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人少事多
2015/2/5 医学界智库

     ?

     导语:2月4日,据接近国家卫计委的知情人士向《医学界》确认: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刚刚到位。

     作者:李草凡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

     去年下半年获批之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下简称“卫计委医管中心”)的“三定”方案(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2月3日发布。该中心隶属于国家卫生计生委,为正局级事业单位。接近国家卫计委的知情人士4日向《医学界》确认:相关人员刚刚到位。

     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的相关信息显示,该机构承担了七大主要职责,却只有区区30个编制。这从一开始就引发两大疑问:一是他们忙得过来吗?二是有些职能(诸如医疗机构评价)为何不让给第三方来实施?

     尤其是在“精兵简政”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背景下,这一新机构的成立颇有些耐人寻味。

     职能重新梳理

     2013年政府机构改革时,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原卫生部的医政司和医疗服务监管司合并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主要负责政策制订和微观管理;新组建的卫计委医管中心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为“执行机构”,主要负责具体层面的操作。

     比如,该机构主要职责的第三条:“组织实施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高值耗材临床合理使用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对临床用药、高值耗材规范应用提供指导。”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之后,器械耗材也将采用类似做法,并且上海已先行一步。市场猜测,新成立的这一中心为高值耗材的专门管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其有可能与多部门联合推进药品和耗材的集中采购、配送制度改革,研究医保采购的实施办法和价格谈判机制。

     又比如,机构主要职责的第二条“对各地医疗机构评价和巡查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接近国家卫计委的知情人士分析,医疗机构评价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新机构或将整合原来由医政医管局评价处负责的医院等级评审职能。

     该中心的第六大职能中提到“国家卫计委职能转变相关工作”,显示出其设立应该是出于国家卫计委相关工作的整体分工部署。

     做事还是越位

     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列示了卫计委医管中心的七大职能非常庞杂,涉及到医疗技术标准的制订,对医疗机构运行情况的监测,对各地医疗机构的评价和巡查,推动落实社会力量办医等,不一而足。

     而且根据这部分第六条的表述,“联系各省(区、市)中心”,可以推测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也将成立相对应的机构,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垂直体系。

     中国社科院一位长期关注和研究医改的青年学者认为,此前这一轮机构改革中把具体做事的部门都精简掉了,从某种程度上说,眼下卫计委医管中心的成立,是在“纠错”。

     然而从国家层面来说,以区区30个编制的人力,显然难以完成上述相当繁重的职能;对应到各级地方层面,情况应也类似。

     令人疑惑的是,七大职能中有一些明显属于中介性质的业务,比如对医疗机构的评价、对临床药品及耗材使用的监测和评价等,为什么不能放手交给市场来做?

     2014年下半年,卫计委医管中心刚刚获批之时,即有市场人士质疑: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进程中,新机构能够获准成立耐人寻味。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

     微社区想对本文发表看法?欢迎进入微社区交流、讨论。(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

     关于我们

     《医学界产业报道》是垂直新媒体《医学界》的产经板块,每日新鲜分享医疗产业的政策动向、投资热点、管理智慧、趋势研判。同时联合百位业界翘楚发起医疗投资与管理俱乐部,线下沙龙呼应线上互动,共同关注产业变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