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圆桌|凤凰传奇
2016/4/5 三联生活周刊

    

     图/谢驭飞

     大师兄之所以一直被称作大师兄,并不是因为他年纪的关系。在与上一辈的感情延续中的那几位里,意识里头觉着和他的关系颇为贴近。他曾多次说过是我父亲生前最为得意的学生,每次我都报以微笑,未作明白的否定或认同。只是他每次来,都会在我父亲的遗像前伫立良久,然后会说起过往的一些零碎的片段。那些多是我从未听说过的往事,在他缓缓的语调中像是慢镜头下绽开的花朵,惊人的明艳、鲜媚。可我到底还是在叙述中感觉到他读书的那些年里并不快乐,但是我们都明白,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并非每个时期都是阳光和煦,且听风吟。

     身为一名凤凰男,大师兄年轻时候的模样周正俊朗,这是那个时候的他俘获师嫂的唯一的资本,完全不似现在,40多岁的年纪,头发却谢顶得严重,周边的几缕长发用以街头常见的那种“地方支援中央”的方式羞答答地扶持着心理上的颓势。我劝他索性全理了去,在取得师嫂的首肯后,大师兄终于以一种全新面貌出没在他常活动的范围内。谈吐诙谐皮肤尚好,一副黑框眼镜下的大师兄真的还有几分孟非的影子。后来偶有人谈及那位超级光头的时候,师嫂会说到他们家看老陈去,“一样一样的”。说起师嫂,大师兄总是种近乎感恩的口吻,相濡以沫几十年写就的是与风同脉脉、伴雨共温柔的一章散韵。

     其实,大师兄和师嫂是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师嫂内敛俭细,大师兄则相反。手攥得太紧则没有圈子,完全松开就无法持家。两个人完成了油米柴盐生活的平衡,这大概就是互补型关系的夫妻典型了。在我涉世之初,没有帮助别人的力量,能够联系得到的可以帮上自己的人很少,但大师兄有胆子拍我肩膀说有事说话,人帮不上可以帮钱。如今能够帮钱的机会也没有了,拍着肩头说有事别自己扛,师兄帮不上钱可以帮人。自打把孩子送到香港读书后,夫妻俩因眼下的拮据怨念无穷,但他们自己都不敢问出十万个为什么。

     师兄、师嫂原本是有机会小有积攒的。两人都在职读研过,有培训班来请,本着简约生活有钱多花没钱少花的精神一而再地拒绝,以后就没有第三次请了。现在如果他们愿意主动,还是有地方可兼着的,可是师兄说越是到这时候越是要坚持,钱可以少赚人却不能丢脸。无所求便豁达。年后,大师兄回了趟已经没有直系亲属的故乡,多年不曾见的一些初高中同学联系上了他,热情地索要社交账号并被拉进不同的群。原以为还是些邻家妹子和青皮后生的娇怜与憨直,师兄说自打进群后未置一词,两天后先是设置了消息免打扰,三天后便悄悄退出。烟雾里大师兄那张白皙脸像是一块面具,他说那些人真有钱,那些人毕业后再未读过一本书。再后来不久,大师兄的社交账号一直空白的签名栏上忽然写着:我们眼前一无所有,我们面前无所不有。

     ⊙ 文章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总第880期,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