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将整治科研经费乱象 医药行业科研反腐拉开序幕
2014/10/21 E药经理人

    

     导读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全民关注的“反腐”也成为一个重要议题。而医药行业反腐也将做为反腐的一部分,正式拉开序幕。

    

     本文综合新华网

     10月10日,中纪委官网公布了2014年中央首轮巡视整改情况,其中,承担“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被依法批捕。多名院士、大学教授最近也因陷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查,科技投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与此同时,几乎与此同时,《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获批,有专家称,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科技投入的管理将出现历史性转折。而与医药行业相关的科研反腐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根据全国政协的一份统计材料: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而1978年这一数据仅为52亿多元,不到40年,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近100倍。”

     科技部科研条件和财务司司长张晓原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种科研计划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互相沟通协调,由于计划的多头管理,各部门通气不够,条块分割造成资源配置碎片化,导致科研项目聚焦不够,项目多头申报。

     “科研经费腐败频发,跟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的行政化有关。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行政权力直接控制了科研操作,缺少专业的评估机制。在课题来源上,存在着严重错位,没有权力的科研人员拿不到经费,为了拿到经费只好采取贿赂等方式,整个行业完全被扭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需要建立学术同行评价机制,转变对研究人员的行政性考核,一改当前的量化评价指标。同时,取消科研提成制度,科研人员的待遇不与申请课题经费挂钩,而是实行年薪制,“在国外,年薪制和终身教授制度、学术自治,是保障学术自由,激发学者科研创造活力的最基本制度”。

     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表示,在科技计划的管理上,往高站一层,往后退一步,干政府该干的事。往高站一层,将来政府部门科技管理重点管宏观、管规划、管政策、管布局、管监督、要效率。往后退一步,政府不再直接管项目,分配项目经费、课题经费,杜绝“跑部钱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表示,现在一些科技、课题带头人掌握着大量资金,他们自主支配,因此称谓也在变化,不叫科学家,而改称老板。对此,应该结合即将出台的新规,解决部门空间内存在权力寻租、高校教师话语权相对较弱等问题,使得我国有限的科研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让纳税人的钱能够在国家发展、国家技术创新上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十八大后,已有50名省部级官员落马,专家称反腐将从“不敢腐”进入“不能腐”阶段。10月20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全民关注的“反腐”也成为一个重要议题。而医药行业反腐也将做为反腐的一部分,正式拉开序幕。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就请戳下面的图片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E药经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