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物业收购战的最终赢家----花样年?彩生活(1778.HK)
2016/6/8 港股那点事

    

     前几日,市场有消息称,万达有意出售旗下的大部分物业项目,包括住宅、商业等,并已启动招标;且万达邀约了花样年、万科、绿城、中民投四个买家。

     6月7日晚,21世纪经济报道称:“从多个消息源获悉,双方(万达和花样年)已经签订意向收购协议,但截至今日尚未签订正式合同,这需在相关的细节敲定后再行签订”。

     如果收购落实,花样年(1777.HK)旗下的子公司彩生活(1778.HK)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物业管理面积超3.22亿平方米的物管龙头,其王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万达物业超过6,000万平米的物业管理面积很可能将会并入彩生活的物管体系,换言之,完成收购万达物业后,彩生活的物业在管总面积将会超过3.82亿平米。

     万达物业的前世今生

     万达物业的前身为大连万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2014年,万达将销售物业的物管业务从商管公司拆分,设立了万达物业管理总部,2015年5月,万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为万达集团旗下企业。

     万达物业现拥有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旗下分公司及子公司共50余家,业务遍及全国60个大中城市,承接物业管理项目超过130个,管理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员工总数逾万人。物业管理业态涵盖城市综合体和大型文旅项目中所有业态,包括高中档住宅小区、大型文旅社区、高端写字楼、高级SOHO公寓、别墅、商铺、室外步行街等。

     此次传出将被收购的部分万达物业包含写字楼商务物业,部分住宅物业,底楼商业物业,未涉及购物中心类商业类物业。

     商业地产的王者万达为何要出售物业?

     2015年万达集团宣布了第四次转型战略,未来万达将去房地产化,转型为服务业为主的企业,重点发展万达商业、文化产业、金融产业、电子商务等四大产业。而万达集团2016年的销售目前从2015年的1600亿,主动下调到1000亿

     为配合万达集团转型,万达物业在2015年也同时开启了核心的战略转型,提出;“提升管理、强化内部协同、积极创新服务等转型路径”。同时,万达物业将定位于中国领先的“社区综合服务运营商”。在万达集团全力打造社区O2O电子商务生活服务平台背景下,万达物业开始探索互联网思维下的物业服务模式,通过社区电商平台、社区APP等渠道,开启新的社区服务商业模式。

     但庞大的万达集团战略转型浩浩荡荡,上周万达商业私有化、回归A股进程正式启动,王健林筹资逾300亿元保驾护航。而万达院线拟372亿元收购万达影视的大幕也同时掀起,万达集团轻资产转型进入关键期。

     一方面是因为万达物业并非集团转型的核心业务方向,另一方面中国物业服务市场化趋势已经建立,万达集团剥离物业服务业务板块,可以将庞大的物业服务需求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业公司。

     这种情况也决定万达物业此次出售并非单纯的“价高者得”,万达方面更加注重物业服务品质和后续运营能力,有参与投标方人士吐槽称,“万达团队非常难缠,要求严格,把关苛刻,和我们确认过好几轮,甚至还私下到我们管理的社区秘密调研业主。”

     可见,万达物业这块虽然万达并不想要的肉,还是一块好肉。

     花样年的优势在那里?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花样年旗下物业品牌彩生活在全国拓展和管理的物业面积总量约3.22亿平方米,为中国目前物业管理面积最大的一家龙头物业公司。

    

     除了人们熟知的已经在香港上市的、针对中低端社区的彩生活(1778.HK),花样年旗下还有两个物业品牌,分别是美易家和开元国际,其中,美易家以写字楼和高端商务公寓为主,开元国际针对高端住宅社区。

     比较有意思的是根据开元国际官网信息,早在2013年,开元国际与万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就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万达地产物业服务的外委合作企业,承接其开发的万达广场销售型物业的物业服务,并且,已经承接15个万达广场项目,服务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

     花样年相比其他3家物业公司(万科、绿城、中民投)在收购方面具备以下4点优势:

     1、强大的盈利能力,物业管理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77.5%;

     2、有收购融合的先例,经验丰富(例如收购开元国际);

     3、达住宅大部分项目同花样年旗下开元国际有合作,具有一定的基础。

     4、花样年三大物业品牌,有着十分清晰的市场定位差异:?

     a)彩生活专注于住宅社区管理;

     b)美易家以写字楼和高端商务公寓为主;

     c)开元国际则是立足于高端住宅社区。

    

     万达集团在2015年宣布了第四次转型战略,典型表现为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从自己置地、开发、运营的全产业链转变为合作开发,只输出品牌、招商、运营的委托式管理服务。

     而花样年在2006年就提出进行轻资产化转型。

     花样年现有八大业务板块:地产开发、彩生活住宅社区服务、社区金融服务、国际商务物业服务、社区文化旅游、社区商业管理、社区养老、社区教育产业。房地产开发仅是其中之一。花样年目前战略定位是综合社区服务运营商,旗下彩生活是一家立足于物业服务的综合型社区服务企业。由此可见两者在“轻资产”,“综合社区服务运营商”的发展定位上也保持一致

     彩生活的价值几何?

     首先要说的是,不得不承认彩生活的扩张速度确实非常的快,物业管理面积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第一。就算是第二名万科的物业管理面积也2015年的数据也仅仅只有1.8亿平米,相比起彩生活大约3.22亿平米,仍然差距甚远。在这个超百亿可管面积的物业行业,牢牢占据了先发的优势

     但是好公司也需要好价格,让我们对比一下现有三家香港上市的物业公司估值:

    

     排除市值只有11亿的中澳到家不谈,按照2015年彩生活0.168的EPS,现在2015年的P/E的为34倍,比同级别的中海物业29倍要略贵一些。而对比起在香港上市的内房股动不动就被打到5倍左右的P/E估值,34倍更是高在天际。

     但是就像花样年的董事长潘总经常说的“不要把我们当成一家地产企业,我们是一家正儿八经的互联网企业”,如果真把彩生活看作互联网企业,34的估值也的确可以接受。

     那么问题的关键来了,这一次花样年通过收购万达物业吃了个饱,保证了其互联网企业的高增长性,但是后面的大餐在哪里,又能持续通过不断并购冲规模的形式支撑多久的利润增长?

     期待看到其在物业管面积突破到10亿平米的那一天,也许现在34倍P/E的估值的价格,站在那时看反而变成了3.4倍P/E的白菜价。

     ▌总结:

     万达商业需要剥离物业管理,来完成其轻资产的转型计划;

     花样年需要通过持续并购来维持其“互联网”企业的高成长性,和高估值;

     双方可谓一个愿打,一个原挨,尤其是彩生活2015年刚收购的开元国际物业和万达有过长期的合作。

     彩生活鲸吞万达物业的交易,可谓是双赢策略了。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加入格隆汇

     ● 投稿给格隆汇。投稿邮箱:tg@gelonghui.com

     ● 登录格隆汇官网(www.gelonghui.com)或格隆汇APP,注册、发文;

     ● 加入格隆汇各微信交流群。入群办法:添加微服妹妹的微信号“guruclub_cs”,附上您的行业背景、投资经验等基本资讯;

     ● 参加格隆汇三大线下活动:汇说、汇路演、汇调研

     ● 直接添加格隆个人微信公众号:guru-lama

     ● 联系电话:0755-86533501

     ● 业务洽谈:business@gelonghui.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港股那点事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