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问道医院精细化管理 专家直言要自我反省
2014/12/15 E药经理人
12月13日,“首届国际临床科室管理年会”召开。会上,业内专家就临床科室的管理话题各谈看法。12 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国医师协会共同主办、医策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国际临床科室管理年会”召开。会上,业内专家就临床科室的管理话题各谈看法。不少专家提出,医院要自我反省,才能与时俱进。
以下是部分专家发言内容:
1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朱恒鹏或许医生不用等到30年后,就会找不到工作
2014年是中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第五个年头,可以说中国的新医改,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化的发展阶段,朱恒鹏如此说道:“缓步推进的医改让很多人都产生了疲惫感,但我觉得这一年比前几年都更有希望。”

朱恒鹏说,2014年是社会办医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快步推进、移动医疗风生水起的一年。而这一切的核心在于医师资源。“更多医生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体制,选择自由执业,到市场上寻求生存和价值。”在过去的一年里,医生多点执业可以不经过院长同意,医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开诊所,逐步取消医院的事业单位身份,而这也让传统的医疗体制下的医师管理体制正在被市场力量一步步动摇。
朱恒鹏称,今年出台的新政策在逐步撼动公立医院原有的制度,随着互联网的渗入,这都将现有的医院管理推向了一个更加复杂的境地。“这些现状都对现有的医院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若是科室管理理念不与时俱进,则会出现诸多人事、效率问题,直至影响医疗质量。”在这一契机下,医院应该思考如何让现有的医院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更与时俱进。
朱恒鹏说,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医院应该对自身有所反思,现有的医疗服务组织方式所面临的压力不比百货商场和固话运营商更为轻松。
近段时间,马云说的“30年后,医生找不到工作”一句话让业界议论纷纷。朱恒鹏说,如果医院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还像现在这样,或许医生不用等到30年后,就会找不到工作。
2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陈晓红国内医院在学科上愿意跟国际接轨,但在管理上不愿意跟国际接轨
国外的病人一进医院,医生就已经为患者做好了出院计划、诊疗计划,而在国内完全不同。陈晓红表示:“梅奥诊所成功的秘诀,就是患者需求至上、倡导合作医学的原则。”国外医院的在制定诊疗计划时,主治医师、护士都会严格执行该计划,“比如一个阑尾炎患者,诊疗计划是5天后出院,但如果5天后没有出院的话,医生和护士是需要对此作出分析的,讨论患者为什么5天没有出院。”

此外,陈晓红指出:“只要请护工护理病人的医院,都还没有于国际接轨。”她表示,在国内很多医院,患者还需要请没有医学专业技能的护工照顾,但在国外,医生、护士会把患者照顾的妥妥帖帖,根本不需要护工。
陈晓红说,在国外,所有的科室、医院的管理都是有标准的,按照标准去做,实施定期评价。1951年,美国就已经开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评价,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国也陆续开展,实施医院评价,促使医院管理的进步,而我国在医院评价上,还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国家也在向国外学习,照猫画虎,过去画得像个狼,现在画得像个猫了。”陈晓红表示。
3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你现在怎么教医学生,你以后的学生就会怎么收拾你
现在很多医院开总结大会都会讲过去一年,我们医院的住院患者增加了多少,我们的收入增加了多少。“其实,这句话很有问题,这不应该是院长说的话,这应该是企业家说的话,我们院长该怎么说?我们应该说的是我们治愈了多少人,我们帮助了多少人。这是医生价值观的问题。”

“只想赚钱,别当医生!”袁钟表示,我国的医院,很多都按企业模式运作,已经脱离了医学诞生之初的“爱心”初衷。对此,袁钟说,医生应该有神圣观念,“医生和教师是世界上既能赚钱又很有尊严的两个职业。医生应该有科学家的素质,又要有传道士的精神。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医生。”
他称,医生不是一般人,是仅此于神的人。“一个人找你看病,把所有隐私告诉你,把衣服脱光了让你检查,把所有痛苦告诉你,把生命都交给你,这种人是仅次于神的人。”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省,有一次我和撒贝宁在武汉对话,他问我医疗行业怎么样?我则回应,先别说医疗行业怎么样,当中央电视台在播‘冬虫夏草含着吃’‘生命一号’等虚假广告的时候,就说明整条河流都已经被污染。”袁钟直言。
对于怎么当好医生的问题,袁钟称:“先做好医生,你的学生才能是好医生,等你老的时候,这个学生就会照顾你。你现在不好好做医生,等你老了你的学生就会按你教的方法收拾你。”他表示,我们不能让学生学雷锋,而自己在学和绅。
4年度医疗行业最受关注的十大法律热点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医院发展部还发布了“2014年医疗行业最受关注的十大法律热点”报告。

这十大法律热点分别为:伤医杀医事件频发凸显执业环境安全隐患、医生过劳死引发医护人员权益保护争论、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合理化、医院人事编制“去行政化”、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反思医疗纠纷处理、移动医疗市场亟待规范、超范围用药仍普遍存在、实习医生犯错责任谁承担、对医药代表说不活动反思药品回扣。
本文版权属于E药脸谱网(www.y-lp.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y-lp@y-lp.cn。
最前线的思想火花展现复杂和冲突记录医药重大商业事件医药行业意见领袖平台E药经理人微信号:eyjlr2013网址:www.y-lp.com点右上角分享本文,点左下角发现精彩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E药经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