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建预约挂号平台,商业挂号平台怎么办?
2016/7/6 医学界智库
导语:随着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上那些不合规、不合法的挂号机构也必然会在竞争中退出市场,最后剩下来的就是真正想做、能做预约挂号服务的企业了。
作者:林盛身
来源:医学界智库
上海的“1+1+1”医疗机构组合机制自实施来,已经1年多了,目前已签约23万多居民,在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占60.8%。可以说,上海的家庭医生签约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制,上海再放大招,将搭建全市统一预约挂号管理平台,实现全市“预约号源池”规范管理,与分级诊疗优先预留政策实现对接。
“1+1+1”模式深受上海百姓欢迎,全市统一预约挂号管理平台即将搭建
“1+1+1”医疗模式即“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家区级医院、一家市级医院”,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截止6月25日,首批65家试点社区已签约“1+1+1”居民23.09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9.79万人。东方网报道,方案新推出的“长处方”、“延伸大医院”、“转诊绿色通道”等改革深受居民欢迎,居民次均门诊费用减少了7.03元。
随着上级医院预约号源优先预留力度不断加大,预约挂号也越来越成为居民看病的主流方式,而对于网络预约挂号,政府一直没有着严格的审核,导致倒号贩号现象频出,市场乱象丛生。因此,上海市卫计委表示,上海将搭建全市统一预约挂号管理平台,实现全市“预约号源池”规范管理,与分级诊疗优先预留政策实现对接。
那么上海市政府亲自出马,搭建挂号平台,这对于已经形成一定气候的商业挂号平台是否有着重大影响呢?是否意味着国家队进入,商业挂号市场将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可能?
为此,医学界智库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员,他表示,此次政策的出台不仅对商业挂号行业影响不大,反而对于整个挂号行业的成长有着促进作用:
上海联手申康,平台早就存在
早在2005年9月9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作为国有非营利性事业法人挂牌成立,成为上海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运营的责任主体。08年后上海申康医院更是发展成了“医疗国资委”,牵头医瑞金、仁济、新华等16家市级医院搭建临床信息交换平台,并逐步拓展到挂号业务方面,为上海大部分医院提供网络预约挂号系统技术服务,可以说,国家队早就存在。
平台多涉及医疗转诊挂号服务,对正常门诊预约挂号影响不大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上海市政府提出在全市范围内搭建统一预约挂号平台的一个大背景是家庭医生制的推进。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设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只是推进家庭医生制的一个配套措施。
所以这次系统平台搭建的重心会放在双向转诊的挂号问题上,说白了,这个系统就是为了与分级诊疗对接,通过分级诊疗优先预留政策倒逼分级诊疗,对正常的预约挂号市场影响不大。
政府介入,预约挂号市场将更加规范
挂号市场之所以乱象频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政府的监管不到位。
由于网络挂号市场发展时间不长,政府在监管上没有任何经验,也就导致了号贩子卖高价票的现象不断发生。但随着监管技术的不断完善,实名制认证挂号等措施的实施,这种“黄牛号”也越来越少。
业内人士表示,这次上海市政府进入挂号行业,其实对于整个挂号行业是一个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挂号平台规范化方面有一个标杆性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市场所缺的。
随着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上那些不合规、不合法的挂号机构也必然会在竞争中退出市场,最后剩下来的就是真正想做、能做预约挂号服务的企业了。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