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饮食】养生中有安神功效的16种食物
2016/5/10 佛山市中山医院

    

    

     1、西谷米

     西谷米能补脾益气,适宜一切体虚之人,或产后病后神经衰弱者食用。若同红枣、莲子或胡桃等煮粥食用更妙。

     2、鹌鹑蛋

     鹌鹑的肉与蛋,其营养价值比鸡高,鹌鹑肉含蛋白质24.3%,比等量鸡肉高4.6%,鹌鹑蛋含蛋白质13.5%,比等量鸡蛋多1.7%,特别是鹌鹑蛋富含卵磷脂,是高级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所以,神经衰弱之人宜常吃些鹌鹑蛋及肉。

     3、蛤士蟆油

     蛤干蟆油又叫田鸡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激素,是一种较好的滋补强壮食品,适宜精力耗伤、神经衰弱、久病与产后虚弱者食用,民间多用于治疗神经衰弱。

    

     4、牡蛎肉

     牡蛎肉能治疗失眠烦热、心神不安。神经衰弱之人食之颇宜。

     5、鳗鲡

     唐代著名食医孟诜认为鳗鲡“甚补益”。古人常用以治肺痨病。它对神经衰弱之人颇有益,可以经常煮食,大补虚羸。

     6、蝗虫

     我国北方农民常将它烫死以后,煎炒作菜,味如虾仁。它富含蛋白质,有补养强壮作用。

     7、小米

     小米,又称粟米,性味甘咸,凉。陈粟米性味苦,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其功用在于“健脾、和胃、安眠”。

    

     8、牛奶

     牛奶,又称牛乳,性味甘,平。牛奶是一种治疗失眠较理想的食物。脱脂牛奶与不脱脂牛奶具有同样的作用。

     9、百合

     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临床多用于治肺痨久咳、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百合对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心悸、失眠、多梦有较好疗效。

     10、灵芝

     灵芝,性味甘,微苦,微温。有益气,养心安神,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心气虚或气血不足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灵芝为味甘、平和之品,能益心气、宁心神、增智慧,故治上述诸证,并可广泛用于一切虚劳体弱之症。

     11、猪心

     性味甘,咸,平。有安神定惊,养心补血之功效。猪心作为营养与药用菜肴,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民间素有“以心补心”之说,这也是有道理的。猪心,其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2倍,而脂肪含量仅为猪肉的十分之一。此外,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维生素、烟酸等成分。可用来加强心肌营养,增强心肌收缩力。可治惊悸、怔忡、自汗、失眠等症。

    

     12、酸枣仁

     酸枣仁,性味甘,平。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功效。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生用、炒用都有催眠效果。

     13、茯苓

     茯苓,性味甘,淡,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效。

     14、莴苣汁

     莴苣汁,性味同莴苣,苦,甘,凉。苣茎、叶、皮的乳白色浆液,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可助儿童、中老年睡眠。临睡前,食服效果明显。

     15、小麦

     小麦有养心神、益心气的作用,尤其适宜妇女神经衰弱、神志不宁、失眠,或喜悲伤欲哭、数欠伸(即中医所称的妇人脏躁病)者食用。古方有甘麦大枣汤,以小麦60克,大枣15个,甘草10克,用水3碗,煎至1碗,睡前一次服完。

     16、糯米

     糯米补气血、暖脾胃,适宜一切体虚之人神经衰弱者食用,尤以煮稀饭,或与红枣同煮稀粥最佳,能滋润补虚、温养五脏、益气安神。

     “天天阳光”二胎圆梦助孕行动

     为高龄备孕夫妇 提供价值2000元援助!

     佛山市中山医院“天天阳光”二胎圆梦大型助孕行动,面向全国征集10名女性患者,可通过官网申请或电话报名,经审核通过后,将获得价值2000元援助!报名从截止至2016年6月30日!

     申请官网:http://www.zsy.cn/zt/etym/ 申请热线:0757-8282 0000

    

     如果您有更多疑问,可以咨询QQ:800008066或者直接在微信公众号窗口咨询!

    

     当您读完本篇文章时,您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可能您的一个小小的分享动作,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请把您的爱心传递出去帮助更多人!

     佛山市中山医院微信号ZSY88CN

     十八年老字号 治不孕真功夫

     健康热线:0757-8282 0000

     院址:佛山市禅城区中山路8号(中山公园200米)

     长按指纹

     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健康资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佛山市中山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