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中国二线医院,这个“国际网红”如此展开本土化
2016/8/18 医学界智库

     导语:Watson肿瘤解决方案在华的21家合作伙伴中,大多数并非一线肿瘤医院。

     作者:刘畅

     来源:医学界智库

    

    


     8月11日,IBM宣布联手杭州认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让Watson肿瘤解决方案(IBM Watson for Oncology,下简称“WFO”)在中国落地。首批合作的21家医院名单如下: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天津第三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宣武医院、上海市浦南医院、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番禺何贤医院、番禺中心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宁波市第四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据悉,WFO师从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下简称“MSKCC”)。经过“学习”该中心的癌症治疗实践逻辑,用药信息以及临床指南等信息,WFO已经通过了美国执业医师考试(USMLE),并于去年5月入驻14家北美顶尖的癌症治疗机构。

     而WFO在华的21家合作伙伴中,大多数并非一线肿瘤医院。

     “我们的合作对象以二线医院为主”,8月17日,杭州认知COO王泰峰在独角兽举办的“医‘聊’不打码”中透露。

     杭州认知初步制定的推广路径是二线医院和特定科室。

     “Waston目前进化的状态更适合基层医生使用”,王泰峰表示,WFO会更多和二线医院开展临床实践方面的合作,帮助医生把患者留在基层。而与一线医院的合作则主要以科研和学术交流为目的,开设科研中心、实验室和研究院。

     王泰峰认为,二线医院和科室的需求是想通的。WFO可以帮助医生掌握最新医疗知识和临床证据,同时提高诊疗效率。杭州认知的计划是,把WFO的服务打包,由医院和科室的医生推荐给患者。

     虽然Waston拥有比人类强大得多的阅读和知识储备能力,但受限于语言、病种、价格和数据源,其目前的应用范围还较为局限。

     当Waston遭遇中国医疗数据“黑洞”

     早在2011年,Waston就在美国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上,展示了超越传统计算机的自然语言识别能力,但这种能力至今仍仅限于英语。汉语和英语属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汉化难度不可小觑。毕竟对于中文的自然语言识别,Waston并没有前车之鉴。

     而谈及医疗数据,Waston面对的更像无底“黑洞”。

     国家卫计委今年6月才公布《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ICD-10和ICD-9-CM-3两套编码标准似乎有些姗姗来迟。

     不仅如此,在“上行”已然太迟的情况下,“下效”还难以落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医院院长段涛曾在《肮脏的大数据》中描述了这种混乱的场景,“数据录入需经手临床医生、编码员、和其他信息采集录入人员,要想保证病史首页完成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挑战非常大。”

     虽然IBM一再强调Waston对非结构数据的处理能力,但中国的医疗数据环境远非“非结构化”那么简单。

     中国绝大多数临床医生并未受过ICD编码培训,且他们用自然语言写病史的随机性非常高。段涛在上述文章中举例,“一个简单的子宫肌瘤手术就会对应着N多个不同的医生自然语言: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剜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挖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子宫肌瘤XX术……”

    

     “天上”掉下个机器人基层恐“消化不良”

     过半医生没有听说过Waston,另有46.4%了解不深——这是今年5月,医米调研搜集了全国3669位医生的答案后得出的答案。并且,相对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及农村的医生更难接受人工智能介入诊疗。

    

     Waston在中国医生群体中的知晓率尚需提高,而要想真正落地县级或基层医疗机构,要做的远不止知识普及。医生对Waston的心理适应和使用培训也是必经的过程。

     作为舶来品,对Waston入华最有借鉴意义的前辈,要属诞生于1999年的达芬奇。这个辅助外科手术的机器人,花了约10年时间才进入中国,至2015年下半年,全国医院的拥有量仅46台,渗透率4.3%。

     每台20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售价无疑阻碍了达芬奇在华的推广。上海市东医院某外科主治医生向医学界智库记者透露,达芬奇目前的开机率很低,只有重大手术才会使用。“每次开机耗时2个钟头,成本在2万元左右。”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奥哈马市弗雷德与帕梅拉·巴菲特癌症中心、耶鲁癌症中心都是Waston在北美的合作对象。据悉,每家机构都要向IBM支付一定的使用费,但具体数额并未公布。

     Waston作为人工智能机器人介入癌症患者的临床诊疗,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全新的尝试,而任何一种技术在诞生之初都要承受高昂成本的束缚。

     王泰峰把摆脱价格束缚的希望寄托于一个更开放的局面。“大家对这项服务的客观认识和Waston进化的速度,决定了它的价格变化。我们希望结合更多本土的医疗机构,一起把这个服务带到更多患者手里。”

     但对于目前的基层医疗机构,无论从购买能力,还是从利用能力来看,Waston还是不能承受之“轻”。

     来自市场的挑战

     据王泰峰透露,Waston目前的主攻方向是肺癌、乳腺癌和直肠癌,为对接中国人口的疾病谱,杭州认知有很多本土化工作亟待开展。

     但在Waston目前的能力范围,也不乏强势的竞争对手。例如,被MIT技术评论誉为“全球最智慧的50家”之一的Enlitic公司,专攻的就是肺癌诊断。该公司的官方数据显示,致力于解读X光片的人工智能系统Enlitic,检测准确度高出人类专家50%,假阴性率为0,而人类专家的假阴性率是7%。

     据悉,Enlitic在成立之初就在中国、印度、巴西和美国的医疗机构中广泛寻求合作。据《好奇心日报》报道,Enlitic的橄榄枝已经触及像北京301医院这样的中国顶级医院。

     Waston面临的基层医疗市场体量庞大,且需求明显。卫计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底,全国共设有县级医院13074所,乡镇卫生院3.7万个,而各路资本在基层的布局竞争也日益白热化。Waston和杭州认知面对的,不只是巨大的机遇,更是艰巨的挑战。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