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2015年度生活方式
2015/12/23 三联生活周刊

    

     即将过去的2015年,我们身处在一个宏大的时代潮流中。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融合与颠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013和2014年,我们的“年度生活方式”封面陆续关注过微信车队、众筹、创客、海淘、微商,见证了这股潮流的愈演愈烈。回顾2015年,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如果说以互联网为主题的财富追逐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在这场技术和经济模式的革命中,我们只是被动的个体吗?手机上越来越庞杂的APP、微信上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微博上越来越长的关注名单,在它们背后,除了物质,我们是否在构筑新的精神世界?

     从小在透明磁带盒里养昆虫的张辰亮从2011年起管理《博物》杂志的官方微博,向网友们介绍物种知识。2015年,“博物君”成为微博世界里响当当的人物。此刻,他有近220万“粉丝”,每天处理几千条“粉丝”提问。《博物》杂志的月发行量从前几年的几万册,变成了现在的20万册。12月初,张辰亮到一所中学做讲座,与以往的经验不同,他第一次发现好多孩子都知道他。

    

     羞涩的张辰亮,就是微博上坐拥220万“粉丝”的博物君(黄宇摄)

     “博物君”走红的背后,是一个日益庞大的渴望理解与亲近自然的人群。62岁的胡琼玫的生活计划,是每季度一次远途观鸟,每年两次出国观鸟。她在豫鄂交界的董寨寻觅白冠长尾雉,看到蓝喉蜂虎的雄鸟向雌鸟献殷勤。12月雪后的北京灵山,山顶风口一只悬停的隼,瞬间抓住一只小雀飞过她的头顶。果壳网主笔虞骏今年做了一个叫“夜空中国”的网站,每天更新一张全国各地的人们拍摄的星空照片。12月14日,在河北兴隆国家天文台观测站,他在流星雨里按下快门:上百颗流星从辐射点激射而出,最亮的那颗火流星,甚至瞬间照亮了大地。为北京中小学生做自然植物课外辅导的明冠华记得早春郊区的独根草,秋天密云水库的芦苇。在她眼中,每天上班步行去地铁的两公里也有纷繁世界:火车铁路桥上的爬山虎什么时候攀援生长,在什么温度下变红;夏天结小红花的构树附近会有小鸟的粪便,包裹着没有被消化掉的种子。这些敏锐观察自然的人们都在实践一种“博物学家式的生活”。

    

     12月14日晚,观星爱好者们在北京门头沟斋堂镇灵岳寺山顶拍摄一年一度的双子座流星雨(于楚众摄)

     “博物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复兴恰如历史的轮回。18世纪的欧洲,理性主导一切,科学与技术被视为把握世界的唯一方式。狄德罗宣称:“倘会思考的人类消失,地球将一片荒凉。”康德倡言:“人为自然立法。”但在英格兰小村庄塞耳彭,圣职牧师吉尔伯特·怀特与基督教和人类中心主义都保持着审慎的距离:基督教使人们只知虔信上帝,不知敬畏大地;人类中心主义一味引导人探索与征服,开启了掠夺自然的死亡之门。怀特一辈子“在平静和安宁中度过,除了四时的衰荣,再无任何变化”。他观察家乡塞耳彭的气候、地质、鸟类、物候、人口和生态,将小村庄湿漉漉的阳光、丛生的雏菊与竺葵、常春藤缠绕的果园和干草车碾出的条条辙道都写进给朋友的信笺里。这些信笺汇集成了《塞耳彭自然史》。

     19世纪,随着工业文明弊端的渐次显现,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王国开始倾颓。在直面社会矛盾的同时,人们也重新开始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备受同代人冷落的《塞耳彭自然史》开始成为英语世界印刷频率最高的图书之一。吉尔伯特·怀特被尊为英国近代生态学的鼻祖,被达尔文、斯宾塞和赫胥黎等巨人视作先驱。

    

     观鸟达人胡琼玫在尼泊尔奇达旺野生动物保护区

     我们所处的时代具有同样的特征。技术的不断进步、财富的快速积累都无法消弭现代社会的困境。生态环境的恶化则令所有人无处遁逃。当胡琼玫参加环志中心的培训,为鸟带上记录迁徙路径的环志,当虞骏为将大部分雾霾踩在脚下,登上北京周边1500米以上的山峰,吉尔伯特·怀特所秉持的田园主义价值观重新焕发出光彩。

     我们的身边,并非只有博物学的爱好者在回归自然。“人类花了几千年时间才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却只生活在地球20%的面积上。当你开始潜水,才有了机会,去看到那未曾接触的80%的世界。”也就是最近的一两年工夫,我的社交圈里,拥有开放水域(OW)及以上级别潜水证书的朋友就已经达到两位数。在泰国涛岛这个全球最大的PADI潜水证书发放地,提供中文教学的潜水学校越来越多。包洪玮还记得,初学潜水时,海洋呈现出的深邃宇宙让他“头皮发麻”。他干脆辞去了国内通讯公司的工作,成为专职潜水教练。能完成100米深潜的尤泠说,当她回想起吨位庞大的鲸在身边跳来跳去,海豚在水里围着她逗她玩,南非沙丁鱼大迁徙时,鲨鱼、海豚、飞鸟、鲸分食沙丁鱼如同黑帮片里群枪混战,所有失意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在帕劳群岛,尤泠与海豚共潜,是一次美好的邂逅(尹伟摄)

     在河北崇礼的滑雪场,踏着单板的张霙从“一览众山小”的山顶驰骋而下。她沉迷于每天在滑雪中偶遇的那些城市里无法看到或不会留意的景色:“比如雾凇,再比如说前几天山顶看到的晚霞,太阳罕见的光晕,或者只是一片云、一道阳光照射在一棵树上。”已经是国内业余滑雪顶尖选手的白小暖醉心于在铺满厚厚雪毯的大山里驾驭粉雪的感受。雪板劈开雪面像船头一样乘风破浪:“是你与自然之间的那种关系,就好像在山里起舞一样。你滑过的地方越多,越能体会到这种强烈的乐趣。你与山、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如何被吸引,如何攻克它。”

    

     12月10日,张霙(左)在张家口崇礼滑雪场山顶。因喜爱这种“面条雪”的滑行感觉,她每天都最早上山(于楚众摄)

     “岩石、泥土、海洋、星辰用宇宙间万种的语言诉说着它们的故事,它们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情感、精神、思想和肉体之中。”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接近大卫·雷·格里芬在《后现代精神》一书中的预言。现代文明所产生的“祛魅”意识,把自然内在所具有的生命活力与生命价值去掉,将自然理解为无生命的物质材料与物质对象。后现代文化所产生的自然的“返魅”意识,便是把自然所天然具有的生命意义重新赋予自然,使自然重新成为人的精神对象而含有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价值。“后现代人世界中将拥有一种家园感,他们把其他物种看成是具有自身的经验、价值和目的的存在,并能感受到他们同这些物种的亲情关系。”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互联网诞生的30年里,人们总在担心,一个虚拟的世界将使作为个体的人越来越孤独。麻省理工大学社会心理专家雪莉·图克尔(Sherry Turkle)2012年在TED演讲时说,我们口袋中那些轻巧的电子设备带来了三种让人兴奋的错觉: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总会有人倾听我们,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雪莉·图克尔认为,这些错觉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令我们失去面对面交流、与他人产生共鸣的能力。“我们被虚拟的爱情吸引,被电脑游戏营造的奇幻世界吸引,也被‘机器人将会变成我们最好的伴侣’的想法所吸引。”

     在2015年,共享经济中一些新的实践似乎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认知盈余》作者克莱·舍基(Clay Shirky)认为:“当人们在思考移动连接的时候,更多是关注技术、设备,而不是连接人。事实上,每次有一个新设备出现的时候,人们就能自由地去做一些新的事情,但本质上,他们真正想做的是和其他的人相连接。”

    

     师北宸(右)在和约见的学员聊写作(王之涟摄)

     今年3月,一款“花钱找人陪唠嗑”的APP“在行”上线。在“在行”上,你能找到门类各异的话题和行家,最受欢迎的有两类,一类与职场和创业相关,另一类是生活型话题,教你化妆做发型、如何整理收纳、怎样说话、制定你的合理膳食结构。师北宸在“在行”挂出2999元4次写作培训课,刚一上线,一个小时内就收到三个学员的约见请求:一个创业者,一个公关公司的总监,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师北宸来说,这不仅是一笔收入,和学员聊写作,也成了他了解读者反馈的一个新窗口:“以前有些人你一辈子也无法了解,现在通过‘在行’你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探索哪些话题是可以持续做下去的,比如长期的写作私教课是否可行,未来我是不是还可以靠写作来生存。”

     尽管“在行”的创立者姬十三并不将社交视作“在行”的功能,但它在同类APP中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面对面聊天所能够承载的内容更为丰富,从一个人的衣着、动作、表情之中,你捕捉到一个立体的人。这些都远非纯联网和文字能够媲美。

    

     饭局主人苏占(王之涟摄)

     越来越多的人在通过网络来寻找这种与真实人进行的真实沟通。苏占在“有饭”上注册成为饭局主人时,他觉得2015年对于他个人来说是个糟糕的年份。他没有遇到什么不顺利,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同龄的朋友们大多结婚生子,苏占还不向往那种状态,可眼看着10年前一起玩儿的朋友离开北京的、忙于家庭的,又觉得孤单。对于苏占来说,饭局是一个迅速打开自己的机会。一场互联网饭局,人成了主角,甚至好不好吃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吃”作为一个最正当的理由,把相似趣味、相似阶层的人们聚在了一个饭桌前。

     德国社交网络研究学者格罗斯·德特斯(Grosse Fenne Deters)提出:“我知道很多人担忧网络社交会使人孤独,他们害怕网络交往会成为现实社交的替代品。但更多研究认为,这种担心是不正确的,科技只是工具,会带来什么结果完全取决于人怎么用它。很有可能是,人因为孤独了,才跑去网络上找人交流。”

     某网络社交软件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媒体的标题是《它为中国人的孤独感估了32亿美元》。事实上,中国已经和正在经历一场走向“孤独”的社会变迁。人口迁徙、跨城工作、多代家庭减少、城市化发展等都促使独居人数翻倍。本世纪头10年,中国单人家庭增加了一倍。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3年单人家庭占总的家庭数的14.6%。我国30岁以下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好,就越有可能选择独居。在全国“一人户”占比最高的上海市,每四户里就有一个一人户。在北京,有五分之一的家庭仅一个人住。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平均结婚年龄正在上升,离婚率也在增加,导致更多的人一个人生活。与之相伴而生的现象是:独自旅行已经十分普及,自拍杆风靡一时;房地产商推出15平方米“超小型蜗居”户型;不少家电用品也渐渐抛开了传统的“家庭”概念,主打“一个人”的路线。我打开某电商的图书网页,发现主打“一个人”主题的图书列出了20页。

     一个注定“孤独”的时代,互联网不再是社交的障碍,而成为在有限的人际交往圈之外寻找志同道合者的最佳工具。

    

     手工达人ZZ(右)和她的朋友闫静在她们的新工作室(于楚众摄)

     女孩ZZ是一名编织控。2010年,ZZ开通了微博,向外展示她的手工作品。几年来微博“真爱粉”已经上万。从线上同好发展到线下好友是ZZ和她的朋友圈的典型相识模式。从今年初开始,ZZ找到烘培达人暖暖的下午茶工作室,在这里开办沙龙。30多场手工沙龙,场场爆满。她为参加沙龙的朋友们讲解每一个编织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她说:“有时候,在制作的氛围里八卦这些文化背景,只消讲几句,就能引起大家的讨论,这种时候我会格外觉得自己像一个举办宴会的主人。”

     机车达人刘庚通过自己创办的机车论坛威风堂召集线下活动。车队一行人在骑行沿途停下来休息或者加油,都会吸引汽车司机的眼球,大家围上来和他们聊天。这种状态让车队的每一名成员都拥有归属感。“列队骑行和自己一个人骑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会使大家体会荣誉和自我价值。”

    

     家居图片分享平台“好好住”创始人冯骕(于楚众摄)

     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所有这一切探索的前提,是我们越来越清晰的自我认知。今年,我的所有女同事几乎都关注了一个以家居设计分享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好好住”。创始人冯骕受母亲之托装修家里的房子。设计师的提案让他莫名其妙:“他上来就跟我大侃五花八门的家居流行趋势,这个最流行啦,那个别人家做得最多啦。明明是装修我家,为什么要一直强调别人家做得多?”一次出于直觉的质疑,让冯骕跨入了家居改造的世界。

     从去年8月创办到今年8月,“好好住”一年内吸引了35万“粉丝”。现代社会的工业化促成了规模经济。生产方式标准化、集约化催生了时髦与潮流,逐渐使社会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逐渐统一。而个人价值探索与个体意识崛起则促成了个人审美情趣的回归。我们的家,正是自我价值与个人意识的集大成之处。“别人一进你家门,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生活是什么样,不用说,就都摆在那里了。”

    

    本期更多精彩

     |封面故事|

     2015年度生活方式(徐菁菁)

     追星星的人(周翔)

     博物:不只在馆里(刘敏)

     来一场只为看鸟的旅行(刘敏、罗秉雪)

     雪的诱惑(徐菁菁)

     跑入荒野之境(俞力莎)

     潜水:徜徉在生命起源之地(程磊)

     “我值多少钱”:那些分享经验的人(吴丽玮)

     私厨饭局:一顿饭里的附加值(阿润)

     手工沙龙女主人和她的朋友圈(驳静)

     众筹咖啡馆,线下社群的无限可能(贾冬婷)

     摩托车骑行:在路途中成长(张星云)

     旧物改造,生活方式与商业尝试(付晓英)

     家的N次方:改造、优化与观念觉醒(邱杨)

     |特别报道|

     2015,手机里的国民表达

     |社会|

     热点:“掏鸟案”,隼与人的法律关系(龚融)

     |经济|

     市场分析:疯狂的险资(谢九)

     |文化|

     逝者:家国即在此地,此身何妨如寄(孙亮)

     书评:金与铁的联姻(王晨)

     |专栏|

     邢海洋:农民工拯救楼市?

     张斌:一次离别

     宋晓军:对台军售与“寒蝉效应”

     《三联生活周刊》年度生活方式系列:

    

     ⊙ 文章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总第868期,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