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饮记 | 进山寻泉之全记录:如何在山泉中获得内心宁静(视频)
2015/7/19 三联生活周刊

    

     新中式生活方式——寻泉记

     ▽时长约9分钟,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

     陆羽当年的品茶取水的故事,在后世被传说的神乎其神。但是陆羽的许多关于饮茶看法仍旧可取,比如要喝活水,以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山水要乳泉为上,要浸漫于石上者,瀑布的水和淤积的水都不是好水等观念,确实通过一些书籍的引用流传后世,为后世饮茶用水提供了依据。

     时至今日,直接饮用泉水者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多购买饮用水,或者通过某种储存水的方式,比如陶缸储水,比如石子浸水的方式来做饮茶用水,陆羽的体系彻底失效了吗?作为泡茶用水的调查,我们直接选择了寻找泉水的方式——第一,是因为许多历史名泉并未消亡,是否还可以做饮茶用水,值得考量;第二,我们欣赏饮茶于林泉的方式,饮茶之道盛行,各种改善饮茶的方法都在使用中,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山泉佳处,喝一杯活水冲泡的茶呢?

     ***

    

     二泉在当代的出名,应该归功于瞎子阿炳的曲子,还有音乐家杨荫浏的命名。《二泉映月》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可是真的二泉,已经掩映不出月色的美丽,只是无锡锡惠公园里一池被圈住的半真半假的池水,不知道来源于自来水还是山水,里面堆积着人们扔进去的硬币,标准的中国旅游点的景观之一。曾经留下了那么多风雅记载的“天下第二泉”,实在让人遗憾。

     到了今天,二泉已经没落了。泉水旁边,还开着一个大众茶楼,模糊地利用人们对于二泉的期待,在那里煮水卖茶——这当然是生意。现实中的二泉仅仅是一池让人沮丧的水。

     ...

     ———————— 一寻 ————————

     宜兴山里的泉水

     本来以为无锡的寻找泉水就此告一段落,没有想到,用泉水喝茶的人,转眼在无意中遇见。朋友陈宸和他的妻子赵小洁都是爱茶者,我与他们的相识,本来渊源于民乐,刊物做过相关报道。陈宸虽然是大学里的计算机教师,可也是民乐的忠实爱好者,热爱古琴和雅箫,爱得比一般人身体力行,箫的制作都是亲力,自己经常进山寻竹,每次进山,不仅仅带上自己家养的狗,也还带一堆茶具,在山里取泉泡茶,经常的场景就是和三两好友,在山林里选一块空地,开始喝自己携带的各种茶,间或拿出弦子和古琴,在喝茶的间歇互相唱和。在他们的生活里,进山寻泉并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风雅事件,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每周都要依例举行。

    

     在他家喝茶,用的也是山泉水。有朋友从江西运来的山泉,也有自己亲力亲为从附近的宜兴山里取来的泉水,相比之下,他俩还是喜欢宜兴的泉水,清澈甘冽一些。也许是因为新鲜的缘故,宜兴的泉水每周取一次,更活跃。“我们一直觉得水要新鲜才好喝,当场去山里取水泡出来的茶,味道更醇。”

     之所以能找到这汪泉水,归因于他们的朋友老妖。老妖是宜兴的紫砂壶从业者,手艺出奇的高明。他做的壶,全国各地都有专门的追随者,陈宸最早也是通过买壶认识他的。陈宸的爱人赵小洁外号“小妖”,也是因为行为与一般人不尽相同。她爱花爱茶,院落里的植物丰满茂盛,这个季节,正是木香花盛开,她常常坐在院落里,用自己从景德镇定做的杯子喝茶。安逸之外,更有一丝古人饮茶的追求。这样几个人碰到一起,从山里取水茶聚,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野外泡茶,只求简单,泉水是在老妖家烧好灌在开水瓶中的

     野外泡茶,只求简单,泉水是在老妖家烧好灌在开水瓶中的,茶具是经常携带出门的提盒中的:壶是老妖的,杯子是赵小洁在景德镇定做的古琴杯,每只上面都有琴曲名或箫曲名。因为泡的是当地的红茶,所以杯子略大,拿在手中,喝几口才能喝完,这山林里的茶,比起刚才在老妖家喝的茶,更加甘冽,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走了几段山路的缘故。

     喝到高兴,陈宸拿出三弦。虽然平时多弹古琴,可是现在拿琴说事儿的人太多,现在他出门基本不愿意带琴,而是玩自己还不熟悉的三弦和琵琶;老妖则是吹箫,他的箫是和陈宸学的,所以陈宸特别明白在什么节奏上俩人能互相唱和。赵小洁告诉我,有次他俩玩得兴起,在野外玩即兴演奏,她听得都呆了。

    

     累了,就是一盏茶。在这里,茶并非唯一的主角,这与古人的雅集比较类似:各种主题的碰撞,绝非当代雅集,经常一圈人围坐,中间一人泡茶。陈宸爱玩,也爱研究,他和老妖的交往,并非仅仅是迷恋对方的手艺,而是双方都喜欢研究问题,比如紫砂的审美,各种中国乐器的发声机制。他常开玩笑,要是有钱到不用工作,他的理想就是和老妖居住在附近的大山里,认认真真做紫砂,做箫。

     ...

     ———————— 二寻 ————————

     广东罗浮山:水与茶的激发

     中国名泉甚多,可是真有心去找泉泡茶的人不多,许多人觉得,这是古人的生活,在当下很难实现。阿诚也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开是接触到罗浮山的泉水,但他开始并不是用泉水泡茶,而是做酒。

    

    阿诚

     罗浮山是当年葛洪修道的地方,这里的道观历史长久。我们所去的酥僇观,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那里一树近千年的古梅树,带有岭南特有的植物气息,繁茂地不正常,据说苏东坡曾经为其写过诗。梅树周围,全是古松树,一颗颗爬满了山岭,松树不奇怪,上面附满了爬藤植物,其中一种上面长满圆叶,据说只有空气特好的地方才有这种植物,它就像空气探测器——松树和梅树下面,就有泉水涌出。不幸的是泉眼被束缚在某个铜铸的葫芦瓶里,非常的旅游景观。

    

    松树上面附满了爬藤植物,其中一种上面长满圆叶,据说只有空气特好的地方才有这种植物

     阿诚热爱老茶,把他从潮州搜集来的老单枞拿了出来。第一次用罗浮山水来泡单枞,水温可能是问题。问题虽小,但是一杯好茶汤的出现,确实应该设计周全,不应该有缺陷。只能抱着尝试心态了。

     没想到第一杯出来,就让几位喝过单枞的人意外。这泡老的黄栀香本来出味缓慢,需要三四泡之后才能慢慢绽开,可没想到用这里的泉水,第一泡就已经特别舒展,满口单枞的芬芳。于是开始了持续的实验,这泡单枞与这酿泉的泉水,互相激发,几乎每泡都有变化发生,一直到了十多泡,茶味渐隐,但是每次出来的茶汤还是甜润可口。这时候才有古人的寻泉饮茶之乐的体会——确实与平时在家烧水煮茶有本质区别——一是水质好,二是泉水高度新鲜,有古人所谓的活性。引发了整个茶汤都活跃起来。

    

    当地的学者谢泽南告诉我们,他从年轻时候就泡在罗浮山,他们做过详尽的调查,整个山脉有90多处泉眼

     罗浮山地幅广阔,泉水四处都是。因为南方的雨水量充沛,加上地下水系发达,几乎可以在各处见到泉水。一路行来,大家普遍喜欢的是草丛和石下冒出来的泉水。一处破败山门,往上走去,只觉得满眼青绿,整个山路所面对的,像是一幅缓缓被打开的画卷。

     整个茶山观,处处涌泉。雨水多的季节,这里不仅仅是泉水,也有瀑布,简直是水汽弥漫。当地的学者谢泽南告诉我们,他从年轻时候就泡在罗浮山,他们做过详尽的调查,整个山脉有90多处泉眼,许多泉水是历史名泉,比如苏东坡称赞过的卓锡泉。

    

    这个道观,是罗浮山的主道观,进到山门,面临一面大池,据说当年这里长满白莲

     在罗浮山的泉水中,唯一经过检测的是冲虚观的古泉。这个道观,是罗浮山的主道观,进到山门,面临一面大池,据说当年这里长满白莲,因此被明代的祝枝山命名为白莲池,冲虚古观三面环山,一面正对白莲池水,显然也是道家所挑选的福地——但是道观饮水却不靠池水,而是另有古井,因为水质特别地好,所以1985年曾经送到省地矿局经过检测,富含很多矿物质,是标准的矿泉水。

    

    这种“升发”的刺激,在我们把泉水带回深圳的茶馆泡茶的时候,仍然深有感受。

     这种“升发”的刺激,在我们把泉水带回深圳茶馆泡茶的时候,仍然深有感受。在茶馆里,用几种不同的水来泡茶,那样印象更深刻,有从山里带回的泉水,也有灌装的山泉,都用来泡阿诚的老白茶,山泉水激发了老茶,第一泡就有浓重的药香气,越往后走,越浓稠,整个茶汤都有胶质感,特别的饱满——人人都觉得好喝。原来水质的改善,对于整个茶汤的效果真是重要,现在的爱茶者很多从器物的改善或者水温的调控来改变茶。其实,改变茶汤的方法,真得很多。

    

     只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住在城市里忙碌的我们,怎么可能终日驱车,只为源头活水?多数的时间,还是只有利用偷来闲暇的时间,进行一下小享受。

     不过这点小的享乐,就已经很有吸引力了。有什么理由阻止我们去追求茶汤的完美呢?

     视频制作:北京泓泽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