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阅读 | 苗炜:饥饿间奏曲
2015/8/9 三联生活周刊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柏林夏洛滕堡地区的一所学校里,学生们在操场排队领取由英国提供的食物

     “我了解饥饿,我感受到了它。战争结束时,我还是一个小孩子,我跟其他一些孩子一起,奔跑在公路上,跟在美军卡车后面,我伸出双手,去抓美国兵扔到空中的口香糖、巧克力、面包。我这个孩子,我是那么渴望油腻,我会喝沙丁鱼罐头里的油,我津津有味地把舀鱼肝油的匙都舔得干干净净。”

     这是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小说《饥饿间奏曲》的开头。如果要给这一段描写增加更广阔的背景,那么就看一看英国史学家基斯·罗威的著作《野蛮大陆》。

    

     《野蛮大陆》

     1941年,纳粹把挪威和捷克斯洛伐克普通消费者的配给量减少到每天1600卡,比利时和法国每天只有1300卡。人们不想饿死,就要到黑市上去想办法。战争结束,粮食供应的困境也未能及时缓解,在194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维也纳的配给量只有800卡,这一年12月,布达佩斯的配给量下降到556卡。罗马的主妇因食品价格高昂发生骚乱,那不勒斯水族馆里的热带鱼都被偷走吃掉。欧洲解放后,许多英美部队来换防,他们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一位英国陆军的通信官,1944年秋抵达意大利,在一处铁路公路交汇点,他再也受不了人们的哀号之声,翻遍自己的口袋,将存粮向人群抛去——

     不加选择地向饥饿的人群抛掷食物,这根本就是个错误。他们马上为列车上抛下来的东西扭打成一团。男人最为粗暴,他们彼此拳打脚踢,就是为了抢到罐头食品;妇女们彼此抢夺食物,塞到孩子手中,而孩子们随时都会被粗暴的人们踩在脚下。

    

     1943年10月,英军某战地保障部队的诺曼·刘易斯进入那不勒斯的一处广场,他看到士兵们领取定量的罐头后都会进入市政大楼,那里靠墙站着一排女子,每个女子身边都放着一小堆罐头,只要放上一个罐头,士兵就可以选定一个女子,在大庭广众之中行苟且之事。刘易斯记载,一名酒醉的士兵,在同伴的怂恿下,在一女子身边放下罐头,脱了衣服,压在女子身上,动了几下草草收场。他想尽快了结此事。他也许觉得自己被送上了军事法庭,而不是享受男欢女爱。

     《每日快报》战地记者艾伦·穆尔黑德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他看见女子和孩子为了争抢士兵抛下的食糖而彼此殴打,皮条客兜售10岁的雏妓——

     在我看来,人类种种肮脏污秽的行为,都比不上我在那不勒斯头几个月里看到的一切。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人类道德的彻底崩溃。人们不再有自尊或者尊严。动物的生存法则压倒一切。食物,就是唯一的追求。给孩子的食物,给自己的食物,不惜以卑躬屈膝、腐化堕落为代价换取的食物。除了食物之外,但求不冻馁,但求不露宿。

    

     梁实秋先生曾经写过一段北平的羊头肉:“我曾痴想北平羊头肉的风味,想了七八年。胜利还乡之后,一个冬夜,听得深巷卖羊头肉小贩的吆喝声,立即从被窝里爬出来,把小贩唤入门洞,我坐在懒椅上看着他于暗淡的油灯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横着刀刃片羊脸子,片得飞薄,撒上一层椒盐。我托着一盘羊头肉,重复钻进被窝,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头肉放进嘴里,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睡乡,十分满足地解了馋瘾。老实讲,滋味虽好,总不及在痴想时所想的香。”

     美食文字总有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上天的眷顾。可是,从一个更宏大的角度看,我们也像一条条虫子,能吃饱,能吃好,需要付出千百年的努力。

     我想推荐的第一本书,是一本人类学经典,叫《甜与权力》。

    

     《甜与权力》(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

     作者西敏司说,对一个新生的婴儿来说,没有什么能比表达出饥饿感以及果腹之后的满足感,能更快地建立起与周遭世界的联系了。这本书考察糖在英国的消费历史,17世纪50年代,糖开始变得普及,到20世纪初,糖成为每一个英国工人家庭的日常食物。作者考证了茶、果酱、饼干、蛋糕及甜品,他说:“既然糖被用来满足一种特殊的欲望,人们就需要懂得是什么使这种需求成为需求,这种需求在什么条件下增加,如何增加以及为什么增加。”几百年前,糖是奢侈品,国王和贵族阶层才能享用,后来商人也开始吃糖,糖在宴会及餐食中的角色变得重要,以至于西餐都以一道甜品结束。《甜与权力》讲的就是这个过程。考查英国的老菜谱会发现,有一阵子,英国人吃牡蛎都要加糖,炖猪肉烧鸡肉都要加糖。

     我想推荐的第二本书,题目叫《马铃薯》,副标题是“改变历史的贫民美馔”。作者拉里·祖克曼。

    

     祖克曼说,西方社会曾轻视、嘲笑马铃薯,今天仍使用“沙发土豆”或者“土豆脑袋”这样的贬义词,这本书的焦点放在1770至1994年之间,描述马铃薯块茎如何在人类的偏见下生长。这本书从安第斯山脉讲起,讲到爱尔兰大饥荒,也讲到炸鱼薯条,由马铃薯的故事,挖掘出婚姻习俗、对待贫穷的态度、死亡率及土地政策等人类生活的真实面目。欧洲知识分子曾认为,马铃薯只适合给禽兽或生活习性类似的人食用,启蒙运动中的狄德罗就持此观念,在他的《百科全书》中便记载,有些农民以这种淡而无味、由淀粉构成的块茎为食,虽然马铃薯产量丰富,但它实在不是一种令人愉快的食物。马铃薯会引起肠内胀气,但对劳工或农民并不构成困扰,因为他们结实的身体比那些优雅细致的人更能承受不适。

     我想推荐的第三本书,叫《铁泪图》,副标题是“19世纪中国对于饥馑的文化反应”,收入“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丛书中,作者艾志瑞,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博士。

     这本书写的是丁戊奇荒——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四年(1878)间一场罕见的旱灾。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之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这场饥荒波及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铁泪图》是呈现丁戊奇荒全貌的专著,讨论范围包括创伤与记忆、民间传说、仓储及粮食运输路线、晚清山西的阶级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北京派系斗争、报纸对灾难的报道、江南的赈灾传统等等。中国历史饥荒频繁,灾荒已经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在这本书的尾声中,作者艾志瑞来到平遥,观看了一出展现当年饥荒场景的戏剧。她说,那出戏的目的是娱乐而非警示,以笑声和掌声结束,而不是泪水,大众饥饿的幽灵已经隐退到历史中去。

     推荐书目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2010;

     《马铃薯:改变世界的平民美馔》,台湾蓝鲸出版公司版;

     《铁泪图:19世纪中国对于饥馑的文化反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今日专题:【夏日阅读 | 美食书】

     1. 夏日阅读 | 苗炜 :饥饿间奏曲

     2. 文人美食书背后的食家性情

     3. 小宽:一份可以食用的美味书单

     返回“三联生活周刊”公众账号(lifeweek),可阅读其他文章。

     ⊙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总第847期,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性审判史 | 韩剧 | 张充和 | 丝绸之路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