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涛:应考虑医生合法利益
2015/6/13 医学界智库
导读:“要想医生成为你的雇员的话,你是招不到好医生的。什么时候医生可以成为自由执业者,流动可以有非常好的价值的话,那医生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整理:李草凡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的敢于直言和精辟幽默早已闻名医学界。在6月13日举行的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第11届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他参加了“资本进入医疗,如何迎战?”这一环节的议程,以《公立医院的资本智本观》为题发表演讲,并参与了其后的嘉宾互动。
在一个半小时的议程中,段涛院长多次谈到医生的价值问题,他主张通过自由执业解放医生的生产力,在流动中实现医生的价值。以下是相关部分的发言摘录。
现在我们有一个悖论,这个悖论不太好听,因为我们在聊的时候,有的领导也说你们医生的收入不少了。虽然说你的台面收入不多,但是你还有那么多的灰色收入呢,就不要再提改了吧,你们再提改,其他人怎么办。你们实际收入全都加起来,不算低了吧。然后一转身说,我们要坚决打击红包、回扣,红包、回扣是入刑的。这是一个悖论。一方面说要提高待遇,一方面说你们差不多了,但是又说这是不合法的收入。
医生的诉求很简单,给医生一个体面的生活。他不至于一大早起来去挤公交车,不至于要他去天天为了省点钱给孩子读书,去节约那十块二十块钱的饭钱吧。我希望他有一个前提,得有一个合理合法合适的阳光收入。其实医生要求真的不高,不仅是这些专家,不仅是美中宜和,是整个医生群体,包括我们的小医生。
这是要解决根本的问题,而不是某一个专家,某一个专业的问题。大家怎么解决?希望政府在医改的时候更多考虑到人性,考虑到医生合法利益。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东西,结果落地落不了。这是有道理的。你是只讲奉献不讲体面的收入,你不讲这样的合理合法阳光收入的话,你怎么可能可持续呢?
第二,怎么去解决?根本的解决机制是什么呢?是自由执业而不是多点执业。我们对医生的要求,我作为院长不得不要求医生说,既要又要还要,后面是医生加的“还他妈要”,就是院长又要我医疗做的好,还有教学、科研、写书、服务态度样样都好,但是什么时候考虑过医生个人呢?
这种机制和前提之下,我们要求很高,但是回报的东西很少。所以这个大的机制上,我们医改的时候,什么时候除了把病人放在主要的位置上,是不是也可以把我们的医务人员作为一个人来考虑,要考虑到人性。根本的机制解决的,你说从周一到周五已经累成那样了,还要让他透支去多点执业。
更重要的是自由执业,他可以选择我到公立医院执业,也可以到私立医院执业,也可以到自己的诊所执业。其实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这个体制,离开了这个体制就觉得没有办法活,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你说我把公立医院变成社会资本投入,你的钱给你翻一番,他还是觉得体制好,这就是另外一个悖论,我们一方面骂体制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体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解决人的流动性,充分解放生产力这个群体。流动才会有市场价值,才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我被挖的时候,一定不是因为钱。因为在体制内有很多无奈,有很多的限制。作为一个人来说,特别是医生做到一定程度的话,梦想和情怀一定比钱更重要。有一批医生,钱对他们而言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的梦想和情怀。但是你现在对小医生、普通医生谈梦想和情怀太矫情,所以大医生才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去谈梦想和情怀。如果说我有哪一天离开的话,可能是为梦想和情怀去做了。
最近看了一个段子,为什么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可以畅行无阻,下面的妖魔鬼怪那么小却打不过。有一个理由是说,因为天宫的那些人是雇员,而下面的妖魔鬼怪再小也是合作伙伴,是创业者。所以接下来你要想医生成为你的雇员的话,你是招不到好医生的。站在公立医院院长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我们这里挖人,但是我想说,什么时候医生可以成为自由执业者,流动可以有非常好的价值的话,那医生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你给医生的定价也有一定的的标准了。
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