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旅行|如何在罗马寻找古罗马
2015/10/22 三联生活周刊

     罗马不只有斗兽场和万神殿。当我在罗马城寻觅那个逝去的帝国时,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并非是最著名的景点。熙熙攘攘的游客和蜂拥而至的自拍神器小贩,令两千年的时光生生横亘在我和古罗马之间。而有些地方则在不经意之间向我打开了穿越时光的那扇门。

     - 1 -

     漫步台伯河

    

     圣天使桥(Ponte Sant’Angelo)

     为了去古罗马港口遗址奥斯蒂亚,我在顺着台伯河走了两公里去车站坐车。那个早上大雨滂沱。湍急的台伯河水在河谷巨石上激起白色浪花,连同陡峭河岸上芜杂的植被,一种格外苍劲的古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我甚至毫不怀疑,我和古罗马人看到了同样的景致。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台伯河就没有罗马城。台伯河上的桥梁都很有故事。其中连接着梵蒂冈的圣天使桥(Ponte Sant’Angelo)是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现在桥上17世纪贝尔尼尼领衔的9位艺术大师贡献的10尊真人大小、精美绝伦的天使雕像。比雕塑更令人惊叹的,是它已经为罗马服务了近1900年。罗马皇帝哈德良修建了它,用以通向自己陵墓——也就是如今的圣天使堡。

     圣天使桥的下游有一座西斯托桥(Ponte Sisto)。它是罗马教廷为应对罗马复兴带来的交通压力和汹涌而至的朝圣者,在15世纪时主持修建的。但它使用的是古罗马奥里利乌斯桥遗留的桥基。

     顺着台伯河一直往下游走,在圣保罗门(Porta San Paolo)车站与河道之间,有一个高34米,周长1公里的泰斯塔西奥山(Monte Testaccio)。小山头完全不是什么名胜,但却异常有趣。古罗马时期,台伯河在这里有一个码头。装着葡萄酒和橄榄油的细颈双耳瓦罐从地中海各地漂洋过海运到台伯河口,再由小型驳船顺台伯河送入罗马城。所有瓦罐在码头上倒空,酒和油储存在一个个巨大的仓库内,大部分空瓦罐直接扔掉。泰斯塔西奥山就是五千三百万个瓦罐的碎片堆出来的。它们曾经装运过 6 亿公升的液体。

     - 2 -

     罗马国家博物馆马克西莫浴场宫分馆

    

     罗马国家博物馆的马克西莫浴场宫分馆,陈列着古罗马收藏的希腊雕塑及罗马复制品

     罗马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某本旅行指南形容马西莫浴场宫是“被低估”的,我觉得很恰当。和罗马其他博物馆不同,它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介绍罗马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而且相比其他的一些博物馆,它对展品的介绍非常细致。在展示罗马雕塑的部分,你能看到罗马人如何热衷于为自己造像,女士的发型发生过什么变化,学习如何分辨一位贵族和一位获得自由民身份的奴隶。罗马人有搜集的古希腊雕塑、制造其罗马复制品的狂热爱好。博物馆有个美得令人怦然心动的展厅展示他们的收藏。

     此外,博物馆花费了大量空间还原古罗马别墅的面貌。奥古斯都妻子莉维娅的普利玛-波尔塔别墅有一个房间被完全搬到这里。房间的四面墙上全部画着花园的景色。还有一些墙壁描绘着立柱、小幅的风俗画、仕女肖像。一个卧室里有男女主人调情的画面。

     同时,马克西莫浴场宫还有大量古罗马马赛克镶嵌画。虽然不是极品,但足以让第一次接触到古罗马镶嵌画的我大为叹服。

     - 3 -

     卡拉卡拉大浴场(Thermae of Caracalla)

    

     卡拉卡拉大浴场(Thermae of Caracalla)

     要想了解古罗马公共建筑的恢弘,斗兽场不是唯一选择。罗马有两座浴场,戴克里先浴场最大,但我认为它后世经过了改建和利用,并不能还原古罗马浴场的韵味。

     卡拉卡拉浴场则完全是一座遗迹。长218米,宽112米的建筑遗址,高达37米的残墙在我走进它的第一时刻就把我震住了。浴场地面上遗留了许多马赛克镶嵌花。健身房是红、绿、白、黄拼接的几何图案。游泳池里是黑白两色的抽象波浪。走道上还有当时最著名的运动员们的镶嵌画像,现在存在梵蒂冈博物馆里。

     在浴场50米长的“标准”泳池边的一块大理石上,有二十来个小坑,罗马人在游累了的时候到这儿来玩桌上游戏。

     一些巨大华丽的科林斯柱头和浮雕装饰板被搁在地上。曾经浴场的主走道及墙壁巨大的壁龛里都放满了雕塑。一尊高3.17米的大力神赫丘力斯像现在存放在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

     考古学家还在探索卡拉卡拉长3公里,3层网架结构的地道。日后有可能对外开放。

     我认为到访卡拉卡拉浴场的最佳时间是在闭馆前的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时间足够参观,游客极少。斜阳会给整个遗迹刷上一层金色。

     通向浴场的卡拉卡拉浴场大道也很美。15、20米高,顶着宽至8米的伞装树冠的意大利五针松蔚为壮观。从斗兽场走过来,在卡拉卡拉浴场大道的西头,有一片长600米宽200米的巨大荒地。那是公元前7世纪修建的马西莫竞技场。直到奥古斯都时代,人们都在这儿举行马车赛。它阶梯式座位可以容纳惊人的18万名观众。

     - 4 -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Musei Capitolini)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一只2米长的大理石脚来自马克森提斯殿一尊君士坦丁大帝的坐像

     罗马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藏品里包括刻画罗马起源传说的母狼铜像。博物馆的庭院里有一尊君士坦丁大帝的坐像的残骸。皇帝留下了一只2.5高的头颅和两只2米长、长着老茧、血管突出的脚。它原本应该在古罗马广场马克森提斯殿西侧的半圆壁龛里。博物馆内厅还有一只1.8高的君士坦丁青铜头像。

     这个博物馆真正打动我的是它的两栋建筑新宫和保守宫之间的地道。我去的时候,它在地道里展出古罗马时期的墓碑。博物馆对碑文做出了详尽的翻译。在那些字里行间,罗马人不再是个抽象的概念了。“我的名字叫马特……我不能否认我只活了5年7个月零22天。在这期间,我享受生活,得到了每个人的爱。事实上,相信我,我有一张小男孩的脸,而不像一个小女孩……当你们为我贡献美酒和祈祷的时候,压在我身上的泥土也就没有那么沉重了。别那么绝望,法维提斯,我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付出比我的父母更多,而且你只爱我一个……”“克雷森斯……22岁……第一次在四马二轮战车比赛中获得胜利……”“格里克尼斯躺在这里。她的名字很美,灵魂更美……她崇尚无拘无束的快乐,用美酒把自己灌醉,天真无邪的歌唱。她喜欢编织花环取悦自己和她深爱的孩子们。……帕布里奥斯写给他的好妻子。”

     - 5 -

     圣克莱门特教堂(Basilica San Clemente)

    

     圣克莱门特教堂(Basilica San Clemente)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在罗马,自己就像行走在“所有房子的屋脊”及“古老的墙垣”之上。12世纪的圣克莱门特小教堂证明了这句话的贴切。从教堂大厅一侧的楼梯走下去,地下一层是一座建于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的晚期的砖混结构教堂。墙壁上还遗留着一些鲜艳的基督教壁画。追随流水的声音,能够到达地下二层。在那儿,有一人宽的狭长走道,神庙的教室和一座密特拉神庙神坛。考古研究说,神庙是由一位罗马贵族的宅邸改建的,很可能废弃于公元64年的罗马大火。

     在这潮湿的密特拉神庙里,我触摸了一处敞开的古罗马水渠中冰冷的流水。那个时候,罗马城市每天需要大约35000万加仑的水,大部分靠全城数11个引水道从几十公里外的山地把清水引入。一位负责水道工程建设的帝国官员曾自豪地说:“我们有这么多不可或缺地引水道结构,供给我们的水道是如此巨大,相比之下,您可以想像,那些呆笨的金字塔和那些无多大用处却非常著名的希拉神庙,会居于什么地位?”

     - 6 -

     图拉真市场(Mercati di Traiano)

    

     图拉真市场(Mercati di Traiano)

     绕到这个巨大的半环形建筑的背后,你就能买张门票进入它。现在这处遗址被开辟一个展览馆。时髦的展品和罗马帝国的购物中心形成了强烈冲突。

     这座市场的建筑非常值得探究。它像一座层层叠叠的迷宫。在修建图拉真广场时,为给广场提供平地,一座山丘的很大一部分被挖掉。为防止留下的峭壁因大雨导致滑坡,图拉真市场被当成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筑师使用了水泥结构。市场高五六层,巧妙地依照山势而建。底层用水泥砖石筑城拱门围绕的铺面,第二层则以开间较小的拱廊面向街道,店铺在拱廊之后,第三层又通到广场外面高地的另一条街。店铺向此街又联结一座两层的商场,即整个商场的第四层、第五层。它宽近20米、高近30米的十字拱顶尚保存完好。正好用做今天博物馆的大厅。拱顶的规模与现代商场不相上下。这个大厅是建筑史现存最早的以十字拱顶建造的大型建筑物。下层开店铺,上层则辟为露天走廊。在那儿,已经熟练使用混凝土砖面设计的人们甚至不再用墙壁来支撑穹顶,取而代之以柱子。这些柱子支撑的穹顶就像一把把伞,使得光能从旁边的露天走廊从四面八方涌入一层。

     图拉真市场是罗马城极少数能让人想像人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它的底层专售蔬菜瓜果和鲜花。第二层卖油、酒,第三层经营香料和进口的高级消费品,包括丝绸。第四五层除店铺外,还设有政府向贫穷市民发放赈济金和食物的机构。第五层的屋顶又辟为水池,用引水道提供的水养鲜鱼,作为鱼市。

     - 7 -

     奥斯蒂亚遗址(Ostia Antica)

    

     奥斯蒂亚遗址(Ostia Antica)

     奥斯蒂亚位于台伯河入海口。从帝国和世界各地海运而来的物资,通过这里进入台伯河航道。 2014年的考古发现证明,奥斯蒂亚的规模比庞贝古城更大。但它仍是个冷僻的旅游景点。高大的五针松遮蔽着砖红色看不到尽头的建筑残迹,最适宜激发发思古幽情了。

     奥斯蒂亚有一座漂亮的浴场。浴场的公共厕所保存完好。门厅地板的黑白镶嵌画上,海神尼普顿由四匹半鱼半马怪兽拉着穿过图画的中央。浴场的北面有一个消防队的营地。那儿有一块13米长9米宽的马赛克画。画面分成若干小块。中间最大的一块有三只海豚代表海洋。它的周围有八名男子像。戴象皮的男子是非洲,埃及有一只鳄鱼,西西里有三条腿,西班牙顶着橄榄冠。再外围,一些抽象图案象征不同的风向。它很可能是克劳狄皇帝新建港口时留下的纪念。

     在可以容纳2500人的典型的罗马半圆形剧场前面,方形的库波拉则尼广场绕了一圈回廊。回廊一共有61家铺面。它们的地面上保存有一些相当完整的镶嵌画。图案都与海洋和进出口贸易相关,包括海豚、鱼、大象、船只、灯塔、面包炉等等。一些残留的名牌显示着铺面主人的身份。它们是贩卖绳索、皮货、木材、谷物和象牙的公司。帝国各港口船务公司的办事处夹杂在它们中间。一块地板马赛克拼出河流与三角洲,很可能代表尼罗河。

     今天罗马城里已经看不到帝国时代的4、5层高的普通民居了。但奥斯蒂亚替它保留了下来:底层通常有宽大的门,门上有相对小一些的方形窗子,用作商铺。往上几层则用于居住。

     此外,奥斯蒂亚有面包房和酒馆小吃店。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恰好临近一栋公寓楼。它的样子很摩登,确切的说,我们酒馆的样子很罗马。它门口地板装饰了黑白马赛克镶嵌。进门就是一个有凹槽的吧台。室内墙上有一副镶嵌画:一只石榴;一只杯子,里面飘着一颗颗鹰嘴豆似的东西;还有一碟子蔬菜,包括一只胡萝卜。

     - 8 -

     君士坦丁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

     斗兽场边的君士坦丁凯旋门最适合作为古罗马之旅的最后一站——它直接反映出了帝国无可挽回的衰落。它的浮雕装饰绝大多数是从帝国初期的建筑上搬过来的。从图拉真广场上搬来的两块表现图拉真出征的浮雕,装在中央拱门的内壁。从哈德良的建筑物上搬来的几块圆形浮雕,摆在门上最显眼的位置。檐壁上的好几块方形浮雕,是从马可·奥理略的纪念碑上搬来的。真正属于君士坦丁时期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两边小拱门上的两幅横浮雕,分别表现皇帝在罗马广场上发表演说和向群众发放救济粮款。图拉真时代浮雕能够生动地展示人物形象,并在很浅的浮雕上展现三维空间感。但在君士坦丁的演说场景中,皇帝能被辨认的唯一原因是他被放在正中央而且是唯一以正面表现脸部的人,构图是简单的一字排开,没有空间和舒展的余地。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有趣内容,见新刊《从长安到罗马:融合之路》: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释永信 | 侯孝贤 | 美食阅读 | 孤独之书 | 天津爆炸 | 下午茶 | 宁泽涛 | 黄渤 | 邪教杀人案 | 一人食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