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全世界最大那家私人制药企业探营:最大看点生物类似药和中国战略
2015/4/24 E药经理人
勃林格殷格翰是与拜耳齐名的德国制药工业代表,位列全球制药大佬TOP20的激战阵营;而作为一家历时130年的传统家族式企业(非上市公司),其坚守和底气足以作为家族式企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研究样本。4月22日-23日,德国中部莱茵河畔,一个叫殷格翰的小镇,全世界最大的私人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在此发布其2014年年报。E药经理人记者面访其执行董事会主席及高管团队,一方面勃林格殷格翰(以下简称BI)是与拜耳齐名的德国制药工业代表,位列全球制药大佬TOP20的激战阵营;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历时130年的传统家族式企业(非上市公司),其坚守和底气足以作为家族式企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研究样本。
BI执行董事会主席柏安德公布了2014年最重要的几个数字:“经过充满挑战的2014,我们当前的重点是推动更多新产品上市及关注盈利能力。2014年净销售额为133亿欧元,研发投入近27亿欧元,占20%,净利润保持在21亿欧元。”简单来说财务运营状况良好,但是挑战存在:由于美国市场的不景气及汇率影响,BI在2014年财报出现微幅小滑。好消息是,2014年BI获得了大量新药上市许可,使得其2015年的业绩增长可预期。其中,最大的亮点在其生物类似物业务以及中国战略的新步骤。
图:柏安德
抢!生物类似物的第一阵营
生物类似物就现状而言,在全球都是规模不大的一个业务版图,但是谁都知道随着全球市场对于生物类似物的大门打开,这将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将是兵家必争之地。例如2015年2月,辉瑞花费170亿美元并购Hospira,要抢占的就是生物类似物市场的前排位置。
抢占位置,不仅仅停留在抢占更多的生物类似物药物申报,更多的着力点在于工艺要求更高的生物类似物产能储备。“BI要当生物类似药领域的主力军!”这是BI全球处方药业务负责人 Allan Hillgrove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传递的主要讯息。
据悉,BI此前主要是作为生物制药的委托加工制造商,现在则期望能拥有自己的产品。勃林格殷格翰有在此领域生产复杂药物的产能,包括单克隆抗体;同时有三个处于III期临床研究的生物类似药:仿制艾伯维的抗肿瘤坏死因子剂修美乐(阿达木单抗),仿制罗氏制药的癌症药物美罗华(利妥昔单抗),以及著名的阿瓦斯汀(贝伐单抗);此外,还有四个生物类似药处于早期临床研发阶段,其中三个药物用于免疫疗法领域,另一个属于眼科领域。
早在1986年,BI就已经开始在比伯拉赫生产生物药物,在欧洲首屈一指。现如今,又有两个新的基地被投入运用到该领域,分别是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弗里蒙特和位于奥地利的维也纳。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2013年,BI开始在上海建设其第四个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投资超过3500万欧元,预计将于2016年正式投入运营。而2014年,BI中国的这一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已经与中国新兴的创新药企百济神洲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
新的中国战略图
据了解BI中国的生物制药业务是期望三足并重:即合同生产、生物类似药以及生物创新药。而除了生物制药,中国市场的看点何在?
“中国市场是增长潜力强劲的区域市场,让我们印象深刻。”柏安德说。“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没有之一。”BI全球OTC业务负责人Joachim Hasenmaier强调,“现在,我们在中国市场将考虑与更多的中国本土药企进行合作,并不一定是并购。”
2014年,BI与广药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广小儿七星茶糖浆。德国药企开始在中国卖中药?这一话题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而接下来,BI在2015年将推出两个新产品,也都是中药品种,也都是选择与中国本土药企进行合作,分别瞄准咳嗽和便秘两个领域。
这是时下中国市场少见,也非常务实的一种新战略选择。BI在OTC市场的产品引入计划目前以在国内寻找合作产品为重点,来丰富自己在咳嗽和胃肠两大领域的产品线。而通过与广药的合作试水,最担心的问题——将西药推广经验嫁接到中药上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也没有出现,与广药的合作按计划进展顺利。不久之后,BI将宣布与一家新的本土药企之间的合作计划。
处方药仍是业务支柱
2014是BI新药申报的丰收年。最近几个月上市的新药包括治疗慢阻肺的能倍乐;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JARDIANCE和活性成分为利格列汀与恩格列净组合的GLYXAMBI;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OFEV以及2015年1月初上市的用于化疗后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疗的VARGATEF。
BI处方药2014年的净销售额为101亿欧元。用于治疗慢阻肺的思力华仍是公司最畅销的产品,净销售额达32亿欧元。未来几年该业务领域的主要增长驱动力之一将是糖尿病治疗产品。2014年,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欧唐宁/欧双宁产品家族净销售额经汇率校正后增长约37%,达到6.36亿欧元。抗凝剂泰毕全贡献了12亿欧元的净销售额。
美国、日本和德国是其三个最重要的市场,占2014年净销售总额的55%。其中美国约46亿欧元,日本的净销售额约17亿欧元,德国净销售额约9.12亿欧元。
“我们已经上市了很多近期研发的产品。但是对于未来五年,我们计划对驱动销售额的产品进行重大更新,”BI财务总负责人冯保和称,“我们研发领域的成功即是这一更新的驱动力。”
本文版权属于E药脸谱网(www.y-lp.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y-lp@y-lp.cn。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E药经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