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传奇老书店关门和“城市士绅化”
2015/6/27 三联生活周刊

    

     “老巴黎已不复存在,城市的面貌,哎,比世俗的人心变得还快。”

     桅楼书店(La Hune)关门了。这座巴黎圣日耳曼德佩区(Saint-Germain-des-Prés)的标志性老书店见证了整个战后法国的文学史和美术史。在经历了两度易主以及换址之后,依然没有抵挡住实体书店不景气的浪潮,6月14日,它彻底关门了。

    

     花神咖啡馆(Café de Flore)

     萨特们的圣日耳曼德佩其实早就没有了。如今的花神、双叟咖啡馆被游客占领,临街座位让你直贴着圣日耳曼大道熙嚷的人群和雷恩路的名店一条街,十字路口红绿灯闪烁,汽车尾气和卖艺小贩的音乐扑面而来,美国游客们径直钻进圣日耳曼德佩教堂,似乎要逛编欧洲所有的天主教堂。

     波伏娃-萨特广场(Place Beauvoir-Sartre)的另一头,圣日耳曼德佩精神在用现代方式悄悄坚守着。圣日耳曼德佩电影院(Cinéma Le Saint Germain des Prés)只有一个放映厅,每周只选一部电影来回放映,巴黎的夏夜天黑得很晚,曾经看完晚场电影,和稀稀落落的老年人走出电影院,可以到旁边营业到午夜的桅楼书店(La Hune)翻翻书,这一传统从1966年延续至今,在如今晚上20点几乎所有商店都下班关门的巴黎显得格外奢侈。

    

     身为书商和画廊老板的贝尔纳·吉尔布朗特(Bernard Gheerbrant)1944年开了桅楼书店,并在1949年搬到圣日耳曼大道。当时桅楼书店就在花神(Café de Flore)和双叟咖啡馆(Les Deux Magots)中间,对面是利普酒吧(Brasserie Lipp),在被称为“黄金三角区”的地方,这家专营文学、人文社科与艺术类书籍的书店成为了巴黎文化艺术圣地。

     “我们处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书店创始人贝尔纳·吉尔布朗特曾在回忆录中这样说道。书店西侧的圣日耳曼富人住宅区和东侧以大学和画廊为主的拉丁区形成了鲜明对比,正是在这两种不同氛围的交汇处,孕育了圣日耳曼德佩的灵魂。

    

    1962年萨尔瓦多·达利在桅楼书店

     曾经,萨特、波伏娃、加缪、梅洛-庞蒂、罗兰巴特、布托尔、萨冈 、米肖等法国文学巨擘们在花神和双叟咖啡馆坐够了就会进书店里来挑几本书。同时,杜布菲、杜尚、毕加索、卡德尔、玛格丽特、阿列钦斯基这些艺术家们则带着作品借用书店里的空间办展览,布雷东、阿尔托等艺术评论家也紧随到来。

     随着巴黎文学时代的逐渐沉寂,桅楼书店也早就不再是独立书店了:1976年它被弗拉马里翁出版社(Flammarion)收购,而后2012年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又被伽利玛出版社(Gallimard)收购,桅楼书店因此隶属于后者的控股集团Madrigall。

     被伽利玛收购曾被视为桅楼书店的转机,因为伽利玛出版社几乎代表了20世纪及当代法国文学。1911年安德烈·纪德和贾斯通·伽利玛共同创建了这一出版社,他们出版的书籍中有36本作品获得了龚古尔奖,38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伽利玛出版社也曾在2013年章节连锁书店(Chapitre)破产后出手收购了南锡市的著名书店Hall du livre,但如今,这家曾经将法国七星诗社出版成集的出版集团也已经无力维持旗下书店的运营。

     在亚马逊、Fnac等大型连锁书商和电子书的冲击下,2011年至2014年,巴黎书店数量减少了9.9%,降至756家,众多兼顾出版发行的独立书店受到了最严重的威胁。早在2008年起,巴黎市政府就委托公私合营企业Semaest尝试收购拉丁区的商用店铺并转租给独立书店,但收效甚微。相比银行和奢侈品商店,面对高昂的租金独立书店依然很难承受。

    

     桅楼书店内部

     “桅楼书店积攒了太多不利因素。”面对顾客的质疑,桅楼书店现任经理奥利韦尔·布拉斯(Olivier Place)只能这样反驳道。书店营业额从2009年的350万欧元降到2015年的230万,出版行业的不景气并不能解释全部。除了财务问题,圣日耳曼德佩区的城市“士绅化”(gentrification)也是桅楼书店被迫关门的主要原因。

     “老巴黎已不复存在,城市的面貌,哎,比世俗的人心变得还快。”波德莱尔曾在《天鹅》这首诗中这样说道。过去巴黎文学艺术的标志地区,正被游客们和旅游业所占领,如今的波伏娃-萨特广场周围,独立书店不见了踪影,而新派高端餐厅La Société,以及卡地亚、阿玛尼、拉夫·劳伦这些大牌奢侈店越来越多。

    

     1997年Le Divan将店面转给了迪奥,而桅楼书店2012年就是从迪奥手中接过了这个地方。

     2012年,桅楼书店离开了它所在的圣日耳曼大道170号,当时的书店所有者伽利玛出版社将旧址租给了路易威登,后者在那里开了一家概念店。而桅楼书店则搬到了离旧址几步之遥的波拿巴路和修道院路的交叉拐角处。这里曾是另一家著名书店Le Divan所在地,1997年Le Divan将店面转给了迪奥,而桅楼书店2012年就是从迪奥手中接过了这个地方。同样隶属于伽利玛出版社,Le Divan书店急流勇退,离开曾经的知识分子文化中心后搬到15区,倒是存活至今。

     多少有些讽刺,此次接手桅楼书店店面的是法国连锁大众影廊品牌YellowKorner,这家2006年成立的潮流品牌如今在世界各地拥有80家连锁店,其中法国有29家,最大特色就是以便宜亲民的价格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可以买得起艺术摄影作品。2014年YellowKorner获得融资250万欧元,并计划在接下来的5年内开设500家连锁店,收购桅楼书店店面显然就在这一计划之内。按照YellowKorner提交给巴黎市政府的规划书,店面将有摄影书店和影廊的双重功能,并沿用“桅楼”这一名称。而伽利玛出版社这次还将原先租给路易威登的桅楼书店旧址以2000万欧元的价格转给了退休基金公司Erafp。

     Le Divan搬走,桅楼书店关门,位于圣日耳曼大道174号的Ecume des Pages书店成为如今巴黎这一文化朝圣地域唯一的文化碑志。老书店们的命运不知何去何从,各个都在急促喘息。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