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一个关于电动汽车的抉择
2016/6/15 三联生活周刊
2010年7月,刚进媒体工作不久,我参与了一个全国范围的电动汽车调查,几乎跑遍了深圳市当时所有的充电站。驻足观望,除了出租汽车与巴士车站的专用充电站,在多数竣工不久的充电站里,少有车来。少数试鲜者集中在出租车公司投入运营的100辆E6及比亚迪的内部员工,国人彼时对电动汽车尚缺乏认知。
不久,单位有了一辆车企赠送的电动汽车。这辆车由一位爱好鼓捣技术的同事管理,每次出行后对耗电量、续航里程及使用问题登记在册,以供车厂参考。每次出行,总会碰到一些好奇的人上前问东问西,可在光鲜的外表背后,意外状况也频频发生。一次,我们正行驶在长安街上,同事忽然对我说,车没动力了,一看电量还足,好在他的经验还算丰富,一把方向把车停在路边。交警很快过来询问,得知情况后,只得帮我们一起把车推到旁边巷中,等待拖车拉走。
大约两年前,我在一位好友买的电动汽车上,实现了考取驾照后的首次上路,与普通自动档车开起来并无太大差别,而且几乎没有噪声。以后每次碰到他,我都会问他电动汽车的使用情况,看起来,他开得得心应手,并没出现什么大问题。我开始意识到,距离电动汽车进入普通家庭,也许真的不远了。

梁荣堂,小米高级工程师
前些日子,碰到腾势电动汽车车主梁荣堂,更让我坚定了这一看法。2008年,梁荣堂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此后从微软到百度再到小米,一路迁升至高级工程师。继2012年买房后,他在前年圣诞节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车,成为有房有车的中产一族。
有趣的是,梁荣堂还是比亚迪与戴姆勒联合开发的腾势纯电动汽车的首批车主。对这位理工科毕业的山东小伙来说,购车选择就是简答的排除法。规避摇号,选择新能源汽车;而在北京,由于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氢能源车没有进入新能源车补贴目录,只好选择纯电动汽车;“当时最好的选择就是腾势”,并没多想,他便开始查预订电话,9月交定金,圣诞节那天便拿到了新车。
尽管最初的选择多少有些无奈,可梁荣堂很快发现这辆车几乎完美地满足了他的用车要求。快充1小时,慢充15小时,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256公里。因为觉得随车充功率有点低,梁荣堂自己从网上买了3.3KW的充电枪,并请人在小区装了充电桩。家住南五环,在北五环上班,梁荣堂每天驾驶100多公里,续航里程对他来说绰绰有余。

梁工与他的腾势电动汽车
此外,由于戴姆勒的设计轴距较宽,车内空间充裕,这辆被梁荣堂昵称为“大白”的爱车,也成了与朋友打球、团建、周末家庭郊游的主要出行工具。与其他人不同,梁荣堂还经常开车往返于八百多公里外的山东老家。山东省的电动汽车推动力度很大,尽管车还不多,但高速公路上建的充电站很多,只要根据服务区的充电站布局,提前做好规划,沿途充两三次电,就可以顺利到家。2015年,梁荣堂就回了五趟老家,算下来就是八九千公里。
由于此前积累的经验,2016年1月,作为第六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的附属活动,当EV英雄会“电动先锋中国行”举办时,梁荣堂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时间已到年底,心里很躁,不想干活,就想出去。”

梁工分享北广行的趣闻
只是驾驶电动汽车长途跋涉2200公里,并非说走就走那么轻松,梁荣堂需要为此精心制定一套方案。他做了一个Excel表格,标出沿途高速路上的服务区,计算出每个服务区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国家电网提供的已开通充电服务的服务区名单,规划好行程。万一临近服务区无法充电,还必须提前规划好休息充电的地方。
尽管准备充分,意外仍不可避免。第一天虽然天降小雪,一路还算顺利。腾势如果保持在匀速行驶的情况下,电力下降的情况会很慢,而且充电速度快,因此梁荣堂一口气跑了近800公里。麻烦出现于第二天,降雪导致高速封路,又赶上G107国道全线施工,7小时里他只前进了70公里。真正的考验在第三天的冲刺阶段,为赶上前一天拉下的路程,梁荣堂一上午狂飙了550公里。下午15:30,到达的宜章服务区是国家电网负责的最后一个建有充电桩的服务区,此后广东境内所有高速公路均没有充电桩。打开“星星充电”APP,梁荣堂发现最近的充电点——广州凯景酒店,导航距离仍有292公里,这意味着,如果不愿再耽搁一天时间,他必须冒险尝试这段已超续航历程的距离。
梁荣堂再次发挥自己工科生的优势,通过观察,他发现不少节省电力的办法:1.下坡情况下保持50KM/h和80KM/h,能量输出并无明显区别,所以尽量将车子加速到80KM/h之后匀速行驶;2.下坡开启能量回收,车速下降明显,重新加速耗费能量更大,因此下坡没必要能量回收,应以较少能量输出维持较高速度;3.在比较陡的下坡,进行空挡滑行,实现在不耗电量的情况下多走几公里。

说走就走的大白
凭借精确的计算,到底目的地时,梁荣堂惊喜地发现,车子在行驶289.5公里后,还有27公里的续航距离。再看其他战友,有的提前出发了十几天才到,有的则半路抛锚,不得不弃车而行。
京广行之后,梁荣堂在车友圈中有了一定知名度,他也更乐意向身边的人宣讲电动汽车的便捷实用。在他的“忽悠”下,公司很快冒出好几辆“大白”。选择什么样的车,不光有实用的考虑,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身份的表露,在梁荣堂看来,“‘大白’车主,普遍受教育程度很好,有比较自由独立的思想。”
尽管在充电设施、车型选择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但随着像梁荣堂这样务实理性、敢于尝试的人逐渐多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电动汽车之旅还会太远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