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小满
2016/5/20 三联生活周刊

     本文转自「三联节气」

     ID:slshjq

     专注传统文化 倡导生活美学

    

    

    

     小满,四月节小满,物初成不满足:麦已灌浆,青绿麦风冉冉,已有了嫩颗甜香,但麦熟还早。青梅已可煮酒,桃李已挂满枝头,但都还青涩,黄梅雨细多闲闷后,桃李才累枝。密叶初成幄,已隐歌鸟,但绿风刚浩荡,等千树绿老,才有光嬉厚荫。小满是入夏炎气初盛,阳气高傲之小盈,等真要满足,还要待阴气的努力。

     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苦菜,是一种多年生菊科植物,春夏开花,感觉火气而生苦味,嫩时可食用。二候,靡草死靡草,东汉郑玄释为荠、葶苈之类枝叶细的草。葶苈三月开小黄花,四月结子,因是阴气所生,到入夏畏于阳气,便枯死了。三候,麦秋至夏麦可以收割了。

    

     燕支颗破麦风秋“燕支颗破麦风秋”,“燕支”显然是白居易诗中“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所指的荔枝。“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便是芒种节气了。

    

    

     满是充实,不仅麦粒开始充满,而且绿已成荫,塘已满荷,蚕已成茧,蝌蚪变成了青蛙,已经开始自满地低吟了。樱桃红了,杨梅紫了,枇杷黄了,这都算是小小地就先满足了。满为实,天地间都开始充实,就不会再有轻风拂煦了。火气上升,就是懑。小满到大满,越来越闷热、烦躁了。

    

     度夏诗李白有度夏诗:“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四月十九·浣花日农历四月十九是传统中成都“浣花日”。“浣花草堂”,“竹寒沙碧浣花溪,橘刺腾梢咫尺迷”,倾城皆出,锦绣夹道,真诗意之都。按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因为从正月开始的宴游到此日止,故这一天最盛。

    

     疏窗荫绿筠

     文/朱伟 插图/王文哲

     喜欢“绿筠”这个词。“筠”是竹皮的美青丽质。《礼记·礼器》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再解释“竹肤之坚质,竹无心,其坚强在肤。”就累赘了。

     南朝梁江淹在他的《知己赋》中,写知己知彼,因此用“我筠心而松性,君金采而玉相。”也就是江淹,写《灵丘竹赋》时用了绿筠:“于是绿筠绕岫,翠篁绵岭,参差黛色,陆离绀影。上谧谧而留闲,下微微而停靖。”云无心以出岫,岫是有洞穴的山;风篁成韵,篁是竹丛。黛是暗青色,竹荫的色调;绀则是深青透红,光映竹隙了。谧谧是极静,李贺后来就用“谧谧厌夏光”了;“停靖”呢?靖是安定,风过微微,即刻便靖深。美丽的意境真在魏晋南北朝就用完了。

     唐诗中,绿筠就是窗外美景了。白居易说,“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绿筠。”红药是芍药,阶下开满芍药,竹荫就遮了窗户。李商隐说,“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绿筠遗粉箨,红药绽香苞。”箨是笋衣。柳宗元的“径转垂藤闲绿筠”也妙。

     宋词中,喜欢苏东坡用的“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垂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帙是书盒、书衣。意境令人向往。欧阳修称新竹上有霜筠:“四月园林春去后,深深密幄阴初茂。折得花枝犹在手。香满袖。叶间梅子青如豆。风雨时时添气候,成行新笋霜筠厚。题就送春诗几首。聊对酒。樱桃色照银盘溜。”正是当今初夏景象。“樱桃色照银盘溜”的“溜”用得太好了。今人哪有这样的想象力?

     姜夔写红梅遗红与新竹,则有庄严感了:“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旧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太美太美。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