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之父”詹姆斯·汉森的科学与政治
2016/1/4 三联生活周刊

     仅仅是科学研究,并不能够改变目前这个星球环境恶化的现实,詹姆斯·汉森选择了行动与政治。这是人类应对环境挑战的一部个人抗争史。

    

     摄影师Kerry Koepping花费三年多时间用相机记录下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圈的影响

     詹姆斯·汉森觉得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195个国家达成的协定只是国际政治相互妥协的产物。“但自然和物理规律是不会妥协的。”这名被誉为“气候变化之父”的美国物理学家曾在80年代首次向公众提出了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将对地球气候产生的灾难影响。他本是一名潜心科研的科学家,但在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的46年间,全球变暖的危机感使他别无选择地积极介入政治,通过出席作证、演讲、游行抗议等各种方式提醒世人减排以保护大气的重要性。他有着科学家的严肃和社会活动家的热情,这两种身份始终在他身上不断转换。在经历了无数次NASA的审查禁言和美国政界的打压后,如今这名74岁“气候斗士”依然觉得危机迫在眉睫,他来到中国参加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希望中国能够在减排和使用清洁能源上做出更多努力。当他与我促膝对坐接受本刊专访时,这位参加过无数次演讲和采访的老者依然展现出他身为科学家的一面,他的口才并不好,他接受采访时会紧张,但他觉得为了子孙、为了地球,他还需要继续自己奔走宣讲的脚步。“做科研需要准备数十年,其中的回报是发现事物的乐趣。而我现在做的事情也能给我带来快乐,我不在意社会给我的压力。”

     从金星到地球

     汉森从来不是一个喜欢抛头露面的人。他在民风保守的美国中部爱荷华州长大,从小性格腼腆。他的父亲是个农民,上学时只念到初中二年级。即便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反越战游行席卷美国校园的时候,他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学习上。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结缘科研。1963年12月的一个晚上,他与爱荷华州立大学物理与数学系的同学一起去市郊玉米地里的小屋看月食,学长带了一个小型天文望远镜。当月亮进入月食状态,被地球阴影遮挡的时候,他发现月亮完全无光了,不像正常月食情况下处于灰暗色。一年后,他算出地球平流层需要多少二氧化硫才会导致月亮像那一晚那般黑暗,并将成果写成自己的第一篇科学论文。

    

     被誉为“气候变化之父”的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汉森

     后来汉森来到天文物理学专家詹姆斯·范·艾伦(James Van Allen)门下学习,并高分通过了天文学研究生考试,在范·艾伦的建议下将物理学博士论文题目定位对金星观测数据的研究,以研究金星放出微波辐射的电离层,并分析为何金星表面的温度如此之高。博士毕业后的汉森最终在1967年NASA启动第一次月球任务时正式加入了NASA的戈达德空间研究所(GISS)。“能去NASA工作非常令人激动,那时他们还是一个年轻的组织。”

     此后的10年中汉森一直在研究金星的大气辐射问题,直到1978年,汉森决定放弃自己一手筹备了5年的“金星先锋号”太空探测计划,这一计划的目的是发射“先锋号”去探测金星气层的属性。但就在“先锋号”达到金星之前,他退出了,将计划移交给同行。“我们知道在火星和金星上二氧化碳是决定气候的因素,而现在化石燃料的燃烧正导致地球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大。因此我决定了解自己星球上的气候变化,这比研究金星的大气更有意思。”汉森用当年研究金星辐射变化模型转来研究地球。1981年,汉森的论文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他首次预测“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将造成气候影响”。

     1988年6月23日,汉森在美国国会上作证,他宣布有99%的把握证明受人造温室气体的影响,地球已经进入一个长时期的逐渐变暖期。人类主要通过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吸收红外线辐射,发散的能量比吸收的能量少,导致地球变暖。全球变暖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冰盖崩溃,海平面上升,低海拔国家的近海城市将遭到淹没。此外干旱和热浪袭击情况更严重,也会诱发森林火灾,引起暴风雨和水灾。

    

     2015年11月29日,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前夕,意大利民众在罗马集会抗议全球变暖,要求采取更多环保措施

     那一年的夏天特别炎热干燥,再加上全球变暖话题开始在世界各国展开讨论,将汉森推到了风口浪尖。但汉森决定重新回到纯粹的科研领域,推辞掉了很多纪录片和电视节目邀请。直到再次十几年后,2001年,当时的美国布什政府决定不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而时任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 Cheney)为了表明政府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召开内阁级别气候特别工作组会议,汉森在自己60岁生日当天在会议上做了报告,将自己这些年的新研究成果做了介绍。

     汉森认为,随着北极冰洋面积缩小、冰原冰川融化,以及随之释放的沼气最终会使全球气候达到临界点,但由于地球惯性的影响,使得人们很难判断出何时地球气候变化会达到灾难的最终临界点。

     “2001年时我对气候状况还比较乐观。”汉森说,后来他发现为了避免临界点过早到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需要进一步降低。“我们必须认识到事态严重,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他的第一个孙女苏菲的诞生改变了他。“我不希望我的孙儿们在未来某天回顾历史时说:‘爷爷当时了解即将发生的灾难,但他没有给大家交代清楚。’”

     真相与审查

     “如果不是孙儿们,也许我会一直专心科研,不去干涉政治。因为一谈政治,就会受到多方面的压力。”但汉森发现科学界和公众对全球变暖的了解存在很大差距。“我已经得出结论,要避免灾难发生,全球每年变暖温度上升要保持在1摄氏度以下,但研究冰原稳定性的科学家不愿意说这些。”他决定说出真相。

     2004年开始,汉森寻找一次面向普通老百姓的公开讲座,让更多人关注气候变化,以期使气候问题成为2004年底总统大选的议题。汉森花了几个月时间准备演讲,但还是觉得自己既口齿不清又显得尴尬。未来资源研究中心举办的讲座拒绝了他的申请,而最终他曾经的大学导师詹姆斯·范·艾伦帮他争取到了在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讲座机会。汉森决定利用工作休假时间,自费飞往爱荷华,以一名普通公民,而非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所所长的身份站上讲台。“讲座前一晚我在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熬夜加班到很晚。我在讲座当天凌晨4点半回家,在寒冷的街上穿过马路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只有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我也怀疑挣扎过:我是不是在做无谓的斗争?”此时的汉森只想到曾经NASA“金星先锋号”项目创始人唐纳德·亨腾(Donald Hunten)1987年对他说过的四个字,那时汉森正决定辞去金星探索项目负责人职务,以便全职研究地球气候,亨腾对汉森说:“做真自我。”

    

     詹姆斯·汉森

     2004年10月26日傍晚,汉森在爱荷华州立大学范·艾伦礼堂向公众做了演讲,题目为《危险的人为气候干扰:论浮士德气候交易及即将到期的付款》。由于演讲前一晚只睡了一小时,汉森非常疲惫,观众们坐满了礼堂,却没有太多问题。演讲中,汉森认为等到地下矿物燃料耗尽,排放到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不再增加时,冷却温室气体的效果就不复存在,而地球将面临非常快速地变暖,直至气候灾难的临界点。

     演讲只被美国少数几份报纸刊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汉森的话:“我在政府工作超过30年,从来没有见过从科学家传到公众的信息像现在一样受到严格的筛选和控制。”美联社则报道称汉森表示政府只希望听到科研成果“迎合预定和僵硬的立场”。

     这些言论开始引起NASA领导层的注意。当时汉森和他的团队正在将以前探测金星时使用的偏振测试仪器改装并安装到了NASA即将发射的地球观测卫星上,汉森希望通过卫星直观测量地球大气中气溶胶的特性。但NASA的领导层不满汉森公开演讲时对NASA的批评,将汉森探测气溶胶的仪器从卫星上撤了下来。

     因此时至今日,人们虽然对温室气体有着极其精准的测量标准,却没有对空气中悬浮粒子所造成的气候作用力的直接测量。汉森已于2013年从NASA退休,在NASA工作的46年里,没有让气溶胶测量仪器上卫星,成了汉森最遗憾的一件事。“我的问题就是我说出了真相,但有时候人们不喜欢听见真相。”

    

     汽车尾气排放

     这段时间,汉森没有停止脚步,积极介入政治,他认为只要政府通过政策提高二氧化碳排放的价格,就可以控制温室效应。他与环境质量委员会交涉过,出席了汽车制造商和埃克森美孚总部的会议。但他得到的结论使他无奈。“为维持良好的民主秩序,公众必须可以获取不加掩饰的真实信息。但特殊利益集团为了谋求短期利润,很少考虑这个星球的长期影响和长远利益,特殊利益集团对决策者造成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公众的充分知情权。公众若没有知情权,人类自身和地球上所有物种都会受到威胁。”

     2005年12月,汉森出席了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旧金山会议,在这一纪念著名学者拉尔夫·基林(Ralph Keeling)的活动上,汉森又一次发表了演讲。而这直接引起了NASA总部公共事务办公室对汉森的言论审查。12月15日下午,NASA总部下令删除了汉森在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网站上的全球温度分析。当时上任仅6个月的NASA公共事务主管大卫·莫尔德(David Mould)直接发出了删除指令,他曾是亚特兰大南方电力(The Southern Company)的媒体公关负责人,南方电力是美国燃煤公用事业的第二大控股公司,即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单位。这家企业对2000年小布什竞选总统时的政治捐款总额仅排在安然公司(Enron)之后。莫尔德宣布,在未与公共事务办公室通气的情况下,任何NASA员工不能直接接听记者的电话。

    

     二氧化碳排放

     汉森做出反击。他以NASA使命宣言第一行“为了了解和保护我们的行星家园”(to understand and protect our home planet)为依据,继续挑战审查。他接受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的采访,并在节目中严厉批评了小布什政府的对科学机构的审查。“我之所以被审查是因为我把科研发现与需要采取的政治政策联系到了一起,还说出了这些政策没有落实的原因。”2006年1月29日,一篇题为《气候专家说NASA要他保持沉默》的文章登在了《纽约时报》星期日头版的右上方。审查汉森的消息曝光后,NASA将一名24岁的NASA公共事务办公室助理开除匆匆了事以平众怒。而在NASA内部监察办公室两年后公布的调查报告中,确认了NASA公共办公室领导层的责任,并写道:“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不恰当的政治干扰阻碍了NASA科学家研究成果的传播。”

     2006年春,汉森一直在引用的那句话“了解和保护我们的行星家园”从NASA使命宣言的第一行消失了。那一年,NASA地球科学研究分析预算减少了20%。

     科学家与活动家

     “全球变暖问题的最大障碍在于政治中的金钱手腕,政治受特殊利益集团左右。但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力是不可能停止的。”在汉森看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但我必须尝试科学和政治两者兼顾,如果我停止研究,就不会有任何科研突破,传播就会变得更加困难,我会失去话语权。科学并不简单,它要耗费很多时间。”

     自2006年NASA对他的审查曝光后,世界各国都开始邀请他进行演讲,当时正在赶论文的汉森拒绝了大部分邀请,但还是去了英国、德国、日本。汉森希望寻找全世界范围拯救地球的方法。汉森怀着敬仰去了德国,因为德国通过顶尖的科技研发和大量政府补贴,使得风能和太阳能这些可再生能源真正有机会为社会生活供电,虽然只是很小的比例。汉森向德国时任环境部长西格玛尔·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表示,必须让大部分化石燃料留在地底,不再使用,才能彻底停止碳排放。“但我们绕着这个圈子讨论了好几回。”在会议的最后几分钟,加布里尔告诉汉森,德国正在逐步淘汰核能,所以煤的使用是必要的。德国在大力发展再生能源时,同样在兴建更多的燃煤发电厂。这是政治决定,没有商榷的余地。汉森意识到一味停止使用化石燃料的要求太单纯了。

    

     风能供电

     汉森又在寻找新的最终解决方法,他提出了“碳税”方案。由于化石燃料低廉的价格和围绕它建立起来的复杂基础设施,利益集团工业企业会不择手段地使用化石燃料。因此为了最终达到在全球范围内淘汰化石燃料,应该从源头对碳实行涨价。按照汉森的方案,政府从化石燃料公司征收一笔碳税,并将所得费用每月按同等额度以红利的形式平等地分配给每位法定成年公民。同时,由于化石燃料公司支付的碳税被算作燃料成本中,这就将直接导致化石燃料的涨价,使用化石燃料多的商品将会支付更多碳税,这种商品也随之涨价。

     通过汉森的碳税,人们将自然地重新审视使用化石燃料工业产生的商业产品。比如人们在超市里买一种食品,如果这种食品是从人们所在地附近的农田或养殖场运送过来,价格不会太贵。但同样一种食品,从新西兰进口过来的价格会高很多,因为食品价格中包含了从新西兰到人们所在地超市的物流运输费用。因为运输时使用了大量化石燃料,所以进口食品的总价中就有高额的碳税。通过这一累进税制,富人或浪费资源的家庭将在日常生活中支付更多碳税,而环保节能的家庭不但缴纳的碳税很少,还会从每月收到的政府红利拨款中获得盈余。汉森估计按目前的财富分配和生活方式,40%的人缴纳的碳税会高于所获红利。

     因此如果有了碳税机制,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价格上就有了竞争力,工业活动会自然选择其他清洁能源并更少地使用化石燃料,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美国经济学家已经得出了研究结论,如果人们使用碳税,美国在接下来的10年内将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还会产生300万工作岗位。“这些都是真实可行的,”汉森表示,“但这不会在美国出现。”

     2008年奥巴马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当选总统,但汉森发现一切并没有多少改变。他还记得自己1981年在《科学》杂志发表的第一篇有关论文中,曾预测燃烧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将会对其后造成影响,同时他还预测,随着气候变化的事实变得明显,各国政府政策将会做出理性调整。然而事实并非这样。美国国会依然受到美国工业企业政治上的压力。“工业企业对公众说国家只有更多地购买和开采化石燃料才是正确的方法,才会让美国经济更好地发展。而我的主张则没有得到美国政治权力最高层的支持。”早在2008年前,汉森就曾前往约翰·克里的参议员办公室,向他介绍碳税方案的各种好处。克里在听他讲了一小时后曾答道:“好吧,你讲得很有道理,但我不能在参议院投同意票,因为我身后的院外压力集团不会让我投同意票。”汉森对美国的民主选举制度心灰意冷。在即将出版的新书《追寻真相》(In Search of Truth)最后一章“美国政党”中,汉森认为是党派政治最终让美国走上歧途。“美国公众已经受够了两党对抗,所以如今就连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这样的人也会获得那么多支持。”

    

     核能发电

     因此他开始转向通过司法途径来呼吁停止使用化石燃料。2007年,六位绿色和平组织成员因在英国一家发电厂烟囱上涂鸦而被指控,汉森不远万里为他们出庭作证。最终六名抗议者被无罪释放。同一年,汉森将运煤列车比喻为纳粹运输犹太人的“死亡列车”,引起美国矿业协会和犹太人社区的抗议。2009年6月,汉森在西弗吉尼亚州煤河山参加阻止能源公司建造储煤筒仓的抗议活动时被捕。此外,他还频频参与在华盛顿、纽约乃至英国的气候抗议活动。

     2013年便已经从NASA退休的汉森如今带着大孙女苏菲一起投入对美国政府的司法抗议活动,两人通过合法诉讼尝试迫使美国政府出台有关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的新政策。“宪法里写得很清楚,法律平等保护每个人生命、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不被剥夺,我们以此认定各州政府没有做好他们的工作,没能为保护下一代年轻人打好基础。”

     汉森清楚此次巴黎气候大会上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坐在桌子前很难统一做出提高化石燃料价格的这种决定。在此等情境下,汉森最近两次来到中国,他觉得中国的严重空气污染与全球变暖一样都是极其紧急的问题。

     “取代煤炭发电的最好方式便是核能。”汉森认为中国和美国需要共同合作发展核能。“如果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上看,美国占1/4,欧盟占1/4,中国占1/10,但如果按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来看,美国人均排放量要超过中国10倍。因此西方国家有义务去帮助发展中国家。”汉森希望通过美国和中国的合作,第四代核能技术可以更快到来,人们将会设计出大规模建造成本逐步降低的模组核反应堆,进而淘汰煤炭。

     (参考资料:《环境风暴,气候灾变与人类的最后机会》,詹姆斯·汉森著。实习生杨文轶对本文亦有贡献,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总第869期,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