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的年夜饭
2016/2/7 三联生活周刊

     每年岁末,比塞伦盖蒂大草原动物迁徙更壮观的是中国的春运。奔波千万里,仿佛只为了那一桌热腾腾香喷喷的年夜饭。你是否想知道天涯行者的年夜饭是怎样的情景?在故乡,四代同堂的年夜饭是令人艳羡的。在生命的旅途中,一家三口的年夜饭或许有更多的惊喜。

     拉跟岛的菲律宾国菜

     巴拉望群岛的一面荡漾着南中国海的波涛,拉跟岛(Lagoon Island)也被同样的波涛簇拥着。枕涛而眠,听起来是浪漫的事儿。若楼板下波涛汹涌,一夜春梦恐怕要变成午夜惊魂……好在U形海滩外围砌起了臂弯式的堤坝,度假村里永远是波平浪静,水不过膝。也有不静的,可能是某人的心。

    

     一座岛屿只有一家度假村,度假村里只有51间客房,提早两个月预订也未必能任你自由挑选房型。支撑拉跟岛牛气的是优雅浪漫的环境,更是无微不至、环环相扣的全程服务。从马尼拉坐上度假村自家的飞机开始,只要带一张信用卡就能惬意地享受世外桃源般的假期。度假村里有一片红树林,每天让澄澈的海水濯洗着根须。套用拉跟岛的一个服务项目,它该叫脚底SPA。

     这是2008年的春节,若是在厦门,我们必定以春节的名义大吃大喝。可是,在菲律宾这座遗世孤立的小岛上,只好“青菜”(闽南话,随便的意思)了。

     除夕夜的点菜任务又责无旁贷地落到我头上,我避开了拉跟岛最著名的自助餐,点了菲律宾名菜Adobo(腌焖猪肉)和Crspy Pata(烤猪腿),妻子点了生力啤酒,女儿点了橙灿灿的芒果汁。

    

     Adobo名气很大,有“菲律宾国菜”的美誉。Adobo其实是一种烹调方法,就是将猪肉或鸡肉(亦可两者相结合)以大蒜、桂皮和香醋略加腌制,之后用文火炖烂(不炖烂也行),最后配以凉拌木瓜丝、米饭出场。乍一看很普通,吃起来才明白那是精工细作的佳肴,肉香、醋香、桂皮香……难以描绘,若有若无,如果闭上眼,或许会将它当作尤物。

     在我看来,Adobo配白米饭出场不搭,最好能改配鲜香的芒果片上桌,这样才有菲律宾国菜的风范。浓妆艳抹得恰到好处,远比素面朝天好。这一审美原则既适用于女人,也适用于Adobo。

     我们一家子正吃得欢,一对台湾情侣送红葡萄酒来,他们说这次春节来拉跟岛度蜜月,酒店送了两瓶,分享一瓶给我们,并祝我们新年快乐。我们也祝他们新婚甜蜜。此后多日,两家人经常见面,偶尔同行,互拍照片,互留地址,恍若是相约了一起来度假的老朋友。

     拉跟岛的餐厅面对着泳池,泳池面对着大海,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女儿平时话不多,今夜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一副要与我们彻夜长谈的架势……

     次日,我们坐船去蛇岛。在巴拉望数以千计的小岛中,蛇岛是最神奇的。蛇岛没有蛇,因为海浪从两边打来,硬生生堆出一条海路,像蛇。海路两边的波涛仿佛不属于同一片大海,你打过来,我打过去,犹如两个火拼的人根本没想到彼此都属于同一个种族。

     在海路上我们捡到一只贝壳,像蛇蛋被踩扁了,却未破损。壳内空心,藏着粉末状的细沙子,怎么抖也抖不完,像魔术师手上的碎屑。贝壳表面的花纹精致匀称,神工天巧,宛若佛前一朵花。手上拿着这枚贝壳,像没拿东西似的,轻飘飘,如握着一片云。

     问了当地人,他们也不知这是什么贝壳,所以,只好暂时叫它“宝贝”。我们将它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了女儿,将“宝贝”作为链坠挂在宝贝女儿的脖子上,这份美好就成了我们一家子共同的岛居印记。

     坦都里烤鸡与中国饺子

     在古代中国人眼中,印度是西天,是极乐世界,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时光流传到今天,我们听说的印度是“脏乱差”的代表:开车要用竹竿拨开人群和牛群,坐火车要挤到车顶,总是听说谁谁谁去印度拉了三天肚子,谁谁谁旅行回国后指天发誓此生再也不去印度……

    

     然而,我们一家三口仍然英勇地将印度作为2012年春节的旅游目的地。到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普尔,我们入住珍珠宫旅馆(Hotel Pearl Palace)的家庭房,发现竟然有四张床,可以睡6个人,看来印度家庭的平均人口比中国多哦。

     孔雀餐厅就在这栋充满异域风情的粉色旅馆楼顶。时值黄昏,露台上视野开阔,清风拂面,但最让我们惊喜的是五彩斑斓的孔雀装饰,风格俏皮的壁画掩映于热带植株中,散尾葵间的彩灯闪烁如星。对于餐厅来说这只是平素的装饰,然而,对于来过除夕的我们看来,却是满满的节日气息。女儿欢腾地登顶到孔雀造型的瞭望台示意我拍照,孩子对节日的感受能力比大人强许多。若不是遇到等待开宴的中国剧组,分享了他们亲手包的饺子,互道了新年祝福,这一年的除夕夜可能被淹没在精彩纷呈的异国体验中。夜幕落下,人潮聚集,饺子的序曲后,我们一家三口跃跃欲试地等待着印度风年夜饭拉开序幕。服务生拿来了火盆为大家取暖,喜欢漫画的女儿被各种孔雀造型的铁艺桌椅吸引,拿起了画笔,根本不管点菜的事儿。我接过服务生递来的菜单,点了一份Tandoori Chicken(坦都里烤鸡),女儿听到了,兴奋地说:“要两份!”显然,她是做过印度攻略的,久闻坦都里烤鸡的盛名。这种以香料腌制后放入泥炉烘烤的鸡肉,具有外焦里嫩、异香扑鼻的特色。上桌时,两只坦都里烤鸡放在一个大瓷盘上,犹如丹凤朝阳,盘中的“太阳”就是切丝的高丽菜环绕起的绿色蘸料,恰好中和了烤鸡的一半“火气”,另一半“火气”交给了我们手中的印度精酿啤酒来灭。主食是米饭和恰巴提,恰巴提是一种印度薄饼,烤得像一片片易碎品,入口却香软弹牙。印度人吃米饭时,喜欢弄几片恰巴提“助阵”,这样,饱的幸福感觉才完美。

    

     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讲,除夕是一定要挨到零点钟声响、说过“新年快乐”后才愿入睡的。没想到迟迟不愿离去的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老外们也似乎有意陪伴着。虽然最后我们都忙着回复手机中的祝福短信,但关于零点的记忆里,即使是在印度,夜空中也有烟花绽放,耳边也有“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的欢呼声。

     兰卡深山的宫保鸡丁

     斯里兰卡有什么好玩的?这个巴掌大的国度,面积比我所在的福建省还要小。然而,我们一家子将2009年的春节假期全部奉献给了它。佛教圣迹、千年皇宫、茶山传奇、高跷垂钓、殖民地古堡……斯里兰卡简直就像浓缩的印度一样缤纷多彩。有人亲切地叫它兰卡,犹如呼唤自己深爱的女子。

     斯里兰卡丹布勒山崖上的肯迪拉玛酒店(Kandalama Hotel)将人工的一切都收纳、隐约于莽莽山林之间,即使有无尽的奢华也要无比的低调,不让生活在这片山野里的生灵感到战栗、恐惧和不安。

    

     近的仙人掌、龙牙草,远的桉树、石松,丰茂无涯的翠绿簇拥着肯迪拉玛酒店,它像隐藏在丹布勒深山里的高人,与世俗世界保持着远远的距离。若不是事先知情、预订并雇车前来,即使到了丹布勒市区,也没有人可以成为我的向导。

     好不容易到了肯迪拉玛湖区,从对岸望去,外观以黑色线条为主的肯迪拉玛酒店也需要好视力才能辨识。有不少建筑设计师都希望将建筑弄得无比耀眼,生怕被人忽视,可是,斯里兰卡建筑大师巴瓦认为,建筑就像一棵树、几块岩石,它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突兀生硬的造型是建筑之大忌。

     肯迪拉玛酒店犹如天人合一的禅境世界。走进酒店,先要与接待大厅原生态的岩石打照面,这些幸运的岩石没有被炸开,没有被切割打磨,反而成为酒店别具特色的装饰。岩石的斑纹倒映在黑亮的地板上,其临水般的身影呈现出异样的美。

     二楼休闲区也被山岩占去大片的空间,每晚有乐队坐在岩石旁演奏斯里兰卡激情四溢的音乐。在这里听音乐、喝红茶是免费的,当然窗外投影进来的美色也是免费的。

     清晨,当一只猴子悄悄地拉开我们的房门,掀开窗帘,想从我们的行装里寻觅点美味时,当它紧接着在阳台的桌子上做早操,表演它的直立功夫时,我相信,在屋顶的某个角落,我们应该能找到鸟窝,听到更多生灵的啼鸣和歌唱。

     肯迪拉玛酒店的每间客房都依山面湖,住在里面有崖居的清静和抒情。浴室外绿影婆娑,入浴时或有猴子、松鼠与飞鸟在好奇地探看。酒店的泳池与不远处的肯迪拉玛湖水在视觉上连成一片,在泳池里畅游仿佛放浪于波光粼粼的大湖之中。

    

     对于中国人来说,肯迪拉玛酒店多了一份可爱,因为这里有会烹调中国菜的厨师。除夕之夜,厨师就在敞开的平台上表演“中国功夫”,将宫保鸡丁、炸春卷、烤虾做得活色生香。本来只是想吃一顿自助餐送旧迎新的,没料到兰卡的深山老林中还有地道的中国味。

     次日的自助早餐也十分丰盛,在窗外绿色植物的映衬下,各类土司和蛋糕更令人垂涎,连煎蛋也做得很中国。

     作别肯迪拉玛酒店时,真的有点不舍,回望这座犹如从山崖和森林之间自然生长出来的建筑物,我不禁感慨:顺应自然,也是能创造出奇迹来的。

     人类总要经历过太多的挫折之后才明白,我们不是上帝,不是大自然的主宰。智慧的巴瓦深知这一点,并在他的设计理念里体现出来。在巴瓦看来,酒店外观的视觉效果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客人住在里面的感觉。

     每一个住在肯迪拉玛酒店的客人都能无遮无挡地欣赏眼前的丛林、湖水,还有远处的山峦,仿佛自己就是自然界里的一员。这样的感觉颇为美妙!难怪CNN在评选世界上最佳环保酒店时,肯迪拉玛酒店赫然名列其中。

    

     Kandalama若是意译成中文,该叫山中传奇。仔细回味,觉得这个名取得好,很贴切!

     (图片来自网络)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