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2020年每个家庭都有家庭医生
2015/9/5 医学界智库
导读:李斌认为要尽快培养一批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全科培训的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
编辑:温宁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9月4日,2015全科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十三届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建立全科制度践行全人服务”为主题,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名誉主委陈竺,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等人共同出席会议。
医学界大佬的呼吁
根据《健康界》报道,多位医学界“大佬”都对全科医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陈冯富珍认为,基层卫生是建立分级诊疗的基础,她回顾了中国农村的“赤脚医生”服务,并认为“赤脚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服务体系十分相似,推进中国的分级诊疗,需要继续发挥“赤脚医生”的作用,建立专业化的全科医生队伍。
陈竺呼吁,所有医学院校应设立全科医学系,或在临床医学系内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并在所有的医学院校附属教学医院和三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同时鼓励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联合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基地。
李斌表示,力争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她强调了“人”在基层医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要尽快培养一批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全科培训的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
我国全科医生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全科医生的发展还非常不健全。国外的发达国家,全科医生数量可以达到50%,而在我国全科医生尚不足10%;在美国80%的病人会在全科医生诊所完成医疗服务,只有20%的病人被转诊,在我国,85%以上的医疗资源仍集中在三级医院。
根据《医学界》了解,大陆全科医生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市发达区县,全科医生一年收入却还没有港台地区一个月收入多,偏远地区甚至年薪还不足5万元。
除了收入低,全科医生的发展路径也很不明确。据介绍,目前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三甲医院进不去,大多只能选择社区医院。而像国外一样的“开诊所”对大多数全科医生来说都只是奢望。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国全科医生数将翻番,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并将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技术。
不仅是政策上的重视,医疗界人士也普遍认为,新医改分级诊疗的成功需要依靠医生诊所的开放,让全科医生在市场上实现价值,但一位业内人士却悲观地表示:目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事实上重回了计划体制,“大锅饭”的种种弊端可能卷土重来。
全科医生的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健康界》,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欢迎加入医学界产业政策微信交流群,请联系微信号foreverMS。)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