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再兴:阿里“未来医院”或将促成医药分开
2014/11/27 医学界智库
导读:
“阿里已经放开了网上的挂号系统、支付系统,这可能是个颠覆式的模式!”
作者:吴天飚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阿里已经放开了网上的挂号系统、支付系统,这可能是个颠覆式的模式!”在25日的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七届二次会长(扩大)会议暨第二十六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原巡视员(正司级)温再兴在演讲中高度肯定了阿里巴巴的“未来医院”模式,并认为此模式可有能促成医药分开。
温再兴说,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是国务院医改四个分开重要改革之一,随着当前各地公立医院改革进程的加快,限制处方自由流动的做法越来越不合时宜,未来处方自由流动将是“水到渠成”的事。但由于放开处方自由流动涉及到医院自身的药品出售利益,在短时间内放开的可能性依然较小,需要靠外力来推动。
在此情形下,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企业做了多方的探索,温再兴介绍,近日在云南正在推进的院店合作模式,即由医疗机构和药店双方通过谈判共建一个“院店管理委员会”,将社会药店与医药药品价格实行同价销售,药品“同城同价”,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得医院、社会药房、医生及患者多方实现了多赢局面。但此模式的也存在着漏洞,假如地方政府不允许,医院就无法进行操作。
谈到目前正在试行的药房托管模式,温再兴认为也存在着争议,药房托管模式采用了医院与某家企业合作分成的模式,阻碍了其他企业的合作路径,也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而在此同时,受托方承办药房托管的单位,必须进行二次议价,还可以和工厂谈判要求让利,而作为药企则不愿意接受二次议价。对于这个模式,温再兴表示虽然有文件在出台,但真正进入操作的实例不多。
而对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未来医院”模式,温再兴表示“很值得大家去想象”。据介绍,阿里目前正在测试医院药品电子处方平台,患者在医院看完病以后,可以通过手机安装的APP软件将医生开具的处方上传至电子处方平台,发出购药请求,而“接单”的药店则报出相关药品的定价,由患者来选择购买哪个药店的药品。
通过这个平台,患者可以向社会药店购买低于医院20%价格的药品,还能像“滴滴打车”一样得到补贴,这种通过电子处方进行在线比价购药的模式,在给普通患者看病买药带来惠利的同时,客观上架空了医院的药房,将患者于院外的药店直接对接起来,一举实现了医药分开。
医院药房被架空以后,势必影响到医院和医生的收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以弥补外,温再兴说,医院也可以同样引入医院药品电子处方平台,根据医生在平台上的处方对医生实行奖励,“譬如医生每次通过平台开处方,就给他奖励20元”,从而将医生的“灰色收入”变成“阳光收入”。
另外,从医保角度来看,目前国务院出台了商业保险公司来承担医保保险的范围,那些相对更加低廉的费用必然会更受保险公司的欢迎,假如阿里在和医保结算部门的结算系统挂钩,势必在整个诊疗链上实现了医药分开。
温再兴预期,一旦“医药分开”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从医院流出来的处方药将会形成一个庞大的零售药品市场,这个局面不但会给患者和药店带来益处,也将提高医生的合法收入,让医生彻底摆脱以多开药来提高收入的畸形创收模式,从与诊疗无关的事务中摆脱出来,更加专注地去关注诊疗本身,也必将改变医生和患者的关系。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认为阿里这一招在目前来看是医药公开最好最快的捷径!”在演讲最后,温再兴如此评价阿里的“未来医院”模式。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与界友们一起互动起来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