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急诊,洪荒之力也难救
2016/8/11 医学界智库

     导语:一场奥运会,吸引了几十万游客入境巴西,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多人,万一在巴西生病了怎么办?前阵子一名 CNN 记者为广大游客“踩了点”,她探访了里约热内卢的医院,尤其是他们的急诊系统,结果却让她“心有余悸”……

     作者:丹萌

     来源: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

     一大早,一辆救护车冲出了位于里约热内卢南部的一间消防屋,记者车紧随其后。

     嘀嘟嘀嘟……突然,堵车了,救护车和记者的车辆都停了下来。

     记者下意识地看了下表,距离离开消防屋已经过去了 18 分钟……这是什么概念呢?在美国绝大多数城市,救护车抵达目的地的反应时间平均只有 9 分钟。

     好吧,也许的里约车多……但是,几分钟后,救护车不仅没有抵达目的地,反而,迷路了?!

    

     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表示他们也不确定那个病人在哪,没办法,只能再联系调度指明方向,等接到病人 的时候,已经距离接到电话过去了 25 分钟……

     这是什么概念呢?在美国绝大多数城市……算了,不重复这个 9 分钟的数字了。

     救护车接到的病人,是住在里约街上的众多流浪汉之一。

     “他是摔下来的吗?”医务人员问一个站在附近的妇女。

     “我也不知道啊,我路过的时候就看他躺在这。”

     所以,具体发生了什么,也没人知道。

    

     很快,病人的头被垫高,固定到担架上,推上了救护车,但是,救护车完全没有要把他拉去医院的意思!

     医护人员试图唤醒他,用尽一切方法,只求可以不用把他送到医院去。

     因为,他们要减轻里约已经过载的医疗中心资源。

    

     在里约的医院,你可以看到这种情景:病人躺在走廊上……大门口……有些没床就睡在地板上……

    

     美帝的记者完全看傻眼,还以为自己到了哪次自然灾害救助现场,病床塞满了每一寸地盘、每一个角落,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摊开……

    

     医生查房的时候,必须先搬开左边的床,再搬开右边的床,腾出一点点空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得着那些病人。

    

     看完一个病人,要把床搬回来,再重复相同过程……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CNN 的记者看到了一些尸体袋就直接被扔在病人旁边,等待被清走……

     救治无效死亡的病人会被装进黑色袋子里,尸体袋的拉链拉到腋下,病房里的每个人路过都能看到……

    

     “在里约,我们每天都有至少 150 张急诊床位缺口。”一名里约当地医疗委员会的官员说,“重症也是一样的,有些需要重症监护的病人没有足够的重症床位。”

     这还没算那些非急性外科手术,把那些手术需要的床位算进去,病床缺口更是难以估计。

    

     话说,这岌岌可危的急诊系统最害怕什么?

     你以为是寨卡?

     巴西医疗委员会官员表示,No No No,我们最大的忧虑是发生恐怖袭击!

     巴西没有遭受恐怖袭击的先例,但不排除在奥运会这样的场合不会遇到,万一遇到……

     以现在的急救系统,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其实吧,很多大国都会有随队医疗人员,这些医疗人员通常水平不错。

     不过也有许多小国家还指望能来巴西的医院“取取经”,这下……祝他们好运了。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