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谈古典(2)
2016/6/13 三联生活周刊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可以快速订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从一颗“种子”开始

     进入古典音乐其实是有捷径的。这捷径就是找到你的共鸣点。

     既然古典音乐多种多样,其实总会有一个共鸣点在等待你,只不过多数人都会选择不合适的路径,背道而驰而已。比如,很多人选听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命运”入门,结果往往不易找到感动,听了两遍还觉不到亲切,就放下了。其实,感觉到音乐深奥,就意味着错位,不对了。它本应是感人的——演奏家演绎的作曲家真挚情绪会扑耳而来,拨动你心弦,牵动你情感。感觉深奥,是音乐没能解码,情感未接通的缘故,所以,入门,是寻找合适的解码。

     了解“古典音乐”的表达形式是解码的前提。“古典音乐”包括这几大类:管弦乐队演奏的管弦乐,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室内乐,人声,歌剧。管弦乐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交响曲,其次是一件或多件乐器的协奏曲,再其次是单乐章、小篇幅作品,比如交响诗或篇幅更短的小品。音乐的本质是抽象的,但初学,从小品、交响诗的具象入手,容易理解乐理和结构。由小到大,从一颗种子开始,去体会一棵大树;通过溯源,方能体会大海浩瀚之壮美。以一斑窥全豹,就不会茫然在贝多芬的“命运”中,找不到路径了。

     “种子”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1840—1893)的说法。柴科夫斯基说,其实,俄罗斯音乐都出自《卡玛林斯卡娅》,就像整棵橡树都是从种子长出来一样,所有的俄罗斯作曲家,包括他自己,都是从这颗“种子”体会俄罗斯音乐的。

     柴科夫斯基所说的《卡玛林斯卡娅》(Kamarinskaya),是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Mikhail Ivanovich Glinka,1804-1857)1848年所作的一首演奏时间仅七、八分钟的幻想曲。

    

     格林卡(Mikhail Ivanovich Glinka,1804-1857)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幻想曲是作曲家据一个或两个主题,通过音乐组织想象力的结果。

    

    ▲ 俄罗斯指挥家斯维特兰诺夫指挥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卡玛林斯卡娅》

     这首《卡玛林斯卡娅》有两个主题,按格林卡自己的说法,他是在一个偶然场合听到一首乡村婚礼之歌《来自高山》,与当时流行的舞曲《卡玛林斯卡娅》交织而成了这首小曲。开头我们听到弦乐奏出的就是第一主题《来自高山》,这个主题通过木管与不同乐器组对位传递发展、延伸,变成悠久广袤的俄罗斯原野的感觉,构成了俄罗斯音乐性格的第一元素。然后,中段,第二主题《卡玛林斯卡娅》舞曲登场,它强调节奏的轻盈、欢欣、活泼,与第一主题描绘的氛围对比,拨奏部分美极了。最后是两个主题的再现升华——第一主题先优美、沉静地回来,变得亲切,雄浑。再由木管过渡出第二主题,节奏快慢变化。狂放之后,变成甜蜜的回味,一唱三叹,戛然而止。

     此曲虽小,却是格林卡塑造俄罗斯色调的结晶。格林卡是在欧洲游历六年后30岁回到祖国,与普希金、果戈理成为好友,才立志从民歌中寻找俄罗斯歌剧的。

    

     格林卡与他的妹妹Lyudmila Shestakova,1852年

     之前,俄罗斯浸泡在意大利人主宰的意大利歌剧浓汤中。也就是说,俄罗斯音乐起源于格林卡首创的两部歌剧:《伊凡·苏萨宁》(1834—36)、《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42)。

    

     版画描绘的格林卡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中的场景,1842年

     再来听听这两部歌剧的序曲,它们是俄罗斯音乐的常客。

    

    ▲ 俄罗斯指挥家斯维特兰诺夫指挥苏联大剧院乐团、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格林卡两部歌剧的序曲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其实就像一首简单的进行曲。它也有两个主题:开头的急板,是歌剧第五幕表现鲁斯兰英姿飒爽的婚礼前奏曲,格林卡要求乐队奏出“全速疾驶”,由它引出取材歌剧中鲁斯兰咏叹调的第二主题,表现爱。序曲表现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爱,形成对恶魔切尔诺莫冲决性的洪流,冲溃了,便结束了。

     《伊凡·苏萨宁》序曲则有三个主题:开头序奏后,双簧管奏出的第一主题,是养子万尼亚怀念将波兰军队带向森林牺牲的苏萨宁,极具俄罗斯感伤,美极。中段第二主题是歌剧第三幕结束民众捍卫家园的轻盈舞曲,第三主题以单簧管奏万尼亚思念母亲的旋律为辅佐。结尾形成坚定、昂扬的民族意志。

     浑厚的抒情与欢快轻盈的舞蹈节奏,这形成了俄罗斯音乐性格的两大元素。

     其实,俄罗斯直到19世纪中期,才从欧洲他国影响中,开始树立独立的民族音乐意识。所谓“民族主义乐派”,其实已经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了——它是民族国家意识觉醒的果实,民族音乐是对民歌的发掘与发展,而格林卡,公认为是俄罗斯音乐之奠基人。

    

    ▲ A.Andrianov演唱,A.Shevchenko伴奏的格林卡的六首歌曲

     在格林卡培植的土壤上,就可以体会“五人强力集团”与柴科夫斯基了。

     (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