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录 | 静穆的高雅与高贵的单纯
2015/8/1 三联生活周刊

“不论表面如何汹涌,海的深处永远停留在静寂里。”

如今,人们只能在照片与博物馆里看到格蕾夫人(Madame Grès)的作品。在一张拍摄于1948年的黑白照片中,摄影师将模特置于卢浮宫一角。她穿了一条款式经典的“格蕾夫人”百褶连衣裙,婷婷而立,宛若神女。在其身后,是一尊希腊女神雕像。在这张照片里,人们看到:借助模特的身体,法国高级时装遇见了古希腊文明,并且,没有露出丝毫的怯意。
温克尔曼谈希腊艺术,说“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不论表面多么波涛汹涌,海的深处永远停留在静寂里。”当你看到早期的高级时装,会想到这句形容。尤其是,当这些作品被放置在博物馆里,如雕塑一般成列,衣裙上优美的线条,瞬时显出别样的高雅与静穆来——比如格蕾夫人的作品。其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单纯:简洁之中,隐藏技巧。通过这些,她向人们展示了高级时装的要义:它是身体与服装之间的协音。

只有真正的时装爱好者,还依然惦念着这个名字。这名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师,曾与克里斯托瓦尔·巴伦西亚(Cristobal Balenciaga)一道,被称为“设计师中的设计师”。像所有一流的艺术家和作家一样,她是“影响创作者的创作者”。受到她影响的知名设计师有阿瑟丁·阿拉亚(Azzedine Ala?a)、阿尔伯·艾尔巴茨(Alber Elbaz)、托马斯·迈尔(Tomas Maier) 、豪斯顿(Halston)……还有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正是在格蕾夫人的影响下,圣洛朗决意开创自己的时装屋。
1903年,“格蕾夫人”出生在巴黎,原名为杰曼·克莱勃斯(Germaine Krebs)。上世纪三十年代,她在巴黎打出名声,成为高级时装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一开始,她将自己介绍为“阿丽克丝(Alix)”,后来,又改名叫“格蕾夫人”。“格蕾”源自她的艺术家丈夫。这名俄罗斯画家,在画作完成后,会签上“格蕾”的笔名。1942年,杰曼·克莱勃斯创立了以“格蕾夫人”命名的时装屋,并一直执掌到八十年代。

在留存下来的黑白照片里,格蕾夫人的模样清晰可辨。有时,她与模特一起;有时,她独自端坐,宛如雕塑。照片里的人衣着精致,不过分时髦,却十分优雅,在这一点上,她与香奈儿相似。多数场景里,她带着一顶标志性的头巾,这让她看起来有些像西蒙·波伏娃。在性格上,她表现得像个难搞的艺术家,低调、审慎、讨厌社交和自我的公众化。她甚至不肯回答记者的问题,或者这么搪塞:“我没什么可说的,衣服展示了一切”。

即使如此,在高级时装的黄金时代,才能依然给她带来了声名和财富。格蕾夫人的“希腊女神裙”是女性梦想的裙子,衣着无忧的客人挤破了她的门槛。在其全盛时期,她的客人有皇室成员、社交名媛、和那些被称为“女神”的好莱坞明星。她的客人包括葛丽泰·嘉宝、格蕾丝·凯莉、玛琳·黛德丽、费雯丽、温莎公爵夫人……有人调笑说,“如果没有格蕾夫人,好莱坞或许要少好几位女神”。这并非一句没有根据的俏皮话。


格蕾夫人的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单纯:简洁之中,隐藏技巧
“材料引导创作”是格蕾夫人遵循的理念。尽可能少的剪裁和缝纫,将她引至了极简主义。而在她活跃的年代,“极简主义”这个概念尚没有出现。时尚学者劳伦·科塔说:“格蕾夫人给时尚史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提供了永恒的风尚。她不存在于时尚逻辑中。这一点上,格蕾夫人与作家和艺术家相似,他们提供潮流以外的东西。”
“手里没有面料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做衣服。一旦手中有了面料,面料会自行落到它该去的地方。希腊雕塑家在制作雕像的时候,也是‘让材料说话。’”格蕾夫人说。当她还是个少女的时候,她便希望成为一个雕刻家,为此,她在巴黎学习了雕塑和绘画。成年后,职业生涯与此大相径庭,但最初的愿景伴随着她。格蕾夫人始终将自己当成一名雕塑家,只是这一次,她手中的材料是布料。

“在那个时代,雕塑家是个不合适年轻姑娘的职业。于是我想,那就做活的雕塑。几乎是无意识的,我开始做起了衣服。我从来也不绘图,而是将面料在模特身上直接比量,这更能激发灵感。对面料进行剪切,观察它们落下的方式,研究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 衣服与建筑之间有共通之处。”
格雷夫人并非只是“希腊罗马式”的。1934年,她制作了一条玻璃纸质地的黑色裙子,被《Vogue》形容为“一只巨大的甲虫”,原型源自埃及的圣甲虫。两年后,她去了远东,制作了一条名为“天堂之庙”的裙子,灵感来自爪哇岛的舞裙。六七十年代,她试图将服装立体化,把原有的二维平面转换成折纸一样的结构。她此时的某些创作,令人想起川久保玲。

因其对高级时装的贡献,格蕾夫人被看成是与香奈儿、迪奥一样级别的时装大师。但随着高级时装行业的衰落,知道她名字的人日渐稀少。“她的全部创作都贡献给了高级时装。这并不是精英主义作祟。格蕾夫人认为,只有见到穿着者,与其进行对话,才能进行创作。这一要求,在成衣制作里是不可能得到实践的。因此,她只做高级时装。”劳伦·科塔说。

格蕾夫人的作品:Soir orange
70年代末,高级时装开始走下坡路,格蕾夫人也遭遇了生意上的麻烦。与许多应时而动的设计师不同,格蕾夫人拒绝制作成衣,也拒绝批量生产,经营持续恶化。八十年代,格蕾夫人被迫将自己一手创立的品牌卖给了法国商人伯纳德·塔皮(Bernard Tapie)。
三年后,塔皮将公司转手他人,格蕾夫人经营了一生的公司最终被清算。她的店铺在一天之内被彻底清空,那些珍贵的裙子与面料,与满地的灰尘木屑一起,被人扔进垃圾袋,弃若敝屣。

1993年, 格蕾夫人在法国南部的寓所辞世, 时年90岁。此后一年里,她的死讯一直是个秘密。除了家人,所有人都被阻挡在这个秘密之外。她的女儿安妮·格蕾说,不希望那些在母亲困窘时袖手旁观、落井下石的人,在她死后,利用假惺惺的凭吊牟取私利。安妮·格蕾将这种沉默解释为,“爱的秘密”。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