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如何看待医生飞刀
2016/2/27 医学界智库
导语:台湾医生认为,即使周末不在医院当班,也有可能因病情突变而需要来院处置,若放任飞刀,可能发生在需要时不能及时应答的现象,是一种脱岗行为。
文:文烈心
来源:医学界智库
邀请外院大腕医生做手术,这在国内很多医院是一种常态,有些医生常年在全国各地飞。能邀请到的高质量的医生名单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本院的邀请对象甚至扩展到了台湾。最近又有需要麻烦某相熟的台湾医生的病例。以前都是准备好了,商定时间,对方就能飞过来,一贯顺利,这次却碰到了麻烦。
飞刀,是会被举报的
台湾医生回复,近期怕是不能来帮忙了,来大陆开刀这事,被当地民意代表举报了。甚是有点惊到,医生外出开刀,民意代表也来横一脚,还以为他们就是在会场打打嘴仗呢。我忙问,民意代表为啥要管这事?他说,民意代表反对的主要理由是,医生到大陆飞刀,会影响台湾当地病人的照护品质,公立医院的医生作为公职人员,民意代表有更多监督权力。这么一说,倒让我反思起“飞刀”这一在大陆司空见惯的医疗行为了。
飞刀是灰色的
从法律层面,飞刀在目前大陆的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灰色地带。虽然可以通过所谓的院间会诊,但往往不少飞刀只是医生私人之间的邀请,相关手续不齐全,邀请方医院有院内备案的不少,但受邀方医院常是听之任之或者权当不知。境外医生来飞刀,涉及的医政管理问题还更多,实际都是在踩线。
飞刀会影响病人照护品质吗?
对于邀请方的病人,在目前大陆的实际下,应该是获得了更佳的医疗照护。明显的理由有二:一飞刀手术的安全性还是非常高的,因为是灰色的,所以一般会尽量保障医疗效果;二若无飞刀,该病人很可能得不到如此的医疗照护。
那对于台湾民意代表担忧的受邀方的病人照护呢?台湾与欧美接轨,病人的诊治主要由其主治医师负责,而大陆目前主要是医疗组集体负责,甚至组长或主任对病人的很多病情都不熟悉,只是负责手术操作,故民意代表很容易产生担忧主治医师在外飞刀期间其病人的安危。另一个担忧是,医生的精力毕竟有限,本来该是休息的时间,却在外飞刀劳心劳力,在后续照护自己的病人时,是否会精力不足。
飞刀用的是休息时间吗?
常有人强调,大陆的医生外出手术,牺牲的是休息时间,是奉献。台湾的民意代表这次却把这个问题放到台面上来讨论了。人家指出,医生的职业具有特殊性,主治医师责任重大,周末也并不是完全的休息时间,即使是不在医院当班,也有可能因病情突变而需要来院处置,既往也是如此,若放任飞刀,可能发生在需要时不能及时应答的现象,是一种脱岗行为。那位相熟的台湾医生也告知,他们在正式的休假前,如年假、病假、事假,需要移交自己手上的病人,才能正式休假。
关于飞刀,或者用其他词汇表述当下这种普遍的医疗行为,确实该好好规范,以免闹出湖南常德《医生一天「专家跑场费」4.9 万,涉事两医生被停职》这样的事件。能出来飞刀的一般也是医生中的医疗精英,也该立好规矩。
(本文为“医学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