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好茶 | 武夷岩茶诞生记
2016/8/24 三联生活周刊

     上月,我们推出了武夷岩茶【水仙】,制茶人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锋父子。视频记者跟随拍摄多日,用镜头记录了一款岩茶诞生的全过程,讲述了土地与茶人的温暖故事。

    

     如孕育一个婴儿

     武夷水仙由生长在沟壑幽深处的树叶

     成为茶客口中的珍物

     岩骨花香来之不易

     点开视频 观看岩茶的诞生

     镜头之外生活之中

    

     五月的武夷山依旧很潮湿。

     并不宽敞的青间里,四个摇青的男人低头忙碌着,弥漫的茶叶清香稍稍缓解了潮湿带来的不适。刘峥没有时间招待初来乍到的我,只是高声说到:这筛我已经摇到一千下了。我端起机器开始拍摄,忙碌的人们只是抬头微笑了下,手里的活儿并未停止。没有多余的语言和准备,他们就这样跌进了镜头里。

    

     清晨的茶厂并不宁静,伴着虫鸣狗吠,采茶女工早早就起了床,收拾妥当准备进山。门口站着的老奶奶掐灭手中的烟头,散去最后一口烟雾后我看清了她的脸,清秀消瘦,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刘峥说,她已经快80岁了,也是来打工的采茶人。一路同行,老奶奶走在队伍的前面,她对山一定是无比熟悉的,动作轻盈而敏捷。爬到一半路程时,多数人都难掩疲态,她依旧很轻松。同行人说她是劳累命,这个年龄了还要出来打工,老奶奶并不回应,也许对这样的问题已经习以为常。

    

     爬到山场需要一个小时,跟着他们急行军般的速度和时刻处于不知何时是尽头的焦虑中,即使我只带了最少的设备,依然吃不消。“带山”邹叔怕我跟丢,时不时停下来等我。他熟悉这里的每一片山场,据说每年要上山200多次。去年进山时碰到过熊,所幸没有幼熊在周围,平安无事。

    

     挑夫“青蛙”爱讲黄段子,有时会招来女工们嫌弃的白眼,有时她们又被他逗的咯咯笑。青蛙来自江西,个子不高,腿部肌肉非常发达,之前在广东做过搬运工,所以每次挑着100斤的茶青下山依旧可以步履如飞。为了跟上他的速度,我总要快跑几步,到山下时已浑身湿透。青蛙几乎每天都自己捕鱼吃,用自制的竹篓,常常捕到大的河鱼。这让刘峥的叔叔刘文很泄气,他捕的鱼总是没有青蛙的肥大。刘峥有四个叔叔,茶季繁忙时都会来帮忙。不会做茶的老大会让儿子刘伟过来,老二则帮着厂里采买食材,老三刘文和老五刘斌是制茶能手,充当着茶厂大师傅的角色。刘峥的父亲刘锋排行第四,是第一代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茶厂的主人。每到茶季,颇有一种父子兄弟齐上阵的热闹。加上茶工和各地慕名来拜访的茶客游客,小小的仙凡茶厂嘈杂又生机勃勃。

    

     我最喜欢的还是入夜后的茶厂。机器轰鸣声不断,制茶间隙的师傅们为了打发漫漫黑夜和困顿,常常聚在一起唱歌玩笑或是聊些田间趣事,紧绷的情绪被稍稍缓解。此时人们脸上透着生机,是劳动之余努力寻找欢乐的意愿,真实又感人。还有偶尔陷入的集体沉默,伴着窗外的蛙声,时间流逝的静谧而庄重。

    

     刘峥鲜少享受这种忙里偷闲的乐趣,他主要负责午夜后的工作。穿梭于各个工作间的刘峥,不停地观察茶叶的形状,闻着它们的气味,判断着前后细微的变化,像个挑剔的处女座。而窗口墙边总能看到他喝完的红牛空罐。刘峥说虽然有幸得到父亲亲传,但依然如履薄冰,所以他更加专注于制茶技艺,不敢怠慢分毫。某种程度上,他没有把茶厂做大的野心,更多的是专研技艺,满足现状。从刘锋刘峥父子身上看到的就是这种古朴的匠人精神。

    

     “岩茶下山”这晚大家吃饱喝足领了工钱准备回家,我的拍摄也进入了尾声,茶厂最繁忙的日子即将结束。刘峥落寞地坐在车头吸烟,他真的享受这种没日没夜做茶的日子,十足十的茶痴,所以对人去楼空感慨最深的也是他。于我而言,整个岩茶拍摄过程既快乐,又有很多挣扎和力不从心。最后化成一份对岩茶的遗憾,让人分外珍惜喝茶的时光。就像本片监制说的:“谁说茶性孤?每个环节都充满了人的关照。希望喝茶别忘了土地、劳作和老天的眷顾。”

    

     现实生活永远比镜头里的故事精彩,我将带着对这部片子的遗憾进入下一部片子的拍摄,在遗憾之中缓慢追寻圆满。

     【岩茶·武夷水仙】

    

     生长于武夷山白云岩沟壑幽深处。鲜叶经过摇青、杀青等工艺后,散发“岩骨花香”。当滚热的水注入茶壶中,那些封存的浓郁花香被再度唤醒,喷薄而出。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两件及以上享受9折优惠

    

     客服邮箱

     service@lifeweek.com.cn

     客服电话

     010-84681077

     (工作日 10:00-17:00)

     ▼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