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康辰:没有举债卖家当做新药的人,不足以谈创新
2015/1/21 E药经理人

     图:康辰药业董事长王锡娟

     中国的新药研发,其实很需要王锡娟这样执着的女性掌舵者,看似至柔至性,实则可滴水石穿,懂得迂回,懂得张弛,但目标永远是前方。

     北京的冬天,如果没有大风,没有雾霾,阳光倾泻整座城市,美好而奢侈。采访康辰药业(以下简称“康辰”)董事长王锡娟的当天,就赶上了这样的好天气。

     王锡娟喜欢红色。精干短发配着暗红色对襟短外套、酒红色围巾,在接受E药经理人独家专访几个小时里,王锡娟一直笑意盈盈。带领企业经历跌宕起伏之后,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段的王锡娟才会恰到好处地驾驭并诠释好红色:夺目但不耀眼,温暖而不张扬。

     今年是康辰营销提出“双第一”(品牌第一、销售第一)的开局之年。十年心血凝集的一类新药苏灵(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历经5年的市场洗礼后,已越来越被市场所关注和青睐,销售势头良好,已成为国内该领域的知名品牌创新药。

     康辰另一个抗肿瘤一类新药迪奥(注射用盐酸诺拉曲塞),在经过15年漫长的研发历程后,目前完成了全部的Ⅰ、Ⅱ、Ⅲ期临床研究,并正式向CFDA申报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

     王锡娟对新药证书真可谓情有独钟。当问道她“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和“最喜欢的东西”时,王锡娟都用“新药证书”作为回答。这个答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客观的说,中国的创新药研发,确实很需要象王锡娟这样执着的女性掌舵者,看似至柔至性,实则可滴水石穿,懂得迂回,懂得张弛,但目标永远是既定的前方。

     【办公楼可以卖但研发的产品不能卖】

     10多年前做创新药研发,对康辰、对王锡娟,都是从零起步。而且,王锡娟是康辰创始股东中唯一一位具有医药从业背景的人。

     辞去体制内医生的职业后,王锡娟下海做起了血液制品和药品代理的生意,并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也正是在从事药品代理的过程中,看清了大普药、仿制药和国外公司创新药之间的巨大差距,王锡娟萌生了做创新药的想法。

     “如果我是学药的,我当时可能不敢在中国搞创新药的研发。”王锡娟笑言没想到在国内研发创新药是如此之艰难。

     上世纪90年代初,蛇毒血凝酶刚刚进入中国,也是国内进口的首个蛇毒血凝酶制剂。在国内止血药市场上,该产品可谓一枝独秀。王锡娟也曾是这一产品的北京地区代理商。但该产品的蛇毒来源于南美,蛇毒来源的难度大、成本高。康辰的研究人员经过实验研究后,发现中国华南地区的尖吻蝮蛇(俗名:五步蛇)的蛇毒中具有凝血酶的物质。这一发现,既给了王锡娟和她的研发团队带来了兴奋和希望,但同时,也将王锡娟和她的团队领上了一条连她自己也没有料到如此艰难的创新药研发的征途。

     真可谓“无知者无畏”。2000年,刚刚踏上创新药研发征程不久的王锡娟,又从一所知名高校的科研机构买下了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的抗肿瘤创新药迪奥的全部产权。迪奥是中国第一个采用酶活性中心三维结构特征设计合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康辰接手后,在后续研发的过程中,除保留了该产品所有的优势特征外,还专门对迪奥的合成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优化和提升,建立了一套更加科学、更符合产业化需求的全套合成工艺,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2002年迪奥获得临床研究批件。

     一个刚刚创立、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起手就敢于进行两个一类新药的研发,这在当时整个医药行业都罕见。王锡娟坦言,创新药的“风险大、投入高、周期长”的三特性,也是实践中才渐渐体会出来的。公司创立伊始,康辰即制定的企业发展的战略是“433”,即“用4年时间培育产品资源,用3年时间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再用3年时间打造企业品牌”。但实际情况是,仅培育产品资源的第一个阶段,康辰就用了整整10年。

     王锡娟发现,把钱投到新药研发中就像进了一个无底洞。2005年初,在苏灵临床Ⅲ期刚刚结束,而迪奥开始进入临床Ⅱ期的时候,国家银根收紧,康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难题。这时候,有企业给出不菲的价格想要购买苏灵和迪奥。但王锡娟斟酌再三,还是舍不得。因为苏灵和迪奥就像她一手拉扯大的两个孩子一般。当时的心里矛盾和斗争可见一斑。

    

     最后,王锡娟力排众议,说服与其创业的股东们卖掉康辰自有的办公大楼——昊海大厦,来保证创新药研发的正常进行。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王锡娟和她的股东们当时的这一行为,也着实令人感动和钦佩,更不要说此举发生在10年之前。昊海大厦当年以不到5000万元的价格为应急而出售,而2011年该大厦的估值已经是两亿元以上。这就是创新药研发所要承受的压力、艰辛与代价。

     功夫不负有心人。苏灵终于成功上市,它是全球首个单组份蛇毒血凝酶药品,也是首个同时完成全部氨基酸全序测定、三维空间结构测定的蛇毒血凝酶制剂。苏灵开创了蛇毒血凝酶单组份的全新时代。紧随其后,迪奥完成了全部临床研究,对于患者的生存期和肿瘤的客观缓解率,迪奥都明显超过目前临床常用的标准治疗方案。

     王锡娟毫不讳言,当年她基本上一半精力抓研发,一半精力在算计钱。康辰甚至出现过明天就要发工资了,今天账上还没着落的窘境。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款,这在当时的康辰可谓是家常便饭。

     但是,在新药临床试验上,王锡娟从没想过省钱,也从没吝啬过钱。康辰在新药研发中有个明确的特点,就是研发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不孤军作战,而是选择与所在领域最好的研究机构、最顶级的研究人员合作。“尽管费用高,但结果真实可靠,禁得起检验和考验。”王锡娟告诉E药经理人。

     为了与苏灵、迪奥产品上市配套,在资金最困难的时期,康辰的工厂建设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如期竣工。而为了保证一旦拿到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就能及时开工,王锡娟像大宅门里的白家二奶奶一样,在百草厅被查封了,但她却把所有的技术工人都养了起来,直等到百草厅重张开业。

     康辰生产中心总经理王涓介绍,当年工厂建成后,在等待新药证书的期间,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要保证把骨干员工留下来。

     给员工做培训是当时王涓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人的奖金考核是按照培训考试的成绩发放。生产SOP理论培训、实操培训,相关经理现场组成考评小组给每一位实操员工打分。员工接受完培训后还要当一回老师,给其他员工讲解一遍,以强化记忆和理解。

     GMP认证的相关文件,王涓要求员工们一遍遍写,她再逐字逐句地修改,到最后GMP认证的各个环节、流程都了熟于员工心中,一次性通过GMP认证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同时,王涓还要带领员工们维持机器的正常运转,“因为机器一旦停下来,再让它动就很难了。”虽然没有产品投产,但康辰的车间里机器轰鸣,玻璃窗户都擦得锃亮。

     正是在那段等待新药证书的日子里,为康辰在生产质量安全方面打下了牢固的基石。自2009年投产至今,5年来,康辰工厂没有出现过任何一起质量安全事故,苏灵产品没有出现过任何质量问题。那些当年在车间里认真培训的员工,目前都成为了康辰工厂管理的佼佼者。

     当苏灵拿到CFDA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时,虽然王锡娟和整个团队早就企盼着这个时刻,但康辰却没有搞任何的庆祝活动,而是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苏灵的生产GMP认证当中。

     天道酬勤,但勤自付出。多年的研发消耗着王锡娟的健康。在拿到苏灵新药证书、投产不久后,王锡娟被诊断出肾功能不全。协和医院的医生当即让王锡娟做肾穿刺来确诊病情并作进一步治疗。但面对刚刚开启生产的苏灵和迪奥临床试验的关键阶段,王锡娟无法安心住院,她执意说服家里的亲人,靠吃中药来缓解病痛,并坚持正常上班。结果最后不得不进行肾移植。

     苏灵尽管获得了成功,但王锡娟和她的团队并没有满足,而是精益求精地围绕苏灵产品质量保障,制定了从原材料质量控制、检验,到生产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优化等企业标准。其目标就是要确保苏灵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的标杆产品,并努力使苏灵不仅在国内、乃至在世界的蛇毒血凝酶领域也要处于领先水平。

     ……

     本文较长,点击“阅读原文”继续阅读。

     本文来源于E药经理人2015年1/2月刊,版权属于E药脸谱网(www.y-lp.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y-lp@y-lp.cn。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E药经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