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孩子吃的秋天养胃早餐来啦~
2016/9/13 儿童营养食疗食谱
?本平台为您提供【面诊舌诊VIP免费试听】,开课时间:9月26日晚开讲,添加助教迎香微信:13528890224邀请加入听课群,暗号:【试听】
在秋季如何养胃呢?除了我们日常所知的秋季应该清胃养阴为胃排毒而吃一些养胃排毒的养生食谱,建议还可以喝粥暖胃,那喝什么粥可以在这个秋季有效起到养胃的功效呢?养生食谱为大家精选了八道适宜秋季养胃的早餐粥,一起来看看,打好“保胃战”。
一、百合银耳粳米粥

做法:
银耳5-10克,先浸泡发涨;粳米100克,新鲜百合60克,加入适量冰糖同煮,有清心润肺之功。
功效:
粳米有较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银耳养胃生津;百合则润燥除烦,对热病后余热未尽、慢性咳嗽、胃阴不足等症状较适合。
二、酥蜜粥

做法:
将粳米50克同水煮粥,将熟时,加酥油20克,蜂蜜5克稍煮即可。早晚餐食。
功效:
酥油是极好滋补品,以白羊酥为上乘。《本草纲目》记载:“益虚劳、润肌肤、泽脏腑和血脉。”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消瘦、皮肤枯槁乃津伤血虚之症,阴虚损必发劳热,热则更加耗津,津液去,则毛折皮枯。酥油配蜂蜜,即可润肤丰肌,还可适宜于消渴、阴虚发热等症。
三、冰糖沙参粥

做法:
先取沙参15-30克,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冰糖同煮为稀薄粥;或用新鲜沙参30~60克,洗净后切片,煎取浓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
功效:
养胃、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及咽干,或热病后津伤口渴。
四、白果腐竹粥

做法:
白果12克,腐竹50克,粳米100克。将白果去壳去心,同腐竹、粳米同煮为稠粥,可健脾、益肺、清热。
功效:
白果有敛肺定喘、燥湿止带、益肾固精、镇咳解毒等功效;腐竹为豆制品,营养丰富。这款粥比较适合冠心病、高血压、妇女带下等症。
五、薏仁山药粥

做法:
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烂熟,而后将生山药60克捣碎、柿霜30克切成小块,同煮成糊粥。
功效:
补肺、健脾、养胃,适用于阴虚内热、劳嗽干咳、大便泻泄,食欲减退等一切脾肺气虚的病症。
六、粳米甘蔗粥

做法:
用新鲜甘蔗,榨取汁约100-150毫升,兑水适量,同粳米煮粥。
功效:
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用于热病恢复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
七、粳米玉竹粥

做法:
先将新鲜肥玉竹50克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汤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沸即可。
功效:
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肺阴受伤、肺燥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或高热病后、烦渴、口干舌燥、阴虚低热不退,并可用于各种类型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时的辅助食疗方法。
八、鲫鱼糯米粥

做法:
鲫鱼1-2条,糯米30-45克,姜片适量,煲粥服用。煮粥时最好将纱布缝成袋状,把鲫鱼装入与糯米同煮,以免鱼骨掉进粥里。
功效:
糯米同样能补中益气、缓中和胃;鲫鱼有和胃实肠、通阴利水之功用。该粥品可作为病后体虚饮食调养法,尤其适合脾虚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症。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九歌(微信号:cn13714982120)
推荐2016最HOT微信号
艾灸一学就会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艾灸是纯绿色疗法,治标更治本,艾灸一学就会,用简单实用的方法,解决各种问题,如感冒风寒、脾胃虚弱、手脚冰凉、精力不济、鼻炎、痛经、月经不调颈椎病、风湿疼痛以及亚健康等。
黄帝内经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最大的黄帝内经中医养生社区,你身边的养生专家!关注我免费订阅中医养生知识!
妈妈儿推学堂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妈妈儿推学堂,微中医旗下精品号,教妈妈学小儿推拿,让孩子远离抗生素,少吃药,身体更健康!
道家养身术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弘扬道家养生文化,传承道医济世精髓。践行养生,追求长生,造福众生!欢迎免费关注订阅~
儿童营养食疗食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最大的儿童营养食疗食谱社区,10万妈妈爸爸的选择,药疗不如食疗,孩子吃好吃少,身体就好,加入我们,一同成长吧!
国医刘力红粉丝团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最活跃的中医刘力红粉丝团,一道学中医,一道品文化,不要再独自学习了,加入我们吧!(刘力红简介:广西首位中医博士,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师,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专著《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
微信直播课|艾灸实战班第六期

叶临川老师|马氏温灸第三代嫡传人
微中医旗下精品微课,现在报名享全网最优价298元(含12节课,9月16日开讲)

长按二维码加助教微信咨询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营养食疗食谱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