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的龙眼原来这么厉害!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2015/8/3 佛山市中山医院


进入夏天,吃芒果、黄皮果的余温还未散,走在街头,随处都能见到街边有人摆摊卖龙眼。桂圆?益智?……蒙圈了吧,没错!就是你书本上写的“龙眼”。龙眼为什么这么火? 龙眼又称桂圆、亚荔枝,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历史上有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龙眼营养与功效①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②研究发现,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③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④国内还有学者发表过龙眼抗衰老的有关论文,提出龙眼将成为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食品。
龙眼浑身都是宝龙眼叶【功效】:泻火解毒。【主治】:治感冒,疟疾,疔肿,痔疮。
【性味归经】:甘淡、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香甜,性温。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平。
【用法用量】:内服:6~9克,煎汤。 【考证】:出自《滇南本草图说》。 【中药化学成分】:叶含谷甾醇、豆甾醇、豆甾醇葡萄糖甙,表无羁萜醇、16-卅-烷醇、槲皮素、槲皮甙。 龙眼肉【功效】:益心脾,补气血,安神。【主治】:治虚劳羸弱,失眠症,健忘,惊悸,怔忡。 【性味归经】:甘,温。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唐本草》:“味甘酸。” ④《本草汇言》:“味甘,气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熬膏、浸酒或入丸剂。 龙眼花【功效】:温肾利尿【主治】:治淋症。
【性味归经】:《泉州本草》:“味涩。”入肝、脾、膀胱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30克,煎汤。 【考证】:出自《泉州本草》。 龙眼核【功效】:止血,定痛,理气,化湿。【主治】:治创伤出血,疝气,瘰疬,疥癣,湿疮。 【性味归经】:《泉州本草》:“味涩。”入肝、脾、膀胱三经 【用法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或干撒。内服:煎汤,5~15克;或研末。
【中药化学成分】:核合肥皂草素及脂肪。 桂圆壳【功效】:散风邪风
【主治】:治心虚头晕、耳聋、眼花。 【性味归经】:《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本草再新》:"入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外用:煅存性研末干撒或调敷。 【考证】:出自《滇南本草图说》;《纲目拾遗》:“龙眼壳本黧黄色,闽人恐其易蛀,辄用姜黄末拌之令黄,且易悦目也。入药用壳,须洗去外色黄者。” 
龙眼的选购 选购桂圆的时候,首先看它的外形。桂圆颗粒较大,壳色黄褐,壳面光洁,薄而脆。桂圆因其肉肥厚,肉与壳之间空隙小,摇动时不响。如桂圆在摇动时发生响声,这样的桂圆肉少核大不好。拣一粒桂圆剥开尝尝,桂圆肉色黄亮,质脆柔糯,味浓甜则好。龙眼的储存 龙眼摘下来后切勿清洗,直接放入冰箱中保存,可存放2~3天。龙眼含糖分高,很容易发霉生虫,最好能完全密封后冷藏,或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龙眼食疗方提神醒脑方:龙眼肉3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约10分钟,加鸡蛋2个,白沙糖或红糖适量稍煮片刻即可食用。安眠舒心方:龙眼肉20克,红枣5-10颗(去核),加水300毫升煮沸约10分钟,加白沙糖适量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或者是龙眼肉10克,酸枣仁9克,茨实15克煮水,睡前服。养心安神方:龙眼肉200克,加纯正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晚睡前饮15毫升,可消除疲劳,养心安神。益气健脑方:龙眼肉30克,红枣10颗(去核),粳米100克加水煮粥(稀饭),加适量红糖,早晚各吃一碗,可补心脾、益气血,提高记忆力。美容养颜方:龙眼肉20克,莲子(去芯)15克,糯米30克加水煮粥(稀饭)食用,可美容养颜,治体虚贫血。养心补肾方:龙眼肉30克,红枣10颗(去核),黑芝麻(炒)约20克煮沸10分钟,加红糖或白糖适量,鸡蛋2个,稍煮片刻食用。龙眼与桂圆的区别 龙眼指的是鲜果。龙眼带壳带核晒干后,叫龙眼干。 如果是去壳去核,只留果肉,晒干后就叫桂圆。 所以,桂圆和龙眼实际上是同一种东西。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当您读完本篇文章时,有两个选择:
1、您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您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从未看见一样。
可能您的一个小小的分享动作,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请把您的爱心传递出去帮助更多人!(PS:觉得内容不错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佛山市中山医院微信号ZSY88CN
十七年老字号 治不孕真功夫
健康热线:0757-8282 0000
院址:佛山市禅城区中山路8号(中山公园200米)
长按指纹
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健康资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佛山市中山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