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跟我们一起去做花茶?
2016/7/20 三联生活周刊

     上周,我们发起【去福建做花茶,我们包食宿】的活动,共收到974封报名邮件。根据大家与茶的故事及对旅程的期待,我们邀请了来自6个城市的6位读者,作为首次“访茶之旅”的体验者。

     他们将走进福建政和的隆合茶书院,跟特级制茶工艺师学习茉莉花茶工艺,亲自参与制作过程,在产地品尝最醇正的花茶。

     来认识一下幸运的6人“观茶团”

    

     黄丽嘉

     年龄:29

     职业:自由职业者

     城市:上海

    

     黄丽嘉出生于广东潮汕,一个寸步不离茶的地方。自懂事伊始她就跟着父亲一起品茶,为了提神、解馋,为了保持身材,更是为了传承。

     她毕业后从事了五年旅游行业的媒体公关和市场营销工作,曾就职于上海迪士尼乐园,事无巨细地策划并执行了无数场旅游业界营销活动。

     今年5月份,她决定告别朝九晚五的工作并专注于自己热爱的领域,一边接感兴趣的推广项目,一边经营Airbnb,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年青旅客,泡功夫茶给他们喝,帮助他们玩转一个陌生的城市或国度。

     “我一直在琢磨如何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去传播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或许是自创一个小资而健康的花茶品牌?国内市场这么大,却似乎还没有一个人尽皆知的茶品牌,而外国人对中国茶的接纳度也在日益增长……”

     期望:迈出空想的坐井观天,做出实际的“茶事”。

    

     胡塔娜

     年龄:28

     职业:政府公职人员

     城市: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

    

     自小生活在内蒙古草原,胡塔娜一直面对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茶园、采茶,对她来说只是诗词中的美好意象。

     她平日上班时会泡一些普洱,因为可以瘦身,减肥成功是她最骄傲的两件事之一。另外一件事,就是从成都318国道一路搭顺风车去西藏。7月底,这位蒙古族的姑娘就将去到她“心之所向”的养茶之地。她向往南方:“阴雨绵绵中,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站在一片茶海中闻着茶香,背着采茶筐……”

     期望:生命是用来丰富的,既是不断丰富自己,也用自己丰富他人。我希望能因知识感受一种文化,因文化理解一种生活,因生活结识一群朋友,因朋友开启全新自我。

    

     李 炜

     年龄:34

     职业:核工业科研工程师

     城市:北京

    

     大学毕业那年,李炜第一次在朋友家里喝到上好的西湖龙井,从此爱上品茶。现在他的茶龄已有十余年,工作之后压力越来越大,忙里偷闲泡杯茶晒晒太阳,这成为了他一天里最好的休闲时光。

     他尝试过很多茶,最爱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四川竹叶青,亦喜欢铁观音、六安瓜片和金骏眉。

     “此前花茶很少喝,因为感觉有些女性化,但直到2年前我来北京,偶然喝到北京的茉莉花茶,觉得那种茶香与花香的混合就像爱情一样奇妙,从此逐渐爱上花茶。”

     期望:喝了这么多年茶,制茶的流程却丝毫不了解,觉得特别神秘。希望参加这次活动,能够亲手做茶、品茶,和各位茶友们交流。

    

     蔡錞青

     年龄:35

     职业:自然教育公益人

     城市:广东深圳

    

     蔡錞青从记事起就没有一天是不喝茶的。

     大清早起来,她挽起白袖子,泡上一壶茶,甘甜清心;或在深夜用大玻璃杯装一杯茶水,意境就到了。她去一座山,也总会到茶园里转转,好多年前曾在福州的一座茶山上迷路,直到傍晚时遇到寺院僧人才找到下山的路。

     她说,给我们发邮件的那晚,家里茉莉花还在开,她喝了一杯贵州的毛尖,把花盆端到书桌上来,实在太好闻了!她想起小时候外婆后院像荷花一样种着的那缸的茉莉花,午睡的时候摘了,泡在水里,那真是一片清凉。

     蔡錞青在做自然教育,她的工作就是唤醒大家亲近自然的心。“始终没有过上很安逸的生活,还好茶总是有的,诗也总是有的,淡淡中也有味道。”

     期望:希望能收集各制作阶段的茶叶,做一些书签,写一些诗,记录普通手艺者的劳作感受,给爱喝花茶的父母带回一罐。

    

     向家乔

     年龄:21

     职业:学生

     城市:安徽南陵

    

     向家乔有个无比热爱饮茶的父亲,每年都会去泾县山区的农户家里买茶,最喜欢汀溪兰香。小时候他也曾跟着去买茶,依稀记得烘焙程度、陈旧等因素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而爸爸总说的那句:“绿肥芽状兰花样,书画难语新茶香”,至今他仍记忆犹新。

     去外地上大学后,他偶尔还是会喝从家里带过去的绿茶。现在,向家乔又去到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上暑期课程,在离家更远的地方,感受异国的历史与文化。但他亦十分愿意回国参加这一段“有温度的旅程”。

     期望:茉莉花茶是可以闻到春天的茶,我一直想有机会去探寻制茶工艺。

    

     王卓君

     年龄:31

     职业:投资

     城市:香港

    

     王卓君在福建的山区长大。小学一、二年级的清明前后,校长曾组织他们去采茶。老师告诉他们要采茶树最顶上的叶子,每人每天2斤,必须完成,同学们也暗自较劲,采得越多就越自豪。但这些用心采摘的叶子,在过磅交收后去了哪里,变成什么样子?这些都成了她一直牵挂的问题。

     父母那一代人还有开茶馆的,但是最近年轻人很多都改喝咖啡了。王卓君也是如此,但她选择以另外的方式来回归传统——关注手工艺,珍重每一个工具和物品的生活态度。她还运营了一个公众号,把妈妈多年的中医中药经验传播出去。

     “越是有阅历的人,越能欣赏茶,我还需要去学习一下。”

     期望:茶解百毒,自古就是养生良药,我希望能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趟旅程。

     ELSE

     前50位发来邮件的读者,你们应该已经收到了小编的回复,由《三联生活周刊》监制的茉莉花茶茶样将在8月下旬一一寄出,请耐心期待。

     其他朋友也请耐心,有了第一次的「花茶之旅」,还会有后来的「红茶之旅」、「岩茶之旅」,以及「原始森林访茶之旅」,这些都在我们的计划之中,你们的热情坚定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这次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将在腾讯新闻客户端上播出,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预定第一场直播,特级制茶工艺师杨丰老师将全程讲解、示范花茶的制茶工艺。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两件及以上享受9折优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