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人道的中心
2015/11/16 三联生活周刊

     牛津大学政治学研究员苏迪尔·哈扎吉萨在《法国人如何思考》一书中概括了法国人偏爱的思维模式和迷恋的风格。他在书中说,法国人有着独特的对清晰性的爱好,法国人还有一种漫不经心的风格,用哲学家孟德斯鸠的话来说:“要用严肃的态度去做一些琐碎的事情,以欢乐的心情去完成严肃的任务。”

    

     苏迪尔·哈扎吉萨著作《法国人如何思考》

     在哈扎吉萨看来,法国人之所以有共同的思想风格,部分是因为法国的主要知识实体、主要的教育机构、出版社都集中在巴黎。这种文化的集中导致法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风格上的统一性。他写道:“巴黎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知性上的沸腾。”他跟孔德一样,认为巴黎是人道的中心,因为在那里哲学精神比其他地方更加发达。剧作家梅西埃说,巴黎是现代创造力的堡垒,全是级的人都认为它是宇宙中最令人感到诧异的城市。

     政治学家安德烈·西格弗里德在给一本关于法国精神的价值的书作序时写道:“舞台上缺少法国的话,就会失去一种理解问题的方式:一切都将变得商业化、行政化、实用化,没有它欧洲就不再是它自己,西方世界也不再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不管它走到哪里,法国都会引入清晰、智识上的轻松、好奇,以及一种微妙、必需的智慧形式。”

     美国小说家道格拉斯·肯尼迪说:“对法国的一大误解是,认为它是一种非常浪漫主义的文化。其实法国人的心理往往是高度理性主义的、笛卡尔式的倾向,他们在道德问题上有一种理性的灵活。比如大仲马说,‘婚姻的锁链太重了,以致需要两个人来承担,有时还要三个。’我相信法国例外论,尤其是在高级物质主义、单一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相对于英美而言,在法国,纯粹的思想和文学仍然有着重要的位置。”

    

     法国小说家加缪在巴黎,摄于1957年

     法国人还有一种叛逆、莽撞的倾向,历史学家拉维斯指出:“我们天生不会驯服、恭敬。”另一位历史学家米什莱认为好辩是法国受过教育的阶层的特性:“我们闲谈、争吵,我们用说话来耗费我们的精力;我们说狠话,在最小的话题上也会吵得怒气冲天。”

     最重要的是,法国人思维的风格以热爱普遍概念而闻名于世。批评家艾米尔·蒙泰居说:“再也没有哪个民族中抽象概念扮演如此重大的角色,他们的历史充满了惊人的哲学倾向,人们对事实毫无觉察,但是对抽象的东西充满着高度的渴望。”

     法国人还喜欢围绕君主制、理性、公意、无产阶级、民族等形而上学概念辩论良好的生活。同样普遍的是法国人对整体主义的激情,任何问题都从整体考虑,而不是看它们的偶然表现。法国人的思想风格还能赋予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以理论、存在主义的特征,无论是谈话、衣着还是饮食、庆祝仪式。

     法国盛产乌托邦式的想象,法国人喜欢投入到学术性很强的意识形态争论中。法国人热烈地拥抱蒙田的格言:“没有比人人都同意的谈话更无聊的谈话了。”

     法国人还认为,他们有义务不仅为自己思考,还有义务为世界上的其他人思考。法国历史学家拉维斯曾经说,罗马人的任务是征服世界,德国人的天职是利用一切德国的力量,法国人则要代表人性的事业。所以法国当代的各种政治信条都有一种救世主色彩。法国大革命为这些救世理想提供了强大的、持续的鼓舞。现代法国政治文化的所有重要概念——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民众自治、爱国主义、公众利益、左翼右翼之分——都是在1789年的事件之后首次成为主流的。法国人习惯于围绕一些反复出现的主题组织他们的公共辩论:开放与封闭、静止与变化、自由和决定论、统一和多样、文明和野蛮、进步和衰退。

    

     夜色中的巴黎圣母院

     法国人喜欢悖论,由于这一特点,法国给了我们充满激情的理性主义者、保守的革命派(以及革命的传统派)、暴力的温和派、世俗的传教士、超越世俗的唯物主义者、旁观的介入、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者、集体主义思维的个人主义者,以及由于法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坏运气,还出现了光荣的失败。

     法国人之所以喜欢提出新思想,原因之一是强调思想的玄思性。法国人的知识建构是玄思的,它们通常不是以经验现实为基础的。这表现在法国人喜欢演绎方法,从一般的、抽象的命题开始,得出特殊的结论。

     喜欢归纳的英美人往往认为法国人的思维模式会带来华而不实的、琐碎的结果。演绎推理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谬误:所有的鸟都有喙;这种动物有喙,所以它是一只鸟。牛津大学的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格里·柯亨就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为什么在法国胡扯很兴盛》,描绘了这种法国人易犯的错误。法国人崇拜独特性,这导致法国有246种奶酪。但哈扎吉萨确信,法国人有一种集体的心灵框架。他说,法国思想在过去400年间表现出了五种特性。一是它的历史性,法国思想具有历史上的连续性,而且把过去作为合理性的来源。二是法国思想迷恋自己的国家和集体自我。第三,法国思想非常激烈,思想不仅很重要,而且值得为之献身。第四,认为把特定形式的知识传播给大众是知识活动不可或缺的特征。第五,法国思想的突出特点是秩序和想象之间的相互影响,或者说,是笛卡儿冷漠的直线性和卢梭不受拘束的扩张之间的相互影响。

     法国智识生活的一个特征是它的组织以特定的社交模式为核心。这种现象经典的例子就是沙龙,私人的文化集会,其目的是娱乐、交换思想、推广礼仪和礼貌的价值。这类集会从17世纪之后在法国上流社会开始繁荣起来,促进了哲学和艺术思想的传播,打破了社会隔阂,提高了女性的地位。沙龙往往是先锋思想和社会习俗形成的地方,是女性能够参与哲学辩论的地方。沙龙最重要的文化功能是拒绝被学科界限束缚。小说家夏尔·诺迪埃(Charles Nodier)1824至1834年间组织的沙龙充分显示了兼容并蓄的特性。他著名的周日沙龙给参与者留下了不可消除的印记,不只是因为他的魅力和风趣,还因为他能够跨越各种主题和年代。他的沙龙吸引了保守派,也吸引了革命派和乌托邦主义的空想家。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