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录 | 绅士与家宅
2015/12/13 三联生活周刊

他们修葺花园,以期将自然据为己有;他们收藏画作,以期将艺术据为己有;他们四方游历,以期将空间据为己有;他们写下“人生大事记”,以期将时间据为己有。
英国人将“家”这个英文单词及其背负的社会意义传播到了法国,依靠的是旅游者、纨绔子弟、流放者、商人、传道者和另一样岛国名产—— 家庭女教师。作为日常生活舞台的房子,也变得人格化了起来。

走进一个人的家,我们可以判断,这究竟是一个波希米亚主义者,还是一个本分的老派绅士。生活史学家这样解释其中道理:“住宅既是政治实体,也是道德实体”。
“绅士”一词,原指“田产所有者”。几百年间,范围不断扩大、变化,逐渐成为品质风范的代名词,不再专指血统或家系。在十八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培养了新的家庭观念,也发展了更私人的社会生活风格,城堡变成了乡间别墅,洋溢着家的欢乐。
一个完美的绅士,必然拥有一个与之匹配的完美宅子。比方说,在奥斯汀的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宅子:诺桑觉寺、诺兰庄园、曼斯菲尔德庄园……它们令人难以忘怀, 就像是主人的另一张脸。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些房子空间明显大于一个正常家庭该有的正常尺寸,它们应该属于一个学校,或一个机构。然而,在那个以繁荣、奢侈和品味著称的时代里,地主们对于装修房屋充满热情。
保守的人固守着祖上传下来的都铎式或雅各宾式大房子,而时髦份子则倾向于更为现代的房屋。新建的房屋几乎都是帕拉第奥式的,这是是一种风格源自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得名自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建筑师Andrea Palladio。

威尼斯圣乔治·马焦雷教堂是典型的帕拉迪奥式建筑
实际上,这些造型现代的建筑并不是那么适宜岛国的居住环境。英格兰缺乏意大利的强烈光照和高温,常年多雨,在凄风苦雨的日子里,这些大宅子显得阴冷潮湿、鬼气森森。可这并不影响此种建筑在英国的流行。它们自有其独特魅力——结构对称、视野开阔,便于主人俯瞰其宽敞的花园和田地,这让他们感觉有如巡视疆土的国王。
较之帕拉第奥式更新式的建筑也在此时出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是罗伯特·亚当,他抛弃了帕拉第奥固有的规定,融入更多风格,并将室内装饰和家具陈列一并纳入设计范围。从其拥有者的身份来看,能负担得起这样新式建筑的,应该也只能是大富之家。

罗伯特·亚当设计的霍普顿宫
乡村住宅相对而言规模较小,也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各种设施必须一应俱全。比如说,房子里应该有宽敞的门廊、开放的沙龙室、配有休息室的餐厅,同时还应该有音乐室和图书室。
男人的高贵在于工作——绅士们将之奉为真理。因此,男人该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大厅有一条装饰优雅的楼梯,直接通向二楼的主卧室。与此同时,还配备专门的房间,专供夏天或冬天使用。在讲究体面的人家里,一间装潢华丽的陈列室是必不可少的,用以展示主人的财富和家门的荣光。


霍普顿宫内室
这些气派的房间,实际大而无当——过大的空间造成了回声、难以照明和取暖不均等等问题。对于这些华而不实物什的缺陷,房屋的所有者心知肚明。为了生活得更舒适,他们往往另辟小房间、进行日常起居,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会在那批“面子工程”上减缩开支。
十九世纪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写道:“每个英国人都强烈渴望拥有一套完整的房子,因为这意味着他家庭周围的圈子以及这个圈子的中心有一个完全属于他、可以悲伤、欢乐和沉思的场所。”
一座房屋就像是一个私人的王国。人们对外部世界“占为己有”的欲望,折射在他们对于这个私人王国的打点上:他们修葺花园,培植草木,希望将自然据为己有;他们收藏画作和雕塑、举办私人音乐会,希望将艺术据为己有;他们四方游历、收集世界各地的纪念品,希望将空间据为己有;他们珍藏家族照片、写下在他人看来不足挂齿的“人生大事记”,希望将时间据为己有。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