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深圳医院“开放月”业务激增
2015/8/14 医学界智库

     编者按:在深圳市卫计委开展的2014全年以及2015年第一季度“医疗行业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中,港大深圳医院均排名市属综合性公立医院第一位。

     作者:李草凡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8月过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开放月”成绩骄人。《医学界》从院方获悉:开放月首日门诊预约量达到4662人次,第一周医院门诊量增长18%,热门科室的门诊预约量增幅超过50%,其中最受欢迎的皮肤科预约量增幅超过100%,各科的住院量亦有一定的增长。

     另据悉,继2014年实现收支平衡后,2015年上半年医院财务统计显示略有盈余。这意味着港大深圳医院在开业三年后,以独特于内地公立医院的理念和做法,赢得了内地患者的认可。也就是说,作为深圳医改试点单位,港大深圳医院的样本意义成立并有望获得推广。

     释放更大能量

     港大深圳医院院方人士介绍,全面预约制是该院的一项特色,而此次举办“开放月”活动,是为了响应马兴瑞书记的号召--今年7月13日,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调研深圳市医疗卫生行业时强调,要下定决心、集中精力加快推进深圳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切实缓解市民群众就医需求。 “开放月”活动将进一步释放该院的服务能量,同时为未来开放更多服务提供参考。

     从香港借鉴过来的医院管理经验,助推了“开放月”的平稳运营。院方人士告诉《医学界》,从2013年开始,医院就在网络、电话等渠道之外新增了现场预约;此次在开放月的区别在于:除产科、体检中心外,医院各科门诊原则上不限人数,但市民仍然需要通过以上渠道预约才能看诊。

     据介绍,患者无论通过哪种渠道预约,等候时间都不会过长,一般在10-60分钟之间。由于就诊人数增加,医院增设工作人员在现场疏导,保持秩序,同时医院增设公众休息区,并在门诊医技楼开放健康资讯中心,市民等候期间,可在此免费阅读600多册健康书籍,也可上网浏览健康资讯,或参加健康讲座。

     样本意义确立

     开放月第一周的门诊量比前一周增长18%,院方将之解读为市民对该院有更大的需求。在港大深圳医院的发展史上,预示着一个好的开始。

     因为这是在港大深圳医院坚持自己的理念和做法的基础上取得的。比如在严格医疗质量管理方面,该院坚持循证医学原则,依据国际最新诊疗指南规范治疗和用药,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和药品比例,避免过度医疗和过度检查。2015年第一季度,医院药品使用比率仅为21.95%,抗生素使用比率仅为16.61%。据悉这只是其它公立医院的一半。

     更为难得的是,在摈弃“以药养医”的模式下,港大深圳医院已经做到了收支平衡略有盈余,这比深圳市政府当初提出的五年目标还早了两年。

     这其中的难点在于,港大深圳医院的大部分业务仍然执行内地的收费标准,也就是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收费标准都很低。在这一前提下做到收支平衡,说明该院的管理效率和业务潜力。

     港大深圳医院的医改示范效应已初步显现。2015年6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出台《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将该院的很多先行先试的做法纳入其中,包括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置全科医学组织协调部门负责指导转诊,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等。

     港大深圳医院的改革理念和创新措施也逐步为公众所接受,2014年患者投诉率仅为0.09%。在深圳市卫计委开展的2014全年以及2015年第一季度“医疗行业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中,港大深圳医院均排名市属综合性公立医院第一位。

     不过,这一样本要走得更远,还需要继续突破体制的障碍。在住院业务部分,按病种打包收费项目还需要经过医保部门的同意;另外此次“开放月”活动中,医院人手不足,体制外医疗机构的人才问题需要进一步破解。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医学界产业报道
(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