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进行时 | 为什么不快乐,怎么才能快乐?
2016/9/30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下期封面专题:学会幸福

     ●

     ●

     ●

    

     (下期暂定封面图)

     积极心理学总结过一个“幸福公式:H(幸福)=S(设定点)+C(客观环境)+V(主观行动)。

     客观环境C指生活中无法改变的事实(如种族、性别、年龄、伤残)和可以改变的事实(如财富、婚姻状况、住址)。主观行动V则是你选择做的事情,比如冥想、锻炼、度假等。

     在这个幸福公式里,基因占50%,客观环境占10%,主观行动占40%。很难说这样的比例分配有多么精确,更重要的似乎是传达一种态度:追求幸福并非捕风捉影,只要有行动、努力以及有效的技巧,便可以长远地改变自己的幸福程度。

    

     其实,按照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我们绝大部分的日常痛苦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健康的人类大脑在正常的思考过程中自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痛苦。因为大脑的进化不是为了让你感觉良好,而是帮你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生存下来。

     一方面,就个体的角度而言,我们应对压力的方式是“战/逃”,它是一个“不要被杀”的装置,我们的祖先越是能更好的预测和躲避危险,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就越大。

     另一方面,早期人类生存下来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从属于集体。而大脑保护我们不被集体排斥的方式,就是不断的给我们关于被拒绝的警告,并让我们不断将自己与社会中的其他人比较:我合适吗?我做的对吗?我的贡献大吗?我和别人一样好吗?

     所以,现代人的种种虚荣、攀比、不知足、杞人忧天,都是进化种下的因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了在一个不同于非洲大草原的新环境中生存,为了克服大脑的负面偏好,我们必须练习去想思考美好的事情。

    

     比如积极心理学认为,我们应该努力去回忆一天里发生过的快乐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大脑倾向于记住那些痛苦的事情,而遗忘快乐的事情。我们还应该学会感恩,感恩是最强大的幸福促进剂,每天记录下一些令你感激的事,经常向你的家人、朋友表达你的感激,确切地告诉他们:他们为你做了什么,以及你的感受如何?

     在《文明与不满》中,弗洛伊德这样写道,“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减少了环境引起的痛苦,也减少了由身体引起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造成的痛苦却在不断增加”。

     今天的我们越来越多的活在互相比较的感觉中的。这种比较既可以给人带来自信,也可以给人带来自卑。当它让人自卑的时候,负性的自我肖像就会慢慢形成,久而久之,自我的形象开始歪曲,认知、情绪和行为开始失调。

     整个时代的焦虑和抑郁就是这样慢慢累积而成的——什么都可以用钱买,什么东西都可以物化,物化之后就是心灵的普遍空虚。所以,每个人都拼命想挣更多的钱,以此来处理自己的焦虑。每个人都想着利用别人的紧张、焦虑来获益,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紧张、焦虑。

    

     对于积极心理学,我总觉得其中有一些刻意、勉强的地方,我也不相信有一个公式可以让我们按图索骥,得到幸福。但是,有一些关于幸福的只言片语,反倒更让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比如多亲近自然会让人更幸福。

     1984年,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E.O.威尔逊第一次提出了“亲生命假说”,认为人与自然,包括植物、动物、风景之间存在一种本能的纽带。人类虽然已经从非洲草原迁移到城市森林,但我们大脑的一部分仍然停留在远古时代。亲近自然,关心宠物,打理花园,不仅有益健康,而且是人类从情感上维系自我的一种方式。

     城市生活是巨大的压力源。任何一个人在离开繁忙的城市,进入平静的公园时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心跳降低,肌肉放松,心情变得平静,思维变得清晰。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花一个小时与自然亲密接触,他们的记忆力和专注度就能提升20%。

    

     我的一个朋友不久前参加了一个禅修班,在深山里待了三天,吃素食、听禅师讲道,但她说真正对她有帮助的,是远离手机,亲近山水,那种安静本身才是治愈的根本。

     再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说的,幸福的秘诀就是多一点自由时间,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到时间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写过一本叫《时间心理学》的书,专门谈一个人对时间的认识如何决定了他/她看待事物和生活的角度,也决定了他/她的生活。

    

     我的一位采访对象,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精神科医生徐凯文告诉我,我们今天的浮躁和不快乐也许与时代运转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世界的脚步那么快,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总想立刻得到的满足。不好看,就整个容,整容后就觉得好看了;心情不好,就去嗑药、喝个酒、迅速的满足……但真正能够让人感到幸福和愉悦的东西,都是需要时间的,比如你和你身边的人的亲密关系,你感到被爱、被支持,被理解,也能去爱一个人、支持一个人、理解一个人,这些都不是即时你马上买个什么就能实现的。

     对于活着这件事情,欧文·亚隆(美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有一个绝妙的比喻——一张商场的限时兑换券。当暮色临近,打烊在即,而你的礼券还没有兑换出去,恐惧便发生了。在死亡面前,人们表现出千奇百怪的症状,说出各式各样的遗憾,但其核心同一,即遗憾自己从未真正活过。

     所以,最后我想推荐一本书——《影像中的生死课》,作者是陆晓娅,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她在年近六旬的时候,在北师大开设了一门名叫《影像中的生死学》的课,以十来部电影为媒介,以自己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丰富经验,搭建起一个谈生论死的平台,“把死亡变成普通人也可以言说的事情”。

    

     《影像中的生死课》(陆晓娅 著)

     我问她,现在社会已经这么焦虑了,为什么还要刺激人们的死亡焦虑?

     她说,“当你想着死亡的时候,就是生命在向你提问的时候。当你想到自己一定会死的时候,就会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下周三面世的新刊将会对“学会幸福”做更全面、详细的封面专题报道,敬请关注;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