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美国读中学?
2016/7/27 三联生活周刊

    

     点击以上封面图

     一键下单新刊「去美国读中学」

     摄影/ 于楚众

     前几天确定这期封面图片时,曾引发编辑部内的一场PK。一张图是一所学校教堂的晨祷场景:镶嵌着雕花橡木板的庄严空间里,天花板蔚然高耸,玻璃花窗透进柔和的天光,三个学生正在中央聚精会神地合奏,把人带入一个虚幻的时空;另一张是一个创客实验室的“InMoov”机器人项目团队,他们在厂房一样的简易空间里,手持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成果:头部可以转动,胸部基本成型,甚至可以和它握手了。

     第一张图看上去更加“高大上”,似乎更符合人们对美国私立中学的想象:高昂的学费,精英化教育,精心构筑的仪式性空间彰显着与印象中公立学校的距离。第二张图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冲击力了,可以想象上一秒钟,学生们还在白板上随意涂抹着想法,或者在为一个零件的安插位置争论不休,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实验室场景。不过,最终还是“创客”战胜了“教堂”。当然,这两个场景都是美国私立学校里真实发生的。但是,我们想通过这组封面故事引人思考的恰恰是:去美国读中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高大上”的想象中似乎有些误区。

    

     每周有四天,美国加州圣保罗高中的清晨是从礼拜堂开始的。(此图为本期备选封面图)

     与家长们“高大上”的想象相关的期待是——去美国读中学可以更便利地进入常青藤高校,新英格兰地区一批学校甚至因高输出率而被称为“小常青藤”。那么之后呢?——在藤校选一个热门专业,毕业后去华尔街,从此人生圆满。但是,我们探访的美国最负盛名的七所“小常青藤”学校,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校长们更乐意强调各自学校种族和阶层分布的多样性,还有对全面人格的培养——学校在橄榄球联盟比赛中的胜利,最近又排了哪部戏剧,音乐和艺术上有什么突出表现,而不想给人留下只重视学术的印象。他们不希望培养出未来的“常青藤绵羊”——那套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他们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校长们认为,这种目前正在引起美国社会反思的现象是对教育目标的本末倒置。为此,我们有必要先去探寻美国所推行的博雅教育的源头。

    

     美国康州卢米斯·查菲高中的周比赛日,一场对阵乔特·罗斯玛丽中学的棒球比赛

     博雅教育在美国落地生根的时代和目前的中国有某些类似之处。与我们这次探访的几所新英格兰地区一样,大部分顶尖寄宿制私立高中都在19世纪的财富变革中产生。那个时代堪称美国的“镀金时代”,社会对自我创造财富的机会,或者对白手起家式的故事尤为开放。新富们关心的一大问题就是谁会成为精英,以及他们的精英身份会如何传向下一代。

     那一时期,博雅教育从英国到美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19世纪末耶鲁大学教授乔治·拉德指出的:“博雅教育在以前指的是适合于一个自由人或一个绅士的教育。……现在我们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绅士阶层呢?不过,博雅教育也许可以定义为铸造自由心灵的教育。”可以说,博雅教育在美国的转变不仅是教育对象的转变——从“绅士”到“自由人”,更是教育目标的转变——侧重点从“雅”到“博”,不仅是塑造性格,更是训练理智。由此,“通才”取代“绅士”,成为新的教育理想人格。

    

     卢米斯﹒查菲高中的合唱排练

     一个多世纪后,更可以明显感觉到“新精英”文化的崛起。正如校园里随意的着装风格所透露的信号一样,这里并不鼓励财富地位的彰显,穿着带有明显LOGO的奢侈品牌甚至是为人侧目的。诚然,这里的学生是一些得天独厚的年轻人,三分之二的学生家庭能为他们上高中支付每年4万美元以上的费用,学校每年对学生的平均支出几乎是大多数高中的十倍,常青藤大学对这些高中的录取率是全国平均值的三倍以上。但是,占领了精英学校的有钱人积聚财富的方式在变。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西莫斯﹒可汗(Shamus Rahman Khan)对精英文化的研究,在1929年最富有的0.01%的美国人的大部分收入来自资本,只有10%来自工作。到1998年这个趋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对最富有的美国人来说,仅17%的收入来自资本,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工作。对于这些精英二代或者新精英来说,以前的地位是通过继承得到的——围绕财富、血统和关系来建构世界,而现在地位要靠一个人的能力和个性特征。

    

     美国新泽西州佩迪中学的校园

     大学也有了新的选材标准。上世纪50年代,SAT成绩成为主要评估指标,意味着将特定的数理、阅读、写作和词汇能力,作为辨识天赋的标识。但是在一流高校中,评判标准则更加多样。哈佛招生办主任曾在SAT盛行之时表达了焦虑:“真的存在什么好的方法来辨认和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善良、人性、同情心、热情、责任感、活力、创造力、独立性这些特质吗?我们到底要不要在乎这些?”在对这些大学的研究中发现,它们选择性地放弃了纯学业成就作为录取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加无形的个人特质,“一个出色的或者有趣的特长”被列入到申请大学的流程中。

     就在去年底,83所美国高校共同宣布了一项计划,即共同创建一个新的大学申请系统——CAAS系统(联盟申请系统),它或将取代旧的CA系统(通用申请系统,包括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加州理工、杜克等大学已宣布加入这个系统。申请人从9年级开始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申请档案柜,从而更全面展示自己高中阶段的成长过程。创建CAAS系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旧系统仅凭650字文书及简历申请的不满,他们希望新系统可以招收到更多具有批判思维、人文修养、演讲能力的学生,而不单是学术背景优秀的申请者。 这就将天平更进一步向私立学校倾斜了,因为它们有更多的财力来为学生们培养多样化的兴趣买单,创设音乐、绘画、摄影、雕塑和舞蹈项目,成立从造机器人到天文观测等数不胜数的俱乐部,这些活动也是博雅教育的核心部分。

    

     圣保罗高中的一堂美国电影课,采用了哈克尼斯圆桌教学法

     在这一组封面文章里,我们以《博雅教育与新精英》为开端,分析了博雅教育从英国到美国的转型和发展,也以此厘清此次考察的出发点。紧接着,在《美国私立高中考察:博雅教育的视野》一文中,描绘了这次在七所顶尖私立中学里的见闻,特别是博雅教育令人惊异的宽广度和挑战性。在其中,所呈现的不仅是课程和活动的多元化,更是一种更广阔的思维框架,包括人文视野与思辨精神、STEM教育、环境教育、领导力培养、世界公民意识、联盟的竞争与合作等。这些学校也以此回应了有关新精英教育的挑战:在一个更开放的世界里,使新精英们与众不同的不再是特权的排他性,而是对不同阶层的兼容并蓄,是对不同文化的杂食能力,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

    

     布莱尔高中的“创客空间”里,闫一川的手工制作木船一天天成形,作为他建筑课的结业作业

     随后是中美两个家庭的教育故事。在《教育的多重环境:一个美国家庭的选择》中,讲述了波士顿近郊一家人的择校故事,其纠结与辗转比起中国家庭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让我们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们对学校“国际化”的看重,这种国际化不是贴标签,而是不只站在美国的角度看问题,而是始终站在全世界的角度,去认识不同的人,认识世界。而《教育即生活:另类美国高中》则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中国孩子的故事,他选择的学校是进步主义教育的老牌堡垒,不跟随大学指挥棒转动,而在教育中奉行劳动和运动,亲近艺术,认为这样的人才完整。而从更普遍意义的文化比较层面看,中美教育的差异在哪里?其背后的文化根源是什么?——《中美教育:孔子还是苏格拉底?》一文中呈现了一个美国教育学者对此20多年的研究成果。

     最后,在《青春期 :寻找“天命”的旅程》中,我们试图探讨高中教育面临的未来挑战:青春期的大脑,是否是一种进化设计,可以更好地引导来应对一个复杂多变、高度不确定的世界?

    

     康州波特女子高中校园和草坪上享受午后时光的女生

     再回到我们的两张封面图片。从博雅教育的精髓来看,“创客”们的实验是更直白的体现——在学校里创造一个场所,让他们在这里使用一些工具、材料及专业技能进行创造,培养一种“知道就能做出来”的乐观进取的态度,和不断将新的想法转化为现实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而在教堂的“高大上”场景中,其实也有一些不易察觉的信息:教堂中央高悬着1000个千纸鹤,那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师生们为纪念死难者亲手做的。我们探访时正值日本熊本县地震,它被重新悬挂起来,再一次唤起爱和同情。如果能回到教育的本源,去哪里读中学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本期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去美国读中学:博雅教育与新精英(贾冬婷)

     美国私立高中考察:博雅教育的视野(贾冬婷)

     教育的多重环境:一个美国家庭的选择(贾冬婷 龚融)

     教育即生活:另种美国高中(当当妈 贾冬婷)

     青春期:寻找“天命”的旅程(陈赛)

     中美教育:孔子还是苏格拉底?(杨文轶)

     | 社会 |

     热点:邢台大贤村:洪水里的生死场(王丹阳)

     数据:《Pokémon Go》,正在引爆(张星云 驳静)

     调查:如何把钱安全地借给陌生人(杨璐)

     城市:深圳湖贝村:“城中村”的另一种选择(丘濂)

     人物:李济:中国人的考古之始(奚牧凉)

     访古寻城:女巫在我们的城市中(唐克扬)

     | 经济 |

     市场分析:流动性陷阱背后(谢九)

     | 文化 |

     话题:一名被“荣誉谋杀”的女子(张月寒)

     专访:《蓝》《白》《红》背后的人(张月寒)

     戏剧:《不眠之夜》:浸没式戏剧的流行鼻祖(驳静)

     音乐:压抑城市中的身体乐谱(黑麦)

     电影:《寒战2》:升级权力的游戏(宋诗婷)

     设计:凡尔赛宫里的瀑布(钟和晏)

     时尚:女首相的豹纹高跟鞋(何潇)

     科技:宫颈癌疫苗:10年等一回(曹玲)

     思想:蒙田的生存策略(薛巍)

     书评:让康德助我们长大(顾文豪)

     | 专栏 |

     邢海洋:平仓线上的生死博弈

     苗千:寻找生命之旅

     张斌:独立调查者是要被跟踪的

     宋晓军:留给中国的时间也不多了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点击下面封面图

     一键下单新刊「去美国读中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