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普拉的私人启示之书
2015/6/30 三联生活周刊

    

    

     迈克尔·杰克逊(左)和奥普拉·温弗瑞

     刚出道时,作为巴尔的摩WJZ电视台的年轻电视记者,奥普拉被派往洛杉矶采访电视明星。一开始她激动极了,觉得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但到了加州之后,她觉得自己就像是被扔进了好莱坞那个大鱼缸的一尾小鱼。她开始怀疑自己,你以为自己是谁啊,可以就这么走进明星们的世界,并指望他们跟你谈话?幸运的是,她的采访对象中有年轻的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是她见过的最不拘谨、最天马行空的明星,在那一刻,她学会了采访时一定要顺其自然,“采访对象在天马行空,你就只能跟着他一起飘。”

    

    1993年2月10日,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上了奥普拉的访谈节目

     1993年2月10日,14年来一直拒绝接受访谈的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上了奥普拉的访谈节目,那场直播吸引了9000万人观看,至今仍是观看人数最多的电视访谈。十几年之后,奥普拉已经采访了几千人,但她仍然记得她在前往杰克逊家时是多么兴奋,“就像是去见《绿野仙踪》里神秘的魔法师。”

     奥普拉是美国梦的励志典型。从酗酒、吸毒、9岁遭性侵、14岁未婚先孕的问题少女,到世界上最有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媒体大亨、亿万富翁、慈善家,她凭借努力和才华成为了主流价值观中的成功者。女性、黑人、出身南方农村、身材肥胖这几个标签又让奥普拉成为政治最正确的成功人士。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左)与奥普拉·温弗瑞(右)

     奥普拉是怎样成为一个真正内心有力量的女人的呢?她列举过她坚信的20个人生信条:

     1你投入的总会有回报,不管投入的是什么。

     2定义你自己的生活。不要让别人写你的人生剧本。3别人在过去对你做过的事对现在没有任何力量。只有你会赋予它力量。4当人们向你展现他是谁时,第一次相信他。5担心是浪费时间。把同样的精力用于去做让你担心的事情。6你相信的东西比你梦想、愿望或希望的东西更有力量。你相信什么就会成为什么。7如果你说过的唯一的祈祷是谢谢你,这就够了。8你感受到的快乐跟你付出的爱成正比。9失败是你该转到另一个方向的指示牌。10如果你做了一个跟所有人的想法相反的选择,世界并不会倒塌。11要相信你的本能。直觉不会撒谎。12爱自己,然后学会把这种爱扩大到你遇到的每个人。13让激情推动你的职业。14找到一个做你热爱的事情并挣到钱的办法。之后每一份工资都是奖金。15爱不会伤害人。爱的感觉很美好。16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17做母亲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18怀疑意味着不要做。不要动。不要回答。不要鲁莽往前冲。19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时,不要动。答案会自己出现。20麻烦不会持久。

    

     《我坚信》是奥普拉同名专栏的文章合集,1998年起,她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O杂志》上每月撰写一篇。这个跨越十四年的专栏里,记录的是她的个人经历和感悟。

     按照社会标准,奥普拉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便如此,书中她却坦言自己多数时候也在“别人的目光”和“做自己”之间反复拉扯。

     一次观看拳击比赛时,奥普拉发现自己216磅的体重跟重量级拳王麦克·泰森一样。后来她的体重最高曾达到237磅,那时她感到绝望,为自己的身材和饮食习惯感到羞愧。她开始健身、节食、尝试各种稀奇古怪的食谱,但总是陷入节食——担忧——敞开大吃——反弹的恶性循环中。减肥失败的原因,奥普拉总结道,在于内心不够强大,她一心想要接近幻想中的身体形象,不愿接受真实的自己,害怕试衣服、害怕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最后结果证明那些自我怀疑只是浪费时间。

     在书中“澄明(Clarity)”这一章的题记中,她引用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的话:“首先告诉自己你想成为什么人,然后做你应该做的。”意思是,不要太在乎那些身外之物,不要用“他人的目光”或“社会的标准”来限制自我,成功的唯一路径是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模式。

     凯蒂·凯莉在《奥普拉传》中评价道,登上荧屏时,正是她黑人女性形象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她超重的身材又使许多妇女感到亲近。在录节目之前,她几乎不做准备工作:“我逐渐意识到,就我的采访风格来说,事前准备越少越好,因为奥普拉秀的成功就来自于展现出我的临场反应。”

    

     1975年,21岁的奥普拉采访杰西·杰克逊时的照片(21-year-old Oprah Winfrey interviewing Jesse Jackson, 1975 )

     奥普拉·温弗瑞是时代的幸运儿。她生于1954年1月,同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中以9比0票判决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违宪。1965年,联邦《高等教育法》颁布,她成为六个转学到密尔沃基富人区高中的黑人孩子之一。书中她写道要珍惜自己的这份幸运、懂得感恩:“要知道,如果你是出生在美国的女性,你已经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性之一了。”

     在这本书里,你会读到意料之中的那些励志金句:

     “如果你自我束缚,就不可能做任何有价值的事。我坚信的是,我不想活出个闭塞的人生——麻木到感受不到、看不到。我想要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去探索一切的可能性,去体验每一种层次的快乐。”

     “我尽可能珍惜时间,因为我不想浪费自己的生命。我努力不让带着负能量的人占据我在这世上的一分一秒……我坚信的是,如何度过时间决定了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我人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都起源于把我的力量拱手送人——相信别人给予的爱比我给自己的爱更重要。”

     从书中你还能了解奥普拉个人生活的一些细节,比如她看什么电视节目,周末如何度过:“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讽刺,因为我一直都不怎么喜欢看电视。在《玛丽·泰勒·摩尔秀》停止播出后,除了《格里菲斯秀》的重播之外,我基本上不会按时追看喜剧片了。在家里,我跳过晚间新闻,因为我不想在睡觉之前接收所有的那些负面能量。”“我坚信,给你一些空闲时间,是你能否完成作为人类的工作之关键所在。所以,我把每个周日都留给自己。有时,我会一整天穿着睡衣;有时会在树下祷告,与自然交流。”

    

     书名“我坚信”(What I Know For Sure)来自于奥普拉为自己主演的电影《宠儿》(Beloved)宣传时接受采访时被问到的问题。已故的《芝加哥太阳报》影评人基尼·斯科尔提问的意思是:什么是生活中你所确信的、实实在在握在自己手中的事?当时的奥普拉没有回答上来。在这本书中,她的回答是,即便人们常常难以避免用外界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真正值得一辈子去做的事情,是在“发现自我”之后“发展自我”,相信自己并且坚持做自己。

     心灵鸡汤式的抚慰和鼓舞对读者到底有没有用?奥普拉的人生经历只是她个人的资本,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崇拜一个偶像,阅读她的励志成功经验然后奉为圣经,这本身就与书中强调的“做自己”相矛盾。作为作者,奥普拉自己也很清楚,纸上读来终觉浅,经验之谈对读者来说作用有限。

     所以她在自序中对读者写道:“当你读了我曾经为之挣扎过、哭泣过、逃离过又绕回来过,最终想开过、大笑过,最终坚信了的这些教训时,我的希望是,你能开始问自己那个基尼·系斯科尔多年前问过我的问题。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你将寻到的会精彩无比,因为你寻到的,将是你自己。”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