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招募|与名校长面对面-我们的小学教育,在培育什么样的儿童?
2016/7/26 三联生活周刊

    

     小学教育,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学龄前的孩子们,你们为上学做好了准备吗?家长需要给孩子报学前班吗?

     小学里,优秀的孩子有哪些特质?孩子处在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时,大脑发育和心理状态有什么不同?我们该怎样区别对待?

     知识学习是一种孤立的能力,还是与其他能力紧紧相连?家长需要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吗?

     我们真的是在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吗?

     这个周末,我们将招募对教育感兴趣的家长们,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芦咏莉校长面对面。这位学者型的校长将与我们共同探讨小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很多时候,对于家长们来说,学校是一个开放性不够的场所。这正如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所说,现代教育危机的核心,是由家庭的“密室抚养”与学校的“密室教学”之间的信任缺失所造成的。小学是孩子系统接受教育的第一站,我们总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真正的起跑线是什么?是各类商业机构宣传的残酷竞争,还是在技能之外的其他品性?在未来社会中,当知识不再稀缺,什么样的能力才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关键?

    

     今天的家长们,一部分实行“放养”策略,凡事孩子高兴就好;一部分焦虑感越来越强烈,认为未来社会的竞争将会比今天更加残酷,所以用各种培训塞满了孩子的所有时间。

     这个时候我们可别忘了,学校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学校里的老师是常年在探索教育方向的专业人士。我们的活动邀请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教授和《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吴琪,一起探讨小学教育的意义、目的与方法。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页面

     ▼ 与芦咏莉教授面对面 ▼

    

     嘉宾简介

    

    芦咏莉

     芦咏莉教授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199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她毕业后任教于北师大心理学院,研究领域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管理评估、咨询。

     她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国际比较的实践眼光,从跨学科角度,在小学阶段的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倡导全然接纳、合理定位、边界先行、过程激励的结构化育子艺术。

    

     吴琪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

     参与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提交报名表。

     系统审核通过后,以报名成功后生成的二维码为入场凭证。

     在有赞留下你关于“小学教育”的问题,我们将选取一些现场与芦咏莉教授讨论。

     票价:30元

     电话:010-84681076

     时间:7月30日 15:30-17:30

     地点:汽车博物馆报告厅,由14号门入(地铁9号线 科怡路 站C口,向东300米过天桥)

     注:本场活动参与者建议在12岁以上。

     场馆照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