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超”:从五角场到闵行的大合唱
2016/1/24 三联生活周刊
这首神曲采用了男女8声部合唱,气势恢宏。旋律上完全是大合唱的部制,但歌词却写的是俚俗至极的凡人小事。
今年的神曲有点特别,一不出自流行乐界,二并不是一个人演唱,它的缔造者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是一支古典气味很重的乐团,“张士超”一歌的诞生实属偶然。
走红的速度让团长金承志有点招架不住,他也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这首神曲的歌名也比往年长许多,叫《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采用了男女8声部合唱,气势恢宏。旋律上完全是大合唱的部制,但歌词却出走经典的藩篱,写俚俗至极的凡人小事。这是个真实的找钥匙的故事。2011年,金承志与张士超住在上海东北角五角场的复旦大学附近,张带着钥匙去了城市西南角的华师大.......为了一种艺术反差效果,这件事在四年后被写进了歌。

1月23日,部分团员在上海音乐学院附近一处阳台上合影
稍有地理知识的在上海生活的人,都知道杨浦五角场到闵行华师大几乎纵跨全城;但更大范围来说,公众因为那些隐秘的校园情结,而迅速为此歌折服。“可是张士超,你带着姑娘去了闵行”,便是这样的“校园荷尔蒙”题材,仿佛永远不会过时。金承志说,他知道他可以写任何凡俗事件入歌,只是在五角场找钥匙,最是有戏剧化反讽效果的。
周六下午,在一场雪霁后,梧桐凋尽的上海音乐学院附近,我看到了金承志。他近来来电不断,应对着流水般到访的媒体和演出邀请,有点受宠若惊。不明真相的,为这首歌倾倒的学生歌迷也不断涌入他的生活,为此已经为上千个新歌迷开设了群聊,有人闲不住好奇心,居然去“落叶满地的国定路”找他和张士超曾经合租的小区,并按上了“张士超故居。”

偶尔的喝茶和聚餐费都来自紧张的团费
这首神曲于1月9日在700人场的贺绿汀音乐厅首演,是彩虹室内合唱团“双城记”音乐会上的最后一支曲目,严格说起来性质有点似返场,用来活跃下场面,给观众一个活泼的结尾,没有想到当晚就流传上微博微信上,之后迅速发酵成街谈巷议。其实按照金承志带领的合唱团的路子,是属于古典的,科班的,与流行乐界毫无交集,也从没追求过迎合大众趣味的尝试。所以这场挡不住的走红,让他们有点不知如何解释,唯一能做主的是,不断向媒体声明他们的本意不在出名。
这支民间乐团在组织上无依无靠,名义上是挂靠了上海音乐学院的社团,但实际上百分之九十的人来自于民间招募,非科班出身。临近岁末,又加上半年一度的汇报演出刚结束,团员们回到各自的职业轨迹,有的已回老家,金承志为了我们的采访和拍摄凑来了10来个人,小聚在音乐学院边上的咖啡馆里,这群20出头的年轻人一碰面就尽显青春本性,打闹、吐槽、互相逗趣,大学生和职业人士都混得相当融洽,完全不像是舞台上一支黑衣裹身的严肃乐团。
“张士超”这首歌是他们的业余歌唱事业上的小涟漪,没有人对这样一首艺术含量并不高的调侃歌寄予什么期望,因为对于一支小众乐队来讲,走红并不是目标,甚至也没什么了不起,他们维系的基石来自那那两千个固定的观众,这些小范围的人群是会在每场音乐会上掏钱买票的人,也就是他们的钱让这支乐团可以收支平衡地走下去。至于出名,可能也会带来泥沙俱下的影响,太多商演和赞助是他们一贯拒绝的,所以出名的便利实际上无大作用。

作者、指挥金承志
作为艺术总监和指挥的金承志30岁不到,在团里已经被唤作“老金”了。这一年来他自己创作了套曲集,名为《泽雅集》,这也是跟《张士超你到底把我的钥匙放哪儿了》一同在1月9日演出的。前者清丽古雅,是模仿了俳句式的创作;后者才是一个大返场。金说,一场音乐会总要有一两支调节气氛的作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嘛“,于是草草写出了”张士超“曲,连曲名都没好好斟酌,一长串放在那里。确实没有想到,大众只记得了这一首,”要知道在这之前,我们都在唱《泽雅集》。”一定程度上,金承志是引领者、主心骨,没有他的话就少了一个精神上的一统者,对于松散的民间乐团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
在《泽雅集》之前,他们开设过宗教歌曲场,还有日语合唱专场,在业余合唱界的艺术追求上,他们和而不同,有点阳春白雪。如果从神曲原来的经典意义来讲,也许他们的歌谣更符合神曲——他们要学习中世纪宗教乐的理论。这次意外的走红,是他们所坚持的古典立场第一次与流行乐打了个擦边球。在成名与不成名、经典与流行的模糊的边界,他们情愿退守到自己原来的世界,为那些品味不俗的歌迷写歌、开专场,并偶尔写写“张士超”这样无心随性的插曲。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