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叫一声“默克”,你们俩不能都应呀!
2015/5/7 E药经理人

     两个“默克”的名称混淆可不仅仅只是困扰着这两家公司。举个例子,E药脸谱网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堂培训课其中一个知识点,就是分清楚两个“默克”是怎么回事儿,因为这是极容易出错的地方。当然我们还有一点不能外传的辨别绝招。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品牌影响力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果你与另一家公司共享一个品牌,尤其是那家公司还是你的竞争对手,这品牌就更加重要了。

    

     这就是长期以来困扰德国默克公司的问题。原先,两家公司基于地域就品牌的使用签署了协议,似乎相安无事,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问题来了。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Karl-Ludwig Kley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这个问题已经在医生和患者中引发了混乱。

     那么德国默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加强其在品牌上的投资,以捍卫它有着347年悠久历史,却不得不与美国默沙东(Merck)共同分享的品牌。这也是这家德国公司为迎接2018年公司成立350周年的“Fit for 2018”计划的一部分。

     Kley表示,他希望公司在北美以外地区以更强的自信捍卫自己的品牌。Kley同时承认,过去几十年来,德国默克公司在自己的品牌上投入不够。他表示,“我们需要让人们意识到,存在着两个默克。”

     这两家默克原本是同一家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美国政府没收了这家德国公司在该国的资产。自此之后,他们成为了竞争对手,并达成协议:德国默克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外地区享有默克品牌;在美国和加拿大,默克品牌归它在美国的同胞兄弟所有,但在其他地区,只能使用默沙东作为公司名。

     这个看似很好的解决办法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变得越来越难,美国默沙东越来越多地以“默克”的名称出现。媒体为了区别这两家公司,通常只能使用它们的官方正式名称:美国的是Merck & Co,德国那家叫Merck KGaA。

     但这两家公司仍旧是麻烦不断。去年,一群示威者错跑到德国默克在伦敦的办公室门口,去抗议美国默沙东公司在非洲的不当行为。还有就是2011年Facebook上公司主页的争议。虽然早在2010年,德国默克就获得了Facebook.com/Merck的所有权,但后来德国默克发现,这个网址跳转到了美国默沙东,因而将Facebook告上法庭。最终,Facebook不得不公开道歉。此外,Kley还引述了其他一些问题,比如两家公司的临床试验数据不止一次被混淆,他表示,“谁都对这情况不满意”。

     美国默沙东去年的销售额是422亿美元,比它的德国同行多三倍。但是,Kley明确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制药公司,不会放弃这个可以追溯至17世纪的品牌,更何况公司创始人Friedrich Jacob Merck的后裔仍旧控制着德国默克公司。

     对于美国默沙东,Kley的看法是,“他们的历史相当短,但是一段充满着成功和骄傲的历史。可以这么说,他们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两家公司是很友好的,正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并不容易。”

     同时,Kley指出,虽然美国默沙东在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拥有着“默克”这一品牌,但在发展最快的市场,比如中国和巴西,品牌属于德国默克。

     美国默沙东表示,它正致力于“通过沟通和合作,而不是诉讼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版权属于E药脸谱网(www.y-lp.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y-lp@y-lp.cn。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E药经理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