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只有大长腿,看懂里约奥运开幕式上的七张面孔
2016/8/6 三联生活周刊

     北京时间2016年8月6日早晨七点,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正式拉开序幕。

     开幕式中巴西搬出了自己国家最优秀的人物,有些活着,有些已经去世。这些人构成了巴西文化最吸引人的一面。无论是音乐,还是电影,或者是时尚,又或者科技,还有文学与体育,这些最优秀的巴西人构成了这届开幕式的当之无愧的灵魂角色。无论在场,抑或缺席,他们都成为认识这个国家的符号。

     尽管超模吉赛尔的优雅长腿令全场惊艳,但我们还是来全面认识一下作为巴西符号的七张面孔。

     1梅洛蒂亚

     在2015年,他得到巴西流行音乐大奖MPB(巴西流行音乐)领域的最佳歌手大奖。他涉足的英语领域包括MPB、摇滚、布鲁斯、灵魂音乐和桑巴。这些音乐形式,体现了巴西流行音乐的特点,既融合了欧美流行音乐元素,又结合了黑人音乐(黑人音乐对欧美音乐发展本身注入了很多鲜活的因素),同时具有古巴当地印第安土著特色。这种融合性,使得梅洛蒂亚,乃至于整个巴西音乐具有一种天然的国际特色和个性特征。

     2达维奥拉

     2003年为他摄制了一个纪录片,起名为《我活在当下》,表现他和里约热内卢当地人与桑巴共同体的人们。纪录片非常真实,有记者评论道,苏展现的达维奥拉生活就好像是一个真实的王子。他至今仍在里约热内卢为巴西人中间表演。

     这种人才算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吧。

     3

     汤姆·乔比目

     他那首《来自依帕内玛的女孩》为其他的艺术家重新制作了240次,是史上被制作最多次的音乐作品之一。

     乔比目生于里约热内卢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记者、作家、教授和外交官。父母离异后,他随母亲迁居到依帕内玛海边区。在那里他受到很好的音乐启蒙与教育。他的音乐被认为是爵士标准音乐,而他本人则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音乐人。在2012年,他去世8年后,第54届格莱美音乐大奖给他颁发终身成就奖,可见他的地位和在西方流行音乐领域的接受度。

     4

     吉赛尔·邦辰的开幕式走秀

     邦辰生于1980年,她出生于巴西南部,父亲是银行职员,母亲是一个大学老师与作家,他们都是巴西的德国人后裔。她有五个姐妹,其中一个和她是双胞胎。1993年,她进入到一家模特培训机构学习,随后她在逛商场的时候被一家精英模特公司发现。1994年,14岁的时候就到圣保罗开始自己的模特生涯,16岁,她就参加了纽约时装周。17岁,她到伦敦,18岁的时候她登上了《时尚》(VOGUE)杂志的封面——头一次。她是1990年代后期,巴西超模群体中率先脱颖而出赢得国际声誉的。在2000年到2007年上半年,她一直是维多利亚秘密(内皮品牌)的“天使”(Angels)之一。2004年,她成了世界上费用最高的模特,2007年,她成了娱乐行业最富裕的人中的第十六位,到2012年,她是福布斯排行榜上挣得最多的女模特。在吉赛尔·邦辰身上,“美丽是无价的”这句话得到最完美的体现。2014年,她被福布斯列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中的第89位。

    

     吉赛尔·邦辰

     这位巴西历史上最成功的女人,向世人展示了巴西的美丽,成为巴西一个不可忽视的美丽名片。

     5(Alberto Santos-Dumont,1873.7.20 –1932.7.23)

     在开幕式现场,有一架看似简陋的飞机飞过天空,机上站着一位引航员,他眼睛空灵,注视远方。飞机飞过里约热内卢的夜空,面包山、基督山、科帕卡巴纳海滩……一一巡视一遍。

     机上那个人就是桑托斯·杜蒙。他是巴西人永远的骄傲。他出生在巴西南部,至今他出生的那个小镇已改成他的名字,他的父亲是个富有的咖啡生产商。杜蒙后来到巴黎学习航空学,并在那里度过自己成年岁月。他在法国取得巨大名声是在1901年,那一年,他驾驶飞艇绕埃菲尔铁塔飞行一周,世界第一人!

    

     桑托斯·杜蒙

     杜蒙在1906年制造出来欧洲第一架动力飞机,在那时候,他并不知道莱特兄弟的发明,并在当年创造留空21.2秒飞行220米的记录。

     他被巴西人看作国家英雄,被称为航空之父、飞行之父,受到极大尊重。在1931年到1932年,杜蒙担任巴西文学院主席一职,他去世时巴西正在打内战,但听闻噩耗后,交战双方为他停战一天,以示哀悼。巴西人对科技和知识的尊重,令人动容。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以这种方式缅怀这位国家英雄,也是理所当然,用飞机俯瞰的角度航拍里约市,也是创意十足。

     6(Carlos Drummond de Andrade,1902.8.31 – 1987.8.17)

     开幕式表演接近尾声时,一个少年出现了,他在城市钢筋水泥里一脸迷蒙。绿色在城市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甚至于灭绝,人类占领了自然的领土,建造起来丑陋的高楼,而将自身绝缘于富有生命力的自然之外。少年在灰白色的地面上发现了一抹绿色,这时候,耳边响起了女演员费尔南德·蒙特纳哥和朱迪·丹奇分别用葡语与英语朗诵的巴西诗人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的《小花与丑陋》。一朵小花,它也许不美,但它确确实实是一朵小花,它冲破世俗、谎言和仇恨与丑恶,破土而出。这是巴西国家的象征,象征着新生,象征着对于过往的告别,而“一个新的世界”正是巴西人这届奥运会的承诺。

    

     德鲁蒙德

     诗人德鲁蒙德是公认的历史上最好的葡语诗人,对巴西而言,他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国家文化符号。他的诗作以一种现代主义的风格呈现,用韵永远是自由而不拘泥的。现代主义的诗作分为两种,一种是强调主观的,一种是客观而具象的,德鲁蒙德是属于后者的。他深受美国人喜欢,很多重要诗作都被美国人翻译成英语。

     7(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生于1969年8月11日)

     奥运会开幕式最后的流程是点燃圣火。谁将是那个点燃圣火的人,无疑是一届奥运会最备受瞩目的,当然也是最大悬念所在。本次点燃奥运会火炬的是巴西马拉松运动员利马。绝没想到!然而由他最后点燃圣火,却也是理所当然。首先,现代奥运会之父顾拜旦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这一项目,此后,它一直是奥运会的常规项目,也是最重要的长跑项目之一。其次,利马身上所体现的奥运精神,在他2004年得到顾拜旦奖章的时候,已为世人所知。

    

     利马点燃圣火

     2004年,本有可能冲冠的利马,在赛跑的过程中被不明身份的人推到了人群之中,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再次进入跑道,继续奔跑,并最终摘得一枚铜牌。他是那一年最让人感动的运动员之一,而他身上所体现的运动精神,也成为巴西人的骄傲。

     巴西人似乎有意用这个出人意料的安排,使得我们再次将目光凝固在奥运会的本质上,奥运本质并不是金牌、银牌、铜牌的数量,而是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这种精神更多是对自身的一种超越。

     (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下面封面图

     一键下单新刊「南海博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