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之魅:从席勒到巴尔蒂斯
2015/6/14 三联生活周刊

     和已经完成的油画相比,这些纸上作品更有一份性情。素描、稿图,多数是艺术家在画布上动手之前的“细节确定”。或也可以想象着,每一根线条、每一笔涂抹,不过是他们懒懒地裹在晨衣里,把黑夜时分脑子里晃过的影子随手抓住,留在了纸上。

     北京元空间的馆藏展“文艺复兴至今纸上作品”,带我们近一点,再近一点,看向绘画的本质。

     先来感受几位19-20世纪绘画大师的纸上魅力。

     * * *

     埃贡·席勒

     Egon Schiele

     1890-1918

     维也纳表现主义画家,以他颇具色情动作的女人体和扭曲的变形为大家所熟知。这几张是他为哈伯蒂兹尔先生的油画创作所做的草图。这位先生是当时维也纳画廊的负责人,他与席勒私交甚好。哈伯蒂兹尔非常认可席勒的艺术,并积极赞助他的艺术事业,最终帮助席勒赢得了大众对他艺术的首次认可。我们观看席勒这里的手稿时,人物形象看起来好像是以一条闭合的曲线描绘,画面中的线条没有中断,没有修改。他的签名方式也神似中国的印章。作品的最终呈现和草图之间的密切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席勒只活了28岁。在他画中,肉体的燃烧和熄灭却可以无视时间地存在下去。

    

     埃贡·席勒,《弗兰兹·马丁·哈伯蒂兹尔像》,纸上炭笔46x29cm,1917年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Gustav Klimt

     1862-1918

     因为那幅金光闪闪的印在各种印刷物上的名画《吻》,这位维也纳分离派领袖的名字几乎是通俗的。稿图多少让我们看到与绘画独处的克里姆特。

     当我们看他同年的最终油画创作时——这件作品现藏于罗马,我们会发现草图中妇人形象与最终油画中形象几乎保持完全一致。这说明,在油画布上动笔之前,确定好人物形象及动作对艺术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在艺术家动手之前的“细节确定”。克里姆特与席勒交好,有说是席勒的老师。也可以说他是席勒的艺术支持者之一。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女人的三个阶段》习作,纸上粉笔,45x31cm约1905年

     巴尔蒂斯

     Balthus

     1908-2001

     对他迷恋表现“洛丽塔”式少女世界的画作,在世时便多有诽议,却从未消解他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具象画家”之名声。大画家都爱他的作品:贾柯梅蒂是他好友。毕加索最早收藏了他的画作《孩子们》(1937)。

     这几张是巴尔蒂斯非常经典的手稿,分别创作于1977年和1955年,是为他将来著名的油画作品《晨起》和《斜倚的人体》所做的草图。当我们观看原作时,会发现手稿中的人物动作几乎与最终创作一模一样,这对我们探寻艺术家的创作轨迹非常有帮助。巴尔蒂斯是出生在巴黎的波兰裔,父亲是艺术史家,母亲是画家。他在巴黎居住很长时间,从小就受那些学术圈中不羁的画家和作家的影响,如画家马蒂斯,诗人里尔克、让·科克托、安德烈·纪德等,并日渐耳濡目染。后来,他移居瑞士,娶了一位日本妻子出田节子,这位美丽的妻子在他日后的绘画中也多次出现,我们身后的那幅素描就是他为这位夫人所做的素描写生。巴尔蒂斯深居浅出,积极注重个人隐私,这种保持个人神秘的行为为的是发掘更多的创作构思。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为其举办的标志性回顾展布展时,他特意给策展人发电报指出:“请不要涉及有关我私人生活的任何信息。开头为:巴尔蒂斯是为不被人所知的画家。现在,我们开始欣赏他的作品。祝好,巴尔萨斯。”

    

     巴尔蒂斯,出田节子像,纸上铅笔,60x45cm,1963年

    

     巴尔蒂斯,速写习作,纸上铅笔,1976-1977年

    

     巴尔蒂斯,《晨起》习作,纸上铅笔、水彩,55x43cm,1955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Friedrich

     1774-1840

     从19世纪晚期的表现主义向前,我们回溯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早期的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浪漫主义者们认为通过绘画或写作能够进入到另一个世界,类似于一种先验式的体验。他们的艺术宗旨不在于如何客观呈现和模仿自然,而是创作灵感初步形成于艺术家个人的独特内心体验,抛开来自“外界”声音的干扰,如教堂、国家、公众意见、家人及朋友等。绘画被奉为通往“内心世界”一种途径,一种精神性的自由。有可能此处的大面积空白就与之相关,也有可能是受中国南宋绘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作为观者,此处的空白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摩恩岛上的白垩悬崖》纸上钢笔、墨水,60x95cm,时间不详

     * * *

     更多作品欣赏

    

     让-安东尼·华托(1684-1721),女孩习作,纸上粉笔,25x32cm,时间不详

    

     圭尔奇诺(1591-1666),纸上粉笔

    

     圭多·雷尼(1575-1642),纸上粉笔

    

     洛维斯·柯林特,纸上炭笔,1923年

     ⊙ 图片摄影:姜昊,由元空间“从文艺复兴至今纸上作品展”授权提供(展期至2015年7月31日,每周二至周六11:00-17:00,预约参观)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