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分别、不分别,本质都是分别
2015/8/1 三联生活周刊

    

     当你说“念念不忘”,假如不是抒情,单说这四个字本身,所谓的这个“念”在你心里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像一串念珠那样,一一独立么?看过一些“大师”给人讲佛法,说“前念已去,后念未生,中间是”,真有这么个中间么?当你听到“因果不虚”一类的教诲,如果心有所动,有没有回到这四个字本身想想,在你心里因和果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当你读《金刚经》,读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说的到底是三个心还是一个心?

     如今,大概因为外境给人造成的困扰愈来愈大,“回到内心”,“向内修行”成了时髦,在不少人心里把这事儿和智慧划了等号,即便谦虚点儿,也暗暗和接近智慧划了等号。但是真有“外境/内心”这么两个东西么?退一步说假如有,心又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是如何运作的?所谓“修心”到底要修个什么?以及,真的有心这么个东西么?如果说有,眼不自见,指不自摸,你又是以什么观察到这个心的呢?

     以上这些问题,赵跃辰新著《观待与割裂》一书中均有涉及。当然,此书并非仅只探讨这类细节问题,它是结构完整、体系明确的一本佛教理论专著。作者在前言里交待,本书缘起是一个佛学小组持续共同学习佛教经论,不时在某些经文段落因不同理解发生激烈碰撞,引发深入讨论。其中对《解深密经》、龙树的《七十空性论》以及佛教最著名的经典《心经》的讨论,颇有新意,遂动意撰写本书。

    

     赵跃辰新著《观待与割裂》

     三种经典的选择自有深意,“甚深中观见,广大瑜伽行”,中观、瑜伽行两大教法体系在佛教被喻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本书收录的三篇长文,“《七十空性论》今诠”主要讨论中观正见;“《解深密经》选读”结合具体禅修,讨论了瑜伽行方法;而对于“成就者当是如何”这一所谓的“果”,通过“《心经》直简”一文做了颇具新意的探讨。

     古今中外对这三部佛教经典著作的解说与讨论,可谓汗牛充栋,想要各自说出新意,难度可想而知。读毕全书发现,作者不光做到各自说出新意,更令人叹服的是,他以一把钥匙开了三把锁,也就是说,他以一个全新且贯穿的主题,详解了三部经典。这把钥匙就是“观待与割裂”。

     “割裂”好理解,法界无法割裂,此为佛教基础理论基石。什么叫“观待”呢?作者举了个例子——傍晚散步,突然觉得右侧下方不远处有什么东西一动,定睛一看,是只小猫。等到看清楚小猫,当然是分别了。但初觉有物一动时,明确的分别虽然尚未形成,内心却早已判定此物与环境有别,所以才会有后面的定睛去看。这就是观待。要说明的是,这在观待的范围里,已经算是比较粗重,并混合有相当割裂成分的了。

     由这一案例可见,这本所谓理论著作,并非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见、行并重,结合具体实修方法讨论理论问题。

    

     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局部

     大众思维方式中有些根深蒂固的套路,因为随时随地都在运作之中,所以早已麻木。这一套路大致过程是:首先,将一切的显现,割裂为外境和内心。我们描述一件事的时候,往往都是在做“客观”描述,漏算了内心的参与。其次,就算没有漏算,也忽视了人类内心活动是极其复杂的系统,许多心念同时并行,往往忽略其中相对纤弱的部分,误认为其最强部分为当时唯一心念——所谓一心一意,从而割裂自心为单一相续,并对这单一相续进一步割裂为前后相接的一个个念头,就像前文所说的一串念珠。再次,又用心念在广延上将外境割裂为一一分立事物,并对每一分立的事物认定为前后相续。

     整个过程中,最根本的割裂,就是将心念与外境对立起来。对外境的进一步割裂是次生的,但此“次生”并非一种“递进”,实情是,根本割裂与次生割裂交织一起,难分难解。

     《七十空性论》和《解深密经》,素来被认作佛教经典中较为艰涩难懂之作,有了“观待与割裂”这把钥匙,一扇扇深奥的小门被打开。

     先看《七十空性论》。比如著名的因果、三世(过去、现在、未来)问题,原著说“有果具果因,无果等非因,非有无相违,三世亦非理”。龙树所说,恰恰意在因果、前后、三世均为观待割裂的产物,是被误认为的相互独立而且不能并行的概念。以这样的观念去认识因果变迁相续时,必定此路不通。所谓因果、三世,都是心对法界实相的观待割裂而成,不真不实。

     再如原著说,“缘起十二支,有苦即不生,于一心多心,是皆不应理”(此处“一心”即“一念”之意)。龙树所说,恰恰意在驳斥将心念观待割裂成不同的“十二支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生缘老死),于是法界本来之活力,一部分被观待成自我之主动能力,其余则被观待为外境诸法之变异,进一步割裂为生、住、灭,这同样不真不实。

    

     敦煌第172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图(临作)

     再看《解深密经》。“序品”就说到被很多人时常挂在口头的“分别”问题——“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从种种佛土而来集会,皆住大乘游大乘法,于诸众生其心平等,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到“不能有分别心”这样的话,然而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分别、不分别,本质都是分别。“不分别”正是因为要与“分别”相反对立而在思维概念上建立起来的。而种种分别背后隐藏着的,就是割裂“能”与“所”,割裂诸法并执为对立的心行。

     再如,经文中说道,“若诸菩萨能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法无相”。这里边的意思是“如实了解‘一切法无相’”,而不是“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因为如果能够不再割裂法界为一一诸法,则无有一法可以成立,也就谈不到相,故一切法无相。

     作者赵跃辰在佛学界与知识界,向来以用现代人习惯的语言,结合现代认识论弘扬佛法而著称。通过本书可以清晰看出,他多处引用现代数学、物理、逻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辅助阐释佛教经典,使得诸多原本艰涩的文句,变成现代人更容易理解的段落。如果说这是本书一种技术层面的新意的话,这本书更为可贵的在于,作者还向我们呈现了一种结构性的新意,主要表现在对观待/割裂过程的解析,明确了观待/割裂是二元对立的核心,也是超越二元对立的关键。

     最后简要介绍一下书中“《心经》直简”部分。作者指出,未曾有人对此短短二百多字经文中,讲述人与表述角度的转换做过说明。其实这二百多字可分三段,“观自在菩萨……度一切苦厄”为第一段,是第三者向大众介绍观自在菩萨,使用的是随顺大众共许名言的比量。接着,“舍利子,色不异空……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为第二段,是当事者观自在菩萨的自证,是依现量而言。最后,“三世诸佛……菩提娑婆诃”为第三段,是观自在菩萨对大众讲佛,又是随顺大众共许名言的比量。作者认为,这种现量与比量的不同,对经文文义有重大影响,不了解这一表述角度的变化,就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心经》。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