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恐怖主义独狼的社交网络诞生记
2015/11/16 三联生活周刊

     “独狼”大多为男性,年龄在18-29岁之间,此前毫无战争经验,与叙利亚也毫无瓜葛。他们往往游离于社会边缘,对国家心怀不满、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曾经“面对面交涉长达一年时间训练”的恐怖组织传统,被facebook上几个小时的训练取代。

    

     “打开家门”和“报平安”让全世界在巴黎遭受恐怖袭击之后,第一时间在社交网络上感到了来自人性的温暖。然而ISIS立刻在推特上(而不是自己的网站)称伦敦将是下一个目标,罗马与华盛顿也在劫难逃。我们离不开社交网络,ISIS也一样。

     “我理解为什么科技公司与政府关系不融洽。它们期望能作为中立的信息管道,置身于政治以外或以上……它们或许很反感,但事实上它们已成为恐怖分子和罪犯首选的指挥和控制网络。”英国情报机构国家通信局局长汉尼根认为。“如果私人业界包括垄断互联网的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不愿提供更大的帮助,英国国家通信局及其姐妹机构英国军情五处(MI5)和秘密情报局将无法应对这些挑战。”

    

     一个支持ISIS的推特账号发布的图片

     此次发动巴黎恐怖袭击的极端分子至少有1台PS4游戏机。2013年斯诺登爆料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英国政府通信总部GCHQ多年以来一直在游戏中寻找恐怖分子和相关信息。ISIS发展虽晚,却在短短十年(尤其是近两年)之内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用到极致,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来宣传极端保守的观念,迅猛吸引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加入ISIS。

     美国加州公民麦凯恩的尸体在ISIS与自由军交战中被发现,引发了一个长久以来的问题:“一个英法美男孩怎么背离父母突然消失成为‘战士’的。” “独狼”大多为男性,年龄在18-29岁之间,此前毫无战争经验,与叙利亚也毫无瓜葛。他们往往游离于社会边缘,对国家心怀不满、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曾经“面对面交涉长达一年时间训练”的恐怖组织传统,被facebook上几个小时的训练取代。美国安全局在一份特别报告中列出了恐怖组织都在 facebook上主要干什么。最主要的功能是,散布运作和策略方面的信息,比如炸药配方、武器的保养和使用、射击技术等。其次是联络信息,提供其他恐怖组织的网站链接。三是作为恐怖组织的宣传阵地,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洗脑”。另外还通过数据挖掘对打击目标进行远程侦查。

    

     年轻欧美极端分子为何更爱ISIS而不是“基地”?14年前的“911”对于“独狼们”太过遥远。ISIS抛弃了旧的以利益诱导加入者的方式,转以鼓励西方护照持有者彻底毁掉自己的护照,以此来显示自己破釜沉舟加盟恐怖主义事业的决心。“我们的很多兄弟的支持都是来自视频,想想多少人在看了视频之后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吧。”这句话来自于恐怖分子尤尼斯。军事力量和残暴性成了ISIS自我推广的一部分。“建国”之初的一个重要视频中,“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在半夜敲响警方高级官员的家门,蒙住这名官员的眼睛,在卧室中砍下了这名官员的头。这直接导致伊拉克安全部队失去了斗志、迅速瓦解,接连丢掉摩苏尔和提克里特两大重镇。

     ISIS对网络的发力源自幕后强大的技术支持。巴格达迪在最近发布的一段讲话录音中召唤医生和工程师,协助建设他的“新国家”。据Soufan估算,2011年至今,已经有来自全球81个国家的12000多名外国人加入了叙利亚武装组织,其中2500人来自西方国家。长相英俊的英国籍“圣战”分子阿布·奥斯曼(Abu Uthman)就曾经在ask fm上用@Uthaman的昵称与别人交流。向他示好、求婚的女性数不胜数。他会鼓动这些“追星”女性进入战区,到达叙利亚边境。

    

     后拉登时代,新型的松散的恐怖组织形态,“微恐怖主义”成为新思路。即使核心人物不断被捕,单一作战计划依然不会受影响。他们不再害怕西方政府与情报机构对正统“圣战”论坛的封锁与打压行动,而是更多地通过去中心、扁平化的社交网络与草根支持者们沟通交流。

     在吸引追随者方面,社交网络展示出此前的互联网没有的长处。据Technews报道,ISIS具有很明确的社交媒体策略,会通过至少24种语言传递讯息。ISIS 还有个帐号专门发布可爱猫咪的照片,这些照片中可爱的猫咪和战士、冲锋枪、健身器材一起入境。他们的推文中暴力色彩淡化,涉及更多社会问题,试图与人们可能面临的难题建立更多联系,特别是在阿尔及利亚,另外也善于运用根据谷歌的卫星和街景地图确定攻击计划。这也使警方更加难以追查恐怖分子的行踪及采取预防措施。哈马斯就上线了自己的视频分享网站 AqsaTube,与youtube的页面和标识社交完全一样。

     目前 90% 的互联网恐怖活动是利用社交网络工具进行的。与那些往半岛电视台寄录像带的旧恐怖分子有天壤之别。扎卡维发表在社交网络上的演说,已经有唯一的官方性质。社交网络不但作为虚拟防火墙为这些恐怖分子提供了为自己行为辩护的场所,而且还让“粉丝”与这些恐怖活动代言人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已经被社交网络改变。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麦凯恩

     ISIS利用了这一潮流,比其他恐怖组织更快更好的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宣传,树立了“品牌”。并不仅仅满足于在推特、脸书上发布消息,他们研发了自己的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APP)——“黎明”。这个手机应用程序由ISIS推出尽管后来被封,但旨在“为高端客户群服务,让他们能够实时掌握圣战的最新消息”。互联网发展改变了极端组织“被动”的局面。通过社交网络,“伊斯兰国”能够与支持者直接互动,接受留言和转发,扩大传播范围并提升速度,甚至直接在全球范围内招募追随者。大量自媒体追求速度和不加辨识,使很多恐怖主义相关的信息媲美路透社的发布形式。

     恐怖组织和个人的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本土化”也随着社交网络发展越来越行之有效。“如果恐怖分子失去社交媒体后,将面对无法生存无法招人。”越来越多民众在社交媒体上习惯于建立自己的虚拟身份。通过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社交网络的交流是轻松、即时迅速并且私密的。“独狼”行动强调的是单人也可以实施大规模屠杀的武器行凶。

    

     被ISIS黑掉的网站截图

     越来越酷的新社交媒体正在不断涌现。ISIS 除了利用推特和脸书,还用诸如在线文本编辑平台JustPaste这些工具来总结自己的战斗情况、通过在线音频分享平台SoundCloud公布音频报告,并通Instagram和WhatsApp这些社交应用来发布图片和视频内容。Whatsapp2014年底增加了端对端加密,私密社交成了双刃剑。

     高技术手段,网络本身的匿名性、交互性以及遍及全球的特点,正符合“化整为零”新思路的要求。ISIS不仅仅可以通过24种语言进行广播,除了斩首等视频,还有大量社会生活推送,尤其宣传战争的影片从火爆场面到特技堪比大制作电影。组织成员不再完全诞生自贫困,一些掌握先进技术出身富裕的人也加入了。没有标度特征,也没有小世界性,网络既不规则也不随机,至今也没有研究结论,给恐怖组织构建网络以及网络特性做一个归纳总结。

    

     曾经针对阿拉伯语等语种的反恐监测失效,但同时内部增长出的声音也在产生巨大影响力。别忘了去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被授予了来自巴基斯坦的17岁女孩“博主”马拉拉。马拉拉由于在BBC开设的乌尔都语网站上撰写博客评判塔利班歧视妇女、剥夺当地女孩子上学权利的文章而受到世人关注。塔利班为了报复马拉拉,在2012年10月9日马拉拉上学的路上袭击了她,几乎夺去了她的生命。幸运的是,马拉拉得到了及时的救治。2013年7月12日,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马拉拉日”。马拉拉在联合国发表演讲呼吁世界各国关注巴基斯坦女孩的教育问题。可以看到,社交网络正在成为战区人民发表自己意见的重要平台。来自伊拉克的Twitter用户发送了大量的求助信息要求美国对盘踞在伊拉克的ISIS恐怖分子进行军事打击。

     执法机构或情报机构想要监督社交媒体非常困难。为什么CIA没有封杀那些网站呢?回顾FBI上世纪40年代以来收集情报的主要渠道就是敌对势力的报纸杂志。联邦调查局一直在收集和翻译这些危险网站。除了侦测情报,确定哪些极端组织的网站是“最重要”一直是美国政府的难解之题。这些网站信息,视频下面更新的圣战士兵回复可能是一条重要的情报链。2012年基地组织的顶级论坛Shamukh al-Islam 被关闭,恐怖组织开始加速对他们的网络活动模式进行调整——将“圣战”宣传从Web论坛向社交媒体迁移。

    

     卡梅伦一直声称情报机构必须拦截恐怖分子的信息,但这个观点也同时触动了欧美国人的敏感神经,斯诺登事件影响如此之大,在寻找隐私和安全的平衡当中依然不易。另一层更大的矛盾是政府与资本市场的互相制衡。民权人士一直反对利用《查理周刊》事件扩大政府监视权的企图。欧洲和美国,有关互联网公司和电信运营商是否应该完全配合情报机构工作的争论甚嚣尘上。

     一直紧跟互联网潮流的恐怖组织从来没有改变其招兵买马、争取资金和“发布指导信息”的宗旨。无论恐怖分子的行为宗旨是何等的中世纪,善于运用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已经使恐怖组织的蔓延速度广度和行动准确性大为提升。独狼们的“分享”和“炫耀”,取代了曾经加密的互联网恐怖活动。不算社交媒体,极端组织的网站已经过万,除了斩首等视频,还有大量社会生活推送,尤其宣传战争的影片从火爆场面到特技堪比大制作电影。

    

     深受困扰的推特和Youtube已经实践过第一种方法。它们曾试图清除相关用户和内容,或是把他们驱赶到相对较为封闭的小众网络平台上去,可惜收效甚微。因为想要完全清除或者驱赶极端团体,不光费时费力,法律上也存在一定障碍。每一次官方恐怖组织账号被封只会引来更多草根圣战支持者的讽刺。互联网虽然是被称为海陆空天以外的军事上的“第五空间”,可是实际上这又与互联网精神相悖。两难还在继续。

     “曾经我们认为恐怖分子居住在遥远的大沙漠或深山,但现在数据显示更多来自北非、西欧和‘大叙利亚’地区。”反恐专家Evan Kohlmann说。新美国基金会的研究显示,通过网站和聊天室传播理念多年后,极端组织找到了“网络圣战”的新阵地。安全智囊机构Soufan研究发现,今年5月的某一天内,全球国际问题专家和外交家就叙利亚问题共发出10700条相关推特,只得到173条回复;而叙利亚的“战士”们共发出308条推特,却得到了惊人的11609条回复。旧时认为恐怖分子不愿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也不具备新知识新技能的猜测彻底破除,“核心成员内部有极强的技术骨干”使恐怖主义进化入社交网络时代。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节选自新刊“巴黎在燃烧:恐怖主义进入3.0时代”封面故事。本期新刊将于周三上市,敬请期待!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