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缺乏?网络医疗补上!
2015/6/15 医学界智库
导读:现在美国已经有超过10%的全科诊疗行为在网上实现了。对中国而言,互联网医疗能够弥补没有全科医生的缺陷,也能缓解医生资源缺乏的现状。
作者:田栋梁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我想跟他的全科医生开个电话会议。”
“对不起,他没有全科医生。”
“他为什么没有全科医生呢?”
“对不起,我们中国人都没有全科医生。”
“那中国人是怎么看病的呢?”
“中国人都是自己找医生.。”
“他怎么知道应该找谁呢?”
“他必须学着自己去找,首先他会选择一家大医院,医院里有个大展板,上面有每个科室和医生的介绍,他会从最高级别的找起,这就是中国现状。”
上面的对话发生于盛诺一家创始人蔡强与美国医生之间。盛诺一家专门从事为高端人群转诊到国外顶级医疗机构看病。至于什么样的人群对盛诺一家来说才算高端,蔡强说:“没有一千万以上的都不是我们的客户,因为去美国看病基本都是自费的,平均一次花费大概15万美金。”
蔡强最近刚从美国回来,他在参观美国著名医院的过程中,一位非常顶级医院的院长告诉蔡强,他每天都睡不好觉,因为医院医疗是最后一个还没有被互联网颠覆的行业了,但早晚会被颠覆。蔡强说:“现在美国已经有超过10%的全科诊疗行为在网上实现了,还能开处方,这在美国已经是普遍现实了。”
由于没有取得这位院长的授权,蔡强表示不方便透露该院长的姓名和所在医院名称。这位美国院长还对蔡强说,“虽然现在全世界的病人都愿意到美国看病,但在未来若干年后,你会发现,我们没有病人了,如果我们不发生改变的话,不管是否愿意,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趋势在中国近两年也显露无疑,大批资金涌入移动医疗市场,移动医疗新产品纷纷上线。而且蔡强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医疗需求比美国更大,“因为我们没有全科家庭医生,大家在网上咨询的问题都是家庭医生应该去回答的问题,但我们没有,所以只能依靠网络回答。”
但随着移动医疗服务的不断推出,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网络医疗服务活动由谁监督管理?网络医疗诊疗安全、质量标准是什么?患者的隐私保护,法律责任主体谁承担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蔡强认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无论从政府监管角度讲,还是从医院来讲,要先看对老百姓是好事还是坏事,如果是好事,就应该发展。他说:“我非常认可在线回答患者的医生必须有资质,如果没有资质,网站要承担责任。而且要明确网上的咨询只是医生建议,治疗必须要去医院找医生进行,这能够弥补我们没有全科医生的缺陷,也能缓解中国医生资源缺乏的现状,应该支持、鼓励并且合理规范。”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