活让她不得不拿起画笔,也让她无法抗拒地成为过去与官能享乐的奴隶。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