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张充和诗书画选
2015/6/18 三联生活周刊

书法是张充和一生的爱好。她五岁开始学书,初以颜字打基础,后兼学诸家,于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皆有所擅。少年时,便为人作榜书。二十多岁时所作小楷,气息清朗,格调高雅。流寓重庆时,在沈尹默先生的建议下,研习汉碑、古代墓志,书风转向高古。
张充和于绘画虽不曾师事名家,但家中旧藏古画甚多,临名迹亦勤,又曾与江南名画家樊少云等有交往,加之书法功力好,兴之所至,寄情点染,亦能别成一番韵致。
张充和的诗书画是历史悠久的文人艺术传统在当代的延续。在这种传统中,一个艺术家的人生阅历、学养、艺术都息息相关,融为一体。今天摘选一些张允和先生的作品,以为纪念。
???

寻幽这首七律作于1945-1949年之间。诗中的对句“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颇能反映作者的人生观。作者还曾将这一对句写成隶书对联。

题蒋风白《寻梅图》、题蒋风白《双鱼图》这两首诗词作于1945年。蒋风白(1915-2004),著名花鸟画家,初名鸿逵,江苏省武进县人,1931年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潘天寿先生,1942年任教于四川国立艺术专科学院,1949年后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苏州工艺美术学校高级讲师、苏州国画院画师。抗战期间,蒋风白流寓重庆,生活窘迫,以卖画为生,老舍、汪东、梁实秋等均为其题画捧场。张充和当时已有文名,也曾多次为蒋风白题画。


题谷翁九曲屏杜鹃这是张充和应罗忼烈所嘱,为人所作题画诗。


云龙佛堂即事1978年
纸本,61.6×39.3厘米
张充和旧藏

对联张充和的对联不多见,这是少数的一幅。对联的句子是张充和上世纪40年代作的一首七律《寻幽》中的两句,颇能反映她淡泊的人生观。

临苏轼《黄州寒食帖》1983年
纸本,36×48.2厘米
余英时藏


仕女图1944年纸本,墨笔浅设色,59.5×28厘米
傅以元(Ian H. H. Frankel)夫妇藏

蛇图1949年纸本,墨笔,40×30.5厘米
作者自藏

沙漠小景20世纪60年代初
纸本,设色,44×30.8厘米
作者自藏

墨竹约20世纪60年代纸本,墨笔,25.6×30.5厘米
作者自藏

山水约20世纪60年代纸本,设色,36.5×32.8厘米
作者自藏

梅花20世纪60年代纸本,墨笔,25.6×30.5厘米
作者自藏


⊙ 本文内容摘自《张充和诗书画选》。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